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琴
【摘要】本文從傳播學的視角分析《AA制生活》熱播的原因,并探討近年來圍繞“80后”的一些現實問題。
【關鍵詞】熱播劇《AA制生活》“80后”
AA制,是指各人平均分擔所需費用,通常用于飲食聚會及旅游等場合。這種分攤賬單的做法解決了人際交往場上的面子和金錢兩大問題。
在中國社會文化全面開放后的今天,AA制已經蔓延。受AA制的影響,許多“80后”男女將AA制進行到底:聚餐唱K,AA結賬;戀愛開支,AA分賬。特別是去年8月《新婚姻法》出臺,其中規定夫妻離婚,房產根據出資人不同有不同的分割方法后,很多“80后”新婚夫妻結婚典禮支出,AA平攤;婚后做AA制夫妻,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五五分攤。網上,也引發了“AA制婚姻”大討論:一部分人認為“AA制婚姻”會使男女雙方在經濟地位上旗鼓相當,奠定了以后婚姻自尊、自立、平等民主的基礎;還有部分“AA族”們在論壇或者微博上曬起了他們夫妻生活的“AA制”賬單,向反對他們的人曬起了幸福;還有一部分人堅決抵制“AA制婚姻”,他們認為夫妻不論是富有或貧窮,愛情才是一切的基礎,彼此應該關注對方的習慣,達成共識,家庭生活才能朝理想中的幸福前行。
由李小璐、任重主演的《AA制生活》風靡熒屏,主要講述兩對“80后”夫妻在實行“婚后AA制”后所引發的各種矛盾和雙方家長之間的分歧,最后問題解決并獲得幸福生活的故事。
《AA制生活》為何能熱播?現從傳播學的視角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從傳播的信息內容和議程設置看,這個電視劇的選題瞄準當今的社會熱點;二是它從傳播服務受眾看,它滿足受眾的多元需求;三是從符號互動的媒介培養功能看,它的符號建構有效地實現了潛移默化的效果。
一、議程設置——選題切中社會熱點
傳播信息和環境監測是大眾傳播媒介的首要功能,傳播對社會起“瞭望哨”的作用就是通過信息的收集和傳播實現的。所以媒介信息傳播首先在內容上要切中受眾要求了解社會信息內容的需要。維亞康姆公司總裁雷石東曾經提出過一個傳媒界最為人熟知的從業理念之一:“傳媒企業的基石必須而且絕對必須是內容,內容就是一切!”在信息社會,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于依賴大眾傳播媒介存儲、整理和傳遞的各種數據、資料、圖片,以了解周圍的環境,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確定自己的應變策略。傳播能了解我們這個世界。李普曼在對新聞媒體和出版業進行研究后認為:媒介像是探照燈,燈照到哪里,人們就關照到哪里。尤其是對他們所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人們就更期盼和依賴媒介地引導和啟發。一旦媒介所設置的傳播議程契合社會的熱點問題,自然就能更好地產生聚焦和熱議的效應。
2012年“兩會”調查結果顯示,當今中國的五大熱門話題中,“縮小貧困差距”,“房屋市場調控”位居其中第三、第四位。以“8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所承載的家庭壓力及生活現狀就是:物價上漲、工資下降、求職困難、對偶難覓、房價飛漲等現實問題。如何“成家立業”自然成為“80后”及其家長的一大困惑,國家政策和法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是一大熱點。
《AA制生活》切中大家關注的這些現實問題,通過電視劇這個藝術手段揭示這些問題產生的矛盾沖突。它的背景是現代大城市,選擇的人物是兩對剛剛大學畢業的80后大學生,何琪(李小璐飾)和韓心(任重飾)是出生于城市中產階級的青梅竹馬,蔡娟(馬蘇飾)和張林(曹炳坤飾)是一對,蔡娟是城市富豪千金,而張林確實農村來的窮小子。該劇反映了不同經濟條件的人群的不同生活狀態。
該劇的主題就是當下熱論的“AA制婚姻”,反映了人們對待“AA制”的不同觀念意識。何琪渴望在婚后有獨立自主的經濟權利,認為“AA”的方式可以讓兩個人過得更加快樂幸福。韓心認為AA制生活“有理無情”。張林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和很強的自尊心使他認為在婚后生活中執行“AA制”是保護他們婚姻的有力措施。而蔡娟制定了“為愛減壓——讓我們AA吧”。
“受眾對媒介信息的選擇行為體現在自由地選擇使用何種媒介及對何種信息上,其中對內容的選擇更重要。”①電視劇《AA制生活》的選題內容雖然主要反映的是“80后”的年輕人婚后面臨的社會現實,但是由于這些問題同時關涉到不同的家庭和各種社會關系,熱點問題所涉及的社會觀念問題,也必然要觸動具有不同類型的價值觀、婚姻觀和審美觀的人,從而也就引發了社會上的關注、熱議和思想的交鋒。
二、服務受眾——適應其多元心理需求
作為個體的受眾對媒體接觸的選擇性決定了他們需求的差異性和多元性,但是作為整體的受眾,其社會心理特征也具有許多的共同性,如自尊心理、崇名心理、從眾心理、好奇心理、求實心理等。
首先,電視劇《AA制生活》滿足了受眾的求實心理。受眾希望通過大眾傳播了解社會的真實情況。“80后”在特殊的社會背景下,試圖從何琪、韓心身上尋找現實抉擇的依據和答案;“80后”的父母希望從劇中看到傳統和新潮在年輕家庭中的和諧共存;大學生在為自己的戀愛價值觀尋求支持。在這個意義上,每位受眾對于“AA制婚姻”有著不同的疑惑,他們渴望在電視劇中找到解惑的答案。《AA制生活》正是把握住了觀眾的心理,盡可能地在劇中給予觀眾心理的支持。
其次,電視劇《AA制生活》滿足了受眾的崇名心理。電視劇主創及演員陣容對該劇是否吸引觀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A制生活》由冠亞文化傳媒出品,著名制作人李密攜導演兼編劇趙晨陽打造,由李小璐、馬蘇、任重、曹炳琨等有著豐富都市劇經驗的演員擔綱主演,且是在收視率名列前茅的湖南衛視開播的,此陣容不吸引觀眾都難。而通過這部劇的熱播,該劇導演及演員的身價又將上一個臺階。
第三,電視劇滿足了受眾的求趣心理。“由于好奇心的內在策動,有機體在個體生活中,不斷地為外在物體或事件所吸引:物體和事件的新異因素被有機體捕捉來發展個體的知覺和思維。”孟昭蘭認為這種心理是人的一種本能。《AA制生活》的題材新穎,緊跟社會熱點,劇中不但具有時尚青春氣質,還有家庭茶米油鹽的接地氣息。該劇導演兼編劇是緊跟社會熱點的美女導演趙晨陽,喜愛她的觀眾想看她的新作品會帶來怎樣反響;快步入婚姻殿堂的李小璐在“婚后”會有怎樣的表現;《潛伏》中的倒賣情報的特務謝若林(曹炳坤飾)如何轉型為一個“鳳凰男”等娛樂問題深深吸引著“天生八卦”的受眾去尋求答案。
電視劇《AA制生活》還滿足了受眾的求方便心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消費者都有追求方便、快捷的求便心理需要,希望獲得方便的產品和服務。《AA制生活》改編自人氣小說《AA制婚姻》,有原創著作,正好借著《新婚姻法》出臺后的大討論背景,堪稱生逢其時,能夠播出的條件非常便利,而它正好能夠給觀眾解惑,也滿足了觀眾求實心理。
三、媒介培養,符號互動的潛移默化效果
按照傳播學中由厄內斯特·鮑曼等人提出的“想象—主題分析理論”的設想,“人們有關顯示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導,這些故事反映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規模的群體的符號互動中創制出來的,并且在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形成一個個‘故事鏈。”其中那些較長而復雜的故事便出現了“修辭性視野”,“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的看法,在我們無法直接體驗到,只能通過符號來了解的那些領域,修辭性視野構建著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認識。這樣一來,我們便有了關于過去、未來或者遠方事物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修辭性視野所形成的假設便成為群體知識的基礎。”②符號互動主義還認為,人類的感知過程非常具有可塑性,并且能夠被我們所學到的符號集所塑造,所以我們只會看到我們的文化認為值得看的東西。符號構建了我們認知和解釋我們周圍事情的能力,因此我們能夠建構并且協調我們的所有經驗。
近幾年,“經濟適用男”“裸婚族”“三不女”“蟻族”“高富帥”“白富美”等稱呼在社會和網絡上流行,側面反映了現代社會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新婚姻法》的出臺限制了“啃老族”、“三不女”、非嫁“高富帥”、非娶“白富美”等人群的想法和行為。《AA制生活》的情節就來源于這樣的社會現實,其中,何琪提出實行AA制,韓心負責96平米婚房的還貸,自己負責物業費、水、電、煤以及其它日用開銷的辦法;為了愛情,張林也提出AA分賬來生活,蔡娟為了分擔丈夫的壓力,簽訂了一份經濟協定,每月日常費用由兩人平攤,外出消費除非事先協定由一方請客,其余也是AA分賬;最終,他們都發現了“一起奮斗、買房,這樣過著才踏實”。這些做法和思想為許多觀眾提供了參考,相應的降低了新法律出臺后人們的不適感。
大眾傳媒通過電視劇演繹的故事來協調社會內部矛盾。對于這種功能,格伯納提出了關于“媒介培養理論”,他認為電視的影響體現在“培養”二字上。它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實現:一是“主流化”,即電視中的符號壟斷和主導著世界的信息和觀念的來源;二是“和諧”,即電視的“現實”和真實生活一致所引發的共鳴。《AA制生活》正是因為通過把社會熱點問題的信息轉化為生動的電視敘事模式和故事情節,與廣大受眾進行意義符號的互動,由于觀眾的生活經歷不同,其意義空間也各不相同。而媒介與受眾的意義空間存在交集,就會產生媒介培養的社會“共識”的良好效果。這就正如喬治·格伯納所說的,大眾傳播不僅是現代社會的“故事講解員”,也是緩和社會各異質部分的矛盾與沖突的“熔爐”,在此意義上還是維護現存制度的“文化武器”。□
參考文獻
①肖沛雄 等:《新編傳播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98
②斯蒂芬·李特約翰 著,史安斌 譯:《人類傳播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71-176
(作者: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新聞專業2010級研究生)
責編:葉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