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軍 涂凌波
所謂“走出”新聞學,指的是擺脫新聞學單純的學科框架的束縛,以跨學科的視野,吸取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追求新聞學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擴展和深化新聞學研究。顯然,“走出”新聞學的核心目的是發展新聞學,跨學科的目的同樣也是求得多學科的共同發展。自上世紀80年代傳播學引入中國后,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問題就一直為學界所爭論。至今爭論雖未停止,但兩者的關系卻逐漸厘清,更為重要的是,新聞學不斷借鑒傳播學的理論和方法,與傳播學進行交流與融合。除了與傳播學的緊密互動,哲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管理學、符號學、語言學等其他人文社會學科也逐漸成為新聞學借鑒和學習的重要方面。而且,如果視野更開闊一些,我們還可以看到,諸如神經科學、信息科學等自然科學色彩比較明顯的學科,甚至包括更為基礎性的數學學科,也可以為新聞學研究提供富有啟發的知識和方法。
相比于“走出”新聞學,“走入”新聞學的問題似乎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走入”新聞學指的是要真正進入新聞學的研究領域,把握新聞學的基本概念、范疇和理論體系,運用新聞學相對獨立的學術話語方式,解析、研究新聞學的相關問題。“走入”新聞學既是學術研究的本質要求,也是學科建設、學科發展的內在需要。
此外,要真正“走入”新聞學,還應該走入新聞活動、新聞實踐中。人們看到,在當前的新聞學研究中,過于經院化的、脫離實踐和現實的情況屢見不鮮,“理論上”與“實踐上”都沒有什么意義和價值的研究確實不少。因此,新聞學研究應該跳出既有的狹小范圍和保守心態,擺脫研究脫離實際的經院風格。新聞學研究不僅要在理論上尋求突破和創新,還需要以中國經驗為根基,以世界眼光為境界,立足于中國新聞業的現實。
(楊保軍、涂凌波文,摘自2012年第5期《國際新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