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力
貴港市覃塘區覃塘鎮第三初級中學(以下簡稱覃塘三中)創建于1993年,是一所鄉鎮初級中學。建校19年來,學校占地面積從過去不足50畝擴大到現在的130畝,在校生從最初的80人發展到現在近4000人,學校的知名度逐漸擴大。從建校伊始就在覃塘三中任教的黃強,見證了覃塘三中從“弱小”到“強大”的興校之路,并于2008年成為該校的“掌門人”。
團隊的領路人
1994年,黃強中師畢業后走上教壇。任教以來,他始終保持著謙虛好學、踏實肯干、不辭勞苦的工作作風。由于他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在教學上敢于創新,在管理上獨具一格,2001年,黃強出任覃塘三中教務處副主任,第二年又被提拔為教務處主任;兩年后,黃強出任覃塘三中副校長,主管教育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到2008年升任覃塘三中校長。
黃強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在擔任校長之前,黃強一直擔任畢業班的教學工作,任教期間每年都會獲得“貴港市覃塘區初中素質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榮譽。此外,作為畢業班教師,他堅持給其他老師上示范課、研究課,并經常隨堂聽課、跟蹤指導,與老師們共同評課、分析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擔任校長之后,他依然像以往一樣嚴格要求自己,經常深入課堂去了解情況、掌握學情。為了改變部分教師課堂效益不高、教學水平低下的情況,黃強在覃塘三中開展了“推門聽課”、“師徒結對子”、每周集體備課、每周班主任例會、每月主題班會優質課、每期“教學優質課比賽”等校本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黃強認為,只有深入了解一線教師在教學上的最新情況,管理才能做到有理有據,實事求是。
與此同時,黃強十分注重學習吸納先進的教育理念,并用于指導具體的工作,規劃學校的發展。
在黃強的帶領下,覃塘三中師生發揮集體智慧、奮發向上,有效提升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歷年中考都取得優異的成績。由于學校管理科學規范,覃塘三中先后榮獲“廣西中小學規范管理十佳學?!钡?6項自治區級榮譽稱號,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兩項國家級榮譽稱號。覃塘三中已經成為了貴港市教育的一面旗幟。
創新的引領者
一所學校的校園形象是學校教育的窗口,校園文化是學校的內涵,每一所優秀的學校都應該有其自身的特點。覃塘三中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的理念,以創新的思維和實踐,形成了“環境浸染式”學校管理方式。
“環境浸染式”管理模式首先注重“環境育人”。學校除繼續加強美化綠化外,還開展“墻壁文化”“走廊文化”“樓梯文化”“石刻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等常規文化建設活動。近幾年來,學校投入資金,打造百米文化長廊,添置多處文化巨石,鋪墊生態磚,購植草木,增添石臺石桌,休閑座椅,開設校園書吧,繪制國學教育壁畫……使校園成為有自然風光、更有文化品位的教書育人圣地。如今,覃塘三中的校園里勵志警語、石刻雕塑、系列文化牌等啟人心智;幽雅怡人的環境、激昂進取的校風熏陶著學生的品格。
自主型行為文化是“環境浸染式”的第二步。為促進自主管理的健康發展,學校成立了專門的“自主管理辦公室”,由政教處專人指導工作開展,開辟有專門的自主管理宣傳陣地,每學年劃撥2萬元專項經費,形成了“專室、專人、專欄、專款”的“四?!北U蠙C制。在管理措施上,一是做到細化內容、量化評分;二是實行輪班管理制,檢查項目具體到人,全員參加;三是每天對一個班級進行抽查,從儀容儀表、紀律、衛生、安全、秩序等方面進行量化評比;四是每學期評選“自主管理優秀班集體”,并給予獎勵。覃塘三中自主管理很注重“內化”,強調通過自主管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內在行為習慣。例如學校提出的“垃圾不下地”、“把常規日常化平常化”等口號,讓學生在日常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校精神是學校的靈魂。覃塘三中雖然年輕,但是全校師生把學校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形成了“自強不息、愛拼才會贏”的學校精神。作為覃塘三中早期的建設者之一,黃強當時與別的教職工一樣住的是集體宿舍,五六個人住在一起,結婚后只能分到一間5平方米的樓梯間,十幾名教師擠在一間教室里辦公……但是教師們并不因此灰心喪氣,他們懷著對教育的激情,每天忙著管理、輔導、備課、上課……黃強認為,精神的傳承是需要積極宣傳的。因此覃塘三中每年教師節最感人的事情,就是邀請退休教師回校接受在校師生的感恩。黃強強調,好的傳統要提煉成為一種要求,變成習慣,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如今,“自強不息,愛拼才會贏”的學校精神已經在覃塘三中深入人心,教師比奉獻、比成績,學生比學習已成為覃塘三中的良好風貌。如今,黃強又提出了“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以此繼續引領學校的發展。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黃強深諳這個道理。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一些人把“狠抓教學常規”認為是“追求考試成績”,認為是“應試教育”。但是在黃強看來,素質教育同樣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好的教學效果,素質教育就無從體現。
學校教學質量好壞的關鍵在于能否很好地落實教學常規的要求。覃塘三中對教師提出了“四有五到位”的教學要求?!八挠小奔醋鳂I練習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集”;“五到位”即班主任做到早起到位指導學生做操,早讀前到位檢查學生到班,午休晚休到宿舍關心學生休息紀律,午讀前到位指導讀書,下午晚自習前到教室答疑解惑。實質上就是要求班主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只有優秀的教師,才能帶出一批優秀的學生。一直以來,覃塘三中都堅定不移地狠抓教學管理,積極發揮學校的“熔爐”作用,打造優秀教師團隊。在黃強的帶領下,覃塘三中就像一個大熔爐,讓每一位進入三中的教師不斷得到歷練和鍛造,獲得專業的長足進步,努力向優秀教師的目標奮進。
愛與關懷的實踐者
作為一校之長,黃強心系師生,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始終服務于師生。在他的帶領下,和諧校園的建設如火如荼。學校建立了“愛心基金”資助中心,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至今資助學生近100人次,資助金額超過2萬元。為了關愛孤兒、困難單親家庭的孩子,學校黨支部聯合校團委設立“特殊家庭學生公共生日”,關心這些特殊孩子。近年來,該校輟學率均低于1%,2010年春季期,覃塘三中以較高的分數通過了自治區“常規管理合格學校”驗收。
為了拉近師生關系,黃強不斷改進德育方式,要求班主任工作更“親切”。他要求黨員班主任挑重頭,開展“以主題班會為載體,提高德育工作效能”研究,革新以往“訓話式”的班會,實踐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互動式”班會,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更溫馨、更親切。此外,該校還開展了“走進學生心靈活動”,讓黨員教師“結對子”幫扶“學困生”,每學年從轉化思想、提高信心方面幫助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覃塘三中七、八年級周末自愿留校的學生在600~800人之間,這些學生中絕大部分為留守兒童。他們的去與留都面臨兩難的處境:學生回家,無人管理,遠方的家長擔心;留校,又會影響周末學校的管理秩序,學校亦為難。為了讓家長放心,也讓學校的管理更人性化,黃強決定成立周末興趣組,這樣既便于管理,又能使學生增長知識技能,使學生身心健康得到發展。學校為此成立了體育組、書畫組、文藝組、閱讀組4大組類共12個興趣小組,鼓勵留校學生自主報名參加,不收取任何費用,每人限報一項。該校圖、音、體19位教師擔任各興趣組的教練或指導老師,閱覽圖書室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工作時間調整,確保周末有人上班,學校還派出校中層以上領導擔任活動負責人,采取“定時、定點、定人”的管理方式,確?;顒佑行ч_展。每學期周末興趣組正式開展時間定在開學第二周,參加活動的學生有近700人,學生興致高昂,活動場面熱烈、活動效果良好。周末興趣組讓留守兒童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歡樂,學生在活動中找到了好伙伴,彌補了缺失的親情,使孩子們更健康地成長。
在學校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上,黃強努力做到自律、公平、公正,用自己的敬業和奉獻帶動團隊,得到了同仁和社會的好評。如今,在黃強和全校師生的努力下,覃塘三中校園環境幽雅美好,教學風氣優良,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管理科學規范,是莘莘學子的理想求學之地。
(責編阮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