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選

王熙鳳在榮寧二府的女人堆里算得上是位“女強人”,其能力在協理寧國府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現。書中寫道:寧國府賈珍的兒媳婦秦可卿病逝,闔府上下為之悲傷不已,身為皇親顯位的賈珍自然要很體面地安葬秦可卿。然而這種隆重繁雜的喪葬儀式不啻一項浩大的工程,組織這樣的工程,平時當慣了“甩手掌柜”的賈珍自知不勝重負。在家難當頭之時,他想躲清靜,只好尋找代理人,便看中了叔伯兄弟媳婦——榮國府賈璉的夫人王熙鳳。這位素以“鳳辣子”出名的女人果然不負重托,在協理寧國府的一個月里,潛心運籌,嚴格管理,將各種事項安排得有條不紊,使寧國府圓滿地安葬了秦氏。王熙鳳的“管理才能”不僅令賈珍感激涕零,佩服得五體投地,也得到了榮寧兩府上下交口贊譽。“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一節成為《紅樓夢》的華彩篇章之一。從現代管理的角度審視王熙鳳的“招法”,可對當今職場中的經理人有很多啟迪。
首先,要有擔當重任的信心和勇氣,關鍵時刻敢于站出來攬事。當賈珍提出要王熙鳳過來主持喪葬時,王夫人擔心王熙鳳沒經過這類事情,怕她料理不起,而王熙鳳“素日最喜歡攬事,好賣弄能干”的性格此時表現得十分充分,她主動表示可以接辦這個事情。王夫人悄悄地問她:“你可能么?”她果斷地回答:“有什么不能的!不過是進而照管照管。便是我們不知的,問太太就是了。”王夫人見她主意已定,態度堅決,只好依允。王熙鳳敢于攬事的膽識是她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礎。當前,在國家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社會環境里,各種矛盾錯綜復雜,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交織產生,一些單位或經營者被推上風口浪尖,經受嚴峻的考驗。當發展遇到阻力、事業受到挫折、經營發生不善、面臨艱難困苦時,特別需要有膽有識之士果敢地站出來挑起重擔,以負責的態度抓好工作,擺脫頹勢,改變局面。如果關鍵時刻避重就輕,不敢負責,要振興一方事業是不可能的。作為領導者應注重培養部屬勇于負責的精神,危難之時能夠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而職場上的任何人都應該具有“事業興旺匹夫有責”的膽氣,用人之時當仁不讓地施展才華,贏得信譽。
其次,要對實際情況準確地分析判斷,并形成清晰的管理思路。王熙鳳受命于寧國府危困之時,上任伊始,雖然躊躇滿志,卻不亂燒“三把火”,而是保持了冷靜的頭腦。當王夫人問她的打算時,她回答先要“理出一個頭緒來”。于是,王熙鳳對寧國府的現狀作了認真分析:“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二件,事無專管,臨期推諉;三件,需要用費,濫交冒領;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一番分析,找出了寧國府管理上的弊端。接著,王熙鳳對癥下藥,使得管理走上了正軌。相形之下,如今有的領導上任伊始,就急于“燒三把火”,力圖快出政績,博得喝彩。非但達不到意圖,還造成了損失浪費。這方面的“學費”可謂沒少交,教訓值得吸取。
再次,實現管理目標的關鍵是落實責任制,做到各盡其責。王熙鳳走馬上任抓的第二件事,就是對所有的工作人員詳細分工,并明確了各自的責任,連靈前上香、添油、掛幔的責任都予以明確,各人所在的位置、工作時間都規定得清清楚楚,還建立了失職損壞東西必須賠償的制度。王熙鳳通過責任制這只無形的“手”,將寧國府人員牢牢地掌控起來,并按照她的要求去干事情,克服了忙亂現象,糾正了拈輕怕重行為,避免了丟失東西。先前那種紊亂無頭緒、偷安竊取等弊端得到了克服。今天各行各業抓管理,責任制仍不失為有效的辦法,許多單位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而有的單位卻虎頭蛇尾,甚至半途而廢。不妨以王熙鳳為鑒,下工夫完善責任制,切不可丟掉這個“法寶”。
最后,賞罰嚴明,持之有度,這是嚴格管理的精髓。王熙鳳規定了賞罰標準,便說一不二,毫不留情地賞優罰劣。當有人不遵守勞動紀律,她當時放下臉來,嚴厲地批評:“明兒他也來遲了,后兒我也來遲了,將來都沒有人了。本來要饒你,只是我頭一次寬了,下次就難管別人了。”于是寧國府所有人知道了這位“鳳辣子”的厲害,自此個個兢兢業業,不敢偷安。
王熙鳳作為封建社會貴族階層的代表人物,其對勞動者壓榨式的所謂管理,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人本管理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管理出效益的道理卻是二者的共同之處。“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得到的啟迪,對我們今天做好管理也許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