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磊 吳鴻春(西南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重慶 北碚 400715)
耐力素質是指有機體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特定強度負荷或動作質量的能力,是人體基本的運動素質之一。
隨著競技運動的迅速發展,對運動員的體能、技戰術要求不斷提高,訓練強度日益加大,損傷的機率也相應增加。許多運動界的專家、學者潛心研究運動損傷的發生情況及規律,進行分析總結,使運動損傷減少到最低,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延長運動壽命。
調查對象為作者所在城市的幾所學校從事籃球運動的學生,采用問卷和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每個學校分別調查約50個人,總計有效調查206人,其中女生84人,男生122人。
根據調查的結果,學生運動損傷的部位構成如下表:

表1: 學生損傷部位構成比例
從表1可以看出,從事籃球運動的學生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是大腿、膝、踝、足、腕、腰部,損傷部位構成比例男、女生稍有差別,這與學生的生理差別有關系,女生韌帶好、力量弱,男生關節大、力量強。
現代籃球運動在四十分鐘的比賽中需要運動員不斷的移動,急停、縱跳等,其積極的動作與相應的間歇進行交替,運動總負荷量很大,運動員的膝關節與踝關節要承受很大壓力,易導致膝蓋經常性疼痛,還會引起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甚至骨折。擁有良好的有氧耐力素質,能在高負荷的籃球運動中保持運動機能的持續性,關節的屈伸,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從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因此,科學的有氧耐力訓練方法既能提高運動能力,又能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無氧耐力是指機體在無氧代謝的情況下較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籃球運動比賽時由于動作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并且動作的次數和方式無法預先確定,也不可事先確定比賽負荷量。因此,要求運動員具有較大的體能儲備。通過對無氧閾強度進行訓練提高機體有氧耐力,但在訓練的結束期會出現肌肉酸痛、僵硬現象,這是由于疲勞提高了肌肉感受系統興奮性,從而使勞損的肌群處于較長時間酸痛或僵硬狀態,這種僵硬要及時消除,不然就會逐漸積累發展成為慢性軟組織損傷。因此,在每次耐力訓練的結束期要做一些調整活動以放松肌肉的練習。
(1)運動損傷對于籃球這一項體育運動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最大程度的減少操作的發生,一直以來我國籃球界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還籃球運動耐力訓練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加強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是一名運動員從事訓練、競賽,取得成功的保證,加強有氧耐力訓練不僅可以提高運動水平,還能降低運動所造成的損傷率。因此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能承受大負荷的高強度的比賽,我們必須掌握先進、復雜的技術,創造優異成績,認識到體能訓練對延長運動壽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由于基層教練員在耐力素質作用的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對現代籃球運動的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認識不夠全面,因此過于注重技術和戰術的作用,而忽視耐力素質的作用,致使訓練方法、手段不科學,導致運動中出現的損傷較多。
(4)對體育院校籃球專項學生的培養更加專業化,在注重技戰術的培養同時,增加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課程培養,更加專業、科學的訓練方法取代落后的“田徑”式訓練法。
[1]李朔.對我國甲A女籃隊員的運動損傷現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