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山
摘 要 選修課開設是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學生興趣愛好、擴大學生知識面以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文章闡述了化學與生活選修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具體教學實踐,探討了在醫學院校開設本門課程的必要性,并對如何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做出了具體的思考。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化學與生活 選修課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hemistry
and Life" Elective Course in Medical University
LIU Yansha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Abstract Elective course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part of personal training plan and curriculum system,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rests, expanding their scope of knowledge, and enhanc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necessity of this course i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presents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Chemistry and Life. Furthermore, it gives the author's thinking about how to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course is conducive to optimizing the students'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Key words chemistry and life;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近年來,在教育部加強通識教育、完善本科生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倡導之下,各個高校都切實加大了選修課的開設力度。公共選修課已成為發展學生興趣愛好,擴大學生知識面,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重要課程。①②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化學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進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v觀人類的發展史,各個階段的社會進步、科技發展都與化學聯系十分緊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農工輕重,還是吃穿住行,甚至是許多的社會熱點話題,都與化學息息相關。作為一位現代人,掌握適當的化學知識,對于我們了解當前社會熱點、合理安排日常的吃穿住用,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③
1 醫學院校開設化學與生活選修課的必要性
我校是一所醫學院校,每年的本科新生招生規模為3500人左右,招生專業將近30個。除了醫學、與醫學相關的如醫學檢驗等專業之外,還有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經濟學、心理學、英語等諸多專業,大部分學生化學知識都比較薄弱,不少專業在學生大學期間甚至沒有開設任何化學課程。作為一名化學教師,筆者深切地感受到,相對于化學學科的快速發展以及這門學科在科技領域、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化學知識的普及還遠遠不夠。由于近年來的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以及松花江苯污染等負面事件的深刻影響,以及電視網絡等媒體的宣傳,許多人對于化學的印象往往停留于化學所帶來的危害,甚至于談化學色變。相反,化學所促進的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以及給日常生活所帶來的便利卻宣傳甚少。目前,全球所關注的許多熱點問題,如環境保護、新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生命奧秘的探索以及戰爭問題等,無一不與化學密切相關。④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掌握適當的化學知識是非常必要的。最近幾年,由于教育部加大了實施通識教育的力度,選修課的開設得到鼓勵和認可,于是,化學與生活在醫學院校作為一門公共選修課便應運而生。這門課程的開課對象為全校各年級各專業的所有本科學生。從最初開設至今,這門課程已經伴隨著我校的莘莘學子們走過了四年的旅程,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課程的開設是很成功的。許多學生覺得這門課程非常有用,在化學與生活課堂里學到了很多知識。更為難得的是,老師別出心裁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也明顯增強,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2 教學內容
化學與生活選修課的開課對象范圍廣泛,選修的學生專業背景各式各樣,有化學基礎較好的理科學生,也有化學基礎很薄弱的文科學生。如何照顧到所有學生的求知需求,是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借鑒國內同行的做法,筆者提出了教學內容設置的基本原則:不必拘泥于完整的化學學科理論體系,也不需要太多的專業術語,而是從日常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事件和現象著手,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安排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闡述化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基于這一基本原則,筆者精心選擇了化學與生命健康、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等專題,在開課前積極搜索相關教學資料,寫教案,準備多媒體教學幻燈片。在講這些專題之前,按照慣例,第一次課是緒論,主要是向學生介紹化學史、化學學科的特點、化學學科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以及化學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講課中不時配以生動而經典的史實和事例,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命與化學的聯系是如此之緊密,以至于生命的起源及所有的生命活動最后都歸結為了化學運動。在化學與生命健康這一專題中,主要講述構成人體的化學物質,食品中的主要化學成分,食品添加劑,合成藥物等等。通過合成藥物(典型案例如磺胺、抗生素的合成)的講述,讓大家看到,化學家們是怎樣通過神奇的化學反應來制造藥物,而自從有了合成藥物,醫生的藥箱才得以大大的豐富,人類的平均壽命才不斷得以延長。在食品添加劑這一節中,我們讓大家認識了按照國家標準所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特別強調食品添加劑的合理和安全使用,并通過蘇丹紅、二噁英等事件,讓大家看到不注重食品安全,在食品中濫加化學物質的危害性,同時還不忘教給大家正常和非正常食品的識別方法。
材料的發展日新月異。航空航天等高精尖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高強度、耐高溫的結構材料,計算機技術離不開半導體材料,遠程通信離不開光導纖維,汽車離不開橡膠輪胎,人類身上的穿著離不開纖維工業……材料的內容包羅萬象,要想一兩次講座完全講清楚實屬不易。在這一專題中,我們有選擇性地主要講述了與大家日常生活關系極為密切而學生又知之甚少的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膠、纖維、可降解和吸收材料等等。這些材料的制備、加工、使用以及回收與利用等過程都與化學密切相關。通過這一專題的開設,讓學生能夠以管窺豹,了解材料與化學的關系。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在,是人類日常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正是因為有了能源,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地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是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但隨著這些自然資源的逐漸消耗、地球人口數量的日益增多、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常規能源已經難以為繼,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早已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為之努力奮斗的科學難題。能源危機已成為懸掛在人類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世界各國為了爭奪能源,戰爭不斷。在化學與能源這一專題中,我們主要講述了我們所面臨的能源狀況、常規能源、新能源、生物質資源以及化學電源等內容。無論是常規能源的利用及其使用效率的提高,還是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離開化學都無從談起。
由于世界人口的激增、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類生產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遭受污染和破壞,環境保護已刻不容緩。在化學與環境這一專題中,我們主要講述了大氣與大氣污染、水資源與水污染、土地資源與土壤污染等內容。讓學生了解我國的資源概況和目前由于工業的迅速發展而造成對于資源的掠奪性使用及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毋庸諱言,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是化學物質,但保護和改善環境卻更需要化學知識。
3 教學方法
與必修課不同,選修課不必拘泥于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闡述,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形式,突出課程的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在化學與生活選修課教學中,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主講教師教授。在課程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系統介紹化學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在開課前,筆者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搜集相關的文獻、圖片和實際案例等等,撰寫教案,制作幻燈片。豐富多彩的圖片和經典生動的事例使得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選播錄像。在課堂講授之余,筆者還精心安排了一些科教片和相關影視片段,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化學與人類社會、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學生上講臺。讓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是我們這門課程最為突出的特點,也是最吸引學生之處。我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推舉1~2位同學上臺演講,并由評委講評、打分,且分數與成績直接相關。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鍛煉能力、展現自我的平臺。
(4)社會調查。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給學生布置了一些課題,如高校宿舍用水節水情況調查、化妝品的安全使用情況調查等等,讓學生帶著課題去觀察、調查、思考……,并寫出調查報告。
4 考核方式
由于化學與生活選修課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方法形式多樣,教學目的是擴大學生知識面,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考核方式不宜采取傳統的閉卷模式。課程考核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方式,如撰寫相關小論文、課程總結或者調查報告等等。從考卷來看,很多同學非常用心,如有的同學從他的日常生活著手,對如何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提出了許多小方法,看后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細心;有的同學結合實際觀察,抨擊了一些占用良田,毀壞耕地的社會現象,提出了她渴望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愿望,讓你看到善良的心靈有多么美麗;有的同學搜集相關資料,對課堂里老師沒有涉及而又與生活關系密切的小課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可以作為我們以后授課內容的借鑒。還有的同學則對課程內容和他學習的收獲進行了總結,也對課程提出了一些建議。
總之,考核方式選擇得當,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創新動力,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5 課程思考
化學與生活開設四年多來,選修的學生已近千人,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這四年當中,筆者積極搜集學生的反饋意見,適時補充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目前已形成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教師的專業修養和敬業態度是教學效果得到保證的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學生的肯定和鼓勵是教師不斷前行的動力所在。
本門課程還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如如何將知識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融為一體,如何在教學中反映本學科的發展前沿,以及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缺乏配套教材等等,這些都還有待探索和加強。
注釋
① 胡曉蘭,陳東升.材料類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2011(83).
② 蘇王鳳,肖軒,張琳.關于實現高校公共選修課開課價值的探究[J].西部教育研究,2011.11(4).
③ 劉旦初.化學與人類(第三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④ 何曉春.化學與生活[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