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立
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在舉行體育教師技能比賽,比賽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項目也相當普遍。筆者有幸參加市體育技能比賽,雖然在年齡上大于其它參賽選手,但通過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和平時各方面的努力,仍然取得了不錯成績,在此談談心得。
一、體技能比賽中技術動作贏在細節
體育技能比賽項目涉及眾多,如技巧、球類、田徑、武術、教學基本功等,而這些比賽項目的動作技術一般在平時課堂中接觸過,也練習過,但在比賽中為什么分數這么低?原因還在于對動作技術的細節方面做得不夠。如體操技巧類的一套動作,頭手倒立-前滾翻-直腿后滾翻-魚躍前滾翻-挺身起。這套體操技巧動作不算太難,參賽的體育教師都可以完成,但選手完成的質量卻有明顯差異。頭手倒立的動作要領是蹲撐,兩手在體前撐地與肩同寬,用前額上部在手前等邊三角形處頂墊,將臀部高提,其中一只腳稍稍蹬地,另一條腿向上擺,接近倒立時,并腿上伸,身體挺直成頭手倒立。這樣的標準動作在比賽中出現的很少,主要是因為身體沒有垂直,立的不穩。接下來的動作是前滾翻,應及時低頭、含胸、快速團身,還有直腿后滾翻,魚躍前滾翻,挺身起,動作是完成了,但在動作的細節方面沒有做到細致到位。沒有及時地低頭、含胸、快速團身;魚躍前滾翻沒有高度和遠度,導致分數很低。動作做到精益求精、準確到位,是得到高分的保證,在球類動作上也能體現出這一點。例如排球是一項技術類的項目,在比賽中除完成規定的次數外,動作的準確性也是關鍵。正確的動作是利用全身協調的力量通過手指、手腕的彈力迎擊球的。有些選手動作沒有那么僵硬和不穩定,他們的動作與球融為一體,使評委們看得很舒服,這樣分數就高了。而那些出現五花八門動作的選手們,要么上肢不協調,要么下肢不協調,球很難控制。從技能比賽的結果看,一些技巧類、動作性要求很高的項目只要動作做到位,細致、準確,注意動作細節,分數也就相應的高了。
二、身體素質訓練要重視
在技能比賽中,有一部分比賽項目要靠良好的身體素質來完成,如耐力跑、田徑、一分鐘跑籃項目等。這些項目對身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一些參賽選手望而生畏,身體素質一般與身體素質好的選手的分數馬上就拉開了,一些技術性、動作性占優的選手如果沒有好的身體素質,這些項目就會分數落后,其它分數再高,名次也會排在后面。因此,要十分重視身體素質訓練,在參賽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堅持身體素質練習,每天練習中長跑,也可以跑幾組1分鐘上籃,再加一些力量、柔軟、速度的身體素質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各方面素質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如果能在比賽中達到中上等水平,在這些項目中縮短與優秀選手的分數,那么總體成績也就上來了。
三、場地、器材要及時適應和熟悉
體育技能比賽離不開場地與器材,特別是一些項目,比如球類、田徑、技巧,都在標準場地和規定的器材上進行比賽,但每個參賽選手由于受到自身學校場地的限制,不可能都有這樣好的條件,有些器材可能根本沒有接觸過。比如進行雙杠技巧比賽時,自己平時練習的器械與比賽的完全不一樣,在基層學校中,為了考慮學生在練習中的安全,一般雙杠都是鋼制的,寬而低,選手平時練習也是使用這樣的器械。而比賽中的器械則是木制的,有彈性,而且窄而高,在擺動中稍有不注意,就會碰到桿,導致動作不協調、用力不均、掉下來。還如籃球,基層學校的籃板大多是木制板,平時在水泥場地和塑膠場地練習,而比賽場地是有機玻璃籃板和地板,一些籃球技術例如起動、急停、轉身、上籃很容易發生失誤,還會出現跑籃時籃球很難投進去、跑不快等情況。而經常使用這種場地器材的選手來說,就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了,優勢也就相應的大了。筆者對沒有這種優勢的參賽選手提幾點建議:①比賽前想方設法使用比較標準的器械,如籃球使用牛皮籃球,不用橡皮籃球, 武術中的刀、槍、劍等器械也同樣。②在比賽前夕,適應和熟悉比賽場地、器材,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③根據比賽規定的比賽時間,地點、要求、參賽選手要及時了解這些內容和要求,多了解比賽相關的信息。這些都是比賽勝出的關鍵。
四、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在技能比賽中好多項目造成的失誤是因為心理因素。一方面參加體育技能的老師對自己每個項目的動作沒有足夠的信心,特別是對自己的弱項沒有足夠的信心,總覺得這個項目比不過其它選手,使自己表現出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現象,技評分就很低了。這種現象在比賽中十分常見,參加比賽的體育教師不可能樣樣都全面,如果自己在弱項沒有足夠的信心,不但會使動作技術變形,還會使評委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比如跨五個低欄架,一部分女體育教師對跨欄有一種恐懼心理,在比賽中跨過一個欄架后,停下來,不敢跨第二個。其實參加這個項目,評委看的是動作技術,不管有多大的困難,要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和拼搏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弱項變成強項。另一方面由于比賽中的各種因素,忘記自己熟悉的動作,上場后腦子一片空白,這些現象十分普遍。比如在武術套路中,其他選手出現錯誤,自己心理一緊張,也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發揮。還有技巧比賽中忘記了其中的一個動作,或把動作做錯,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比賽前要對自己有一個定量,對比賽抱有一個平常心:你是來展示自己的,是來與其它選手交流的,這樣反而減輕了你的參賽壓力,把評委看成是你的“學生”,你是在課堂中給學生做示范。在筆者參加體育技能比賽中還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在廣播操比賽中,由于臨時找不到有口令的廣播操磁帶,改換成音樂磁帶,四個女體育教師一起做,當做到第四節時,三個選手足足搶了1個8拍,而另外一位女老師在接下來的幾節中一直按廣播操的節拍做,不受其它三個的影響,而其他三個老師做到最后一節才發現自己的錯誤,那個老師心理素質很穩定,做到了最后,獲得了高分,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