王 慧
(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江蘇揚州225000)
復習的魅力:結構創新和案例驅動
——以“明星分子CO2”的初中化學復習課為例
王 慧
(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江蘇揚州225000)
提升化學復習課教學的魅力是化學教師的重要責任。怎樣激活既有認知、引燃創新思維、打通知識脈絡、完成知能轉化?如果僅靠“點對點”、“題到題”、“練到練”、“評到評”的簡單化復習操作模式,是很難實現復習課質量效益的大面積提升。筆者以為,進行知識網絡梳理的結構創新,開展案例驅動式復習教學,是有效提升的方法之一。
中考化學復習中,既要復習鞏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要使學生的知識體系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進而實現知識存儲和提取的個性化,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采取把講過的知識簡單羅列,即“壓縮餅干式”重復,這樣的教學安排教師操作簡單,但是根本談不上“設計”,老師也覺得講得乏味,學生學得枯燥。化學教學應該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整合,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既有經驗,于是筆者設計了本節“明星分子CO2”復習課,通過結構化創新和案例式驅動,使知能目標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避免了枯燥、呆板,使教學內容聯系在具體的案例情境,激發學習動機,讓學生在獨立與合作的探索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復習的主人,體驗知能內化和活化的喜悅。
1.逆向構建:知識網絡化的創新方式
【導入】歌聲響起:《蘭亭序》。
【回答】學生興奮:周杰倫。
【講解】周杰倫,是娛樂界的一顆明星,今天我們共同走進化學界的另類明星之一:CO2。首先請兩位同學“PK”一下,看誰更加了解CO2。
【投影】寫出有CO2生成的化學方程式,寫出有CO2參加的化學方程式。
【回憶1】明星分子——CO2大追蹤:兩位學生分別按投影上的要求寫化學方程式,定時2分30秒內,啟用電子倒計時軟件。
【板書】明星分子:CO2
一、認識碳家族——昨天的二氧化碳
【點評】學生書寫的化學方程式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正確率及數量確定勝利者。
【講解】通過剛才的PK,同學們對于CO2的“來和去”非常了解,那么CO2有哪些親密好友呢?
【回憶2】投影:“二氧化碳的親密好友?”(圖1)有哪幾位呢?
【回答】CO、H2CO3、CaCO3、Na2CO3、C6H12O6。(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將化學式寫在黑板上)

【提問】大家再仔細看看CO2及它的親密好友都有哪些聯系呢?
【回答】它們都含有碳元素。
【投影】你能以含碳元素的物質構建下列關系圖嗎?請在圖中填入合適的物質(圖2)。

【回答】A:C,B:CO(CO2),C:CO2(CO)
【提問】碳家族還有哪些親戚關系呢?
【合作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前面的知識網絡構建碳家族的家譜圖示,每小組將討論的結果寫在一塊小白板上,在2分30秒內所有小組共同舉起本組的最終答案,相互推薦出最佳小組進行展示。

【學生展示】推選的一組一位同學舉著白板(圖3),另一位同學分析白板上箭頭所表示的反應,在講解的過程中,講解員還繼續完善他們小組關于碳家族的族譜,補充出CO2和堿式碳酸銅分解之間的聯系。
【講解】通過幾組展示,同學們將我們之前學習的有關CO2的親戚關系掌握的真不錯,接下來我們研究CO2在當今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哪些應用?
2.案例驅動: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徑
【投影】探究1: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
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作為供氧劑。為了探究其反應原理,興趣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一起參與。
查閱資料:1.無水氯化鈣能吸水嗎?
2.NaHCO3+HCl=NaCl+H2O+CO2↑
設計實驗:小王同學通過下圖所示裝置探究Na2O2與CO2的反應,并驗證反應產物。

(1)下列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


可供選用的藥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濃硫酸⑤稀鹽酸⑥燒堿溶液⑦無水氯化鈣⑧碳酸氫鈉溶液。
A是制取純凈二氧化碳的裝置,所需的儀器和藥品是_______(儀器名稱用儀器下的大寫字母表示,內裝的藥品寫序號,裝置不重復使用),將所選儀器按要求連接,各接口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是_______(用儀器接口上的小寫字母表示)。
(2)檢驗B中反應后剩余固體的成分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①取少量B中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②;③。實驗結論及方程式反應后生成的固體是碳酸鈉。寫出步驟②③的化學方程式②;③。
反思與評價:經檢驗D中收集的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寫出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面具或潛水艇用過氧化鈉作為供氧劑的最大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學生讀題。
【板書】二、拓展碳家族——今天的二氧化碳
【答題】每小題選擇一名學生分析和答題。
【投影】探究2:二氧化碳的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參觀制堿廠后,獲得以下信息并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產品與原理】該廠采用“侯氏制堿法”生產化工產品—純堿(Na2CO3)和化肥NH4Cl。原理:將NH3和CO2通入飽和食鹽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應為:NaCl(飽和)+NH3+CO2+H2O=NaHCO3↓+NH4Cl;分離出NaHCO3,加熱制得純堿。
生產流程:

(2)已知20℃時有關物質的溶解度如下(氣體指1體積水中能溶解的氣體體積)

物質NaCl NaHCO3NH4Cl NH3CO2溶解度36.0g 9.6g 37.2g 710 0.9
【講解】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介紹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侯德榜,在化學工業史上,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為祖國的化學工業事業奮斗終生,并以獨創的制堿工藝聞名于世界。這題是二氧化碳在工業應用中的一條題目,為了使我們可以更快、更加確切了解整個流程,我們可以將流程圖分解下來再分析。
【投影】在PPT上將分析過程中的主要信息投影出來,并提醒學生養成在分析的過程中及時將推理出來的內容(標注里面的內容)記錄在題目的相應空隙處的習慣,便于完成后面的習題。
【投影1】流程圖分解的第一部分問題討論(圖4)
(1)反應①中發生了兩個反應,寫出其中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
(2)反應②中NH3和CO2通入的順序_______(填寫“能”與“不能”)交換,理由是_______。
(3)反應③中得到純堿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溶液B中的溶質有_______(至少寫出兩種)。
(5)上述生產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是(填序號)。
A.氣體CB.溶液D
C.氫氧化鎂D.化肥NH4Cl
【組成確定】稱取一定質量的純堿樣品,經多次充分加熱后,再稱重,質量無變化;另取少量純堿樣品加入適量水,樣品完全溶解,向該溶液中加入_______,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實驗可確定純堿樣品含有雜質(寫化學式)。

工業純堿標準:(Na2CO3%≥)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99.2 98.8 98.0
【含量測定】稱取純堿樣品10.8g加入適量水,再加入過量CaCl2溶液,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固體質量為10.0g,請通過計算并結合右表判斷此純堿樣品等級為品。
【解題】經過分析,學生完成習題,每小題選擇1名學生回答。
【講解】通過剛才的兩條習題我們了解了二氧化碳在生活、生產中的部分應用,同學們還能列舉出二氧化碳還有哪些用途呢?
【回答】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降雨、舞臺云霧、滅火等等。
【講解】通過前面的分析和講解可以看出來二氧化碳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隨著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超出了自然界的需求,出現了溫室效應等等一系列問題,那么我們如何來解決呢?下面就請我們的學生通過情景劇來展示各國科學家是通過怎樣的方法來解決的這個難題的。
3.交流展示:激活學科興趣的有效途徑
【板書】三、魅力碳家族——未來的二氧化碳
【情景劇表演展示】二氧化碳之旅(節選部分學生作品)
生1(二氧化碳):大家好,我就是你們人類的杰作——二氧化碳。由于你們的愚蠢,我的隊伍越來強大,可是有人告訴我,你們開始“低碳”生活了,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先到日本看看。
生2(日本科學家):哼,你小小的二氧化碳也敢來侵略我們大日本帝國的領土,我們一定會讓你生不如死,受盡我們的折磨,你將會身處在300℃的高溫下,被我們偉大科學家發明的新型催化劑催化,與氫氣反應,生成甲烷和水!(同時組內的其他成員用白板展示出化學方程式。)
生1(二氧化碳):看來日本我是呆不下去了,我去美國看看。
生3(美國科學家):STOP!你二氧化碳也敢來我們美國造次,最近我們美國科學家研究成一項科學成果,今天就用它來收拾你。看!藍藻、酶、催化、光合作用、降溫加壓,哈哈哈,看你還如何猖狂。
生1(二氧化碳):不會吧,美國不能呆了,去法國吧!
生4(法國科學家):既然你誠心誠意地來了,那么我就代表法國政府好好招待你,我們將用溫度較低的水將你溶解,然后注入800米的地底,讓那里的玄武巖好好改造你,讓你變成方解石和白云巖,好好為人類做貢獻吧,哈哈哈……
生1(二氧化碳):啊,趕快逃,法國也呆不下去了。
生5(德國科學家):停,停,停,我是德國著名的研究人員,最近我提出了使用氫和汽油混合燃料的方案來解決汽車尾氣的排放問題,你聽好了:碳酸鎂分解產生氧化鎂,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氯化鎂分解產生鎂和氯氣,鎂和氫氣反應生成氫化鎂,氫化鎂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氫氧化鎂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鎂和水,哈哈哈哈……,看你還怎么猖狂。(組內其他成員將反應的方程式用白板向全體師生展示)
生1(二氧化碳):什么啊,聽不懂,聽不懂,趕快溜。
生6(中國科學家):你——二氧化碳沒有地方躲了吧,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會送你一幢豪宅,保證讓你舒舒服服地去天堂。我會用最漂亮最有效的陶瓷材料、介孔材料招待你,等著吧!
生1(二氧化碳):喔,天哪。(暈倒在地)
【結束語】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于明星分子——CO2更加了解了,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中離不開CO2,沒有CO2,就沒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我們無法生存;CO2多了,全球氣候也不斷發生改變,我們的生存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難。同學們,我們共同擁有著一個美麗的地球,我們要用心呵護自己的家園,從自身做起,低碳生活。
提升復習課質量的根本在思想,即教師“想不想的問題”;關鍵在設計,即“做不做的問題”;重心在設計創新,即“變不變的問題”;創新的源泉在整合,即“學不學的問題”。因此,提升復習課的效益,重要的是解放思想,丟下包袱,開動思想的機器。
[1]趙華.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重構的冷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6):3-6
[2]趙華.探究型實驗復習課設計應關注的三個問題[J].化學教學,2009,(4):38-41
[3]李宜勤.樹立八種意識優化教學設計[J].中學化學教與學,2011,(1):28-30
[4]王鳳梅.初中化學復習教學中教學情景的創設[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4):52-53
[5]徐賓.任務驅動式教學的基本要求與實施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1):17-18
1008-0546(2012)03-0073-04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