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社 王凡玲
“國學操”是通過讓孩子一邊誦讀精選國學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古詩,配以古典樂曲等,采用鍋莊、武術套路、舞蹈、體操、跳皮筋等游戲動作以及國標舞步法,將說、跳與音樂結合。“國學操”創新了國學的誦讀方式,又讓學生享受了鍛煉的樂趣,在歡快的節奏中,做著優美的動作,也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國學操的創編,要根據中小學生身體發展的特點及鍛煉的實際效果,合理設計國學操的動作與時間。時間一般為4—6分鐘,每套操具有獨特的特點,注意學生接受知識的層次性、簡易性和銜接性。同時也要體現出不同學段的特點,音樂的創作與整套操動作節奏要相匹配、合拍,具有活潑、律動、充滿激情的特點。國學操的創編,要做到“四好”,即好學、好教、好看、好練的特點。
我們經過幾年的開發與研究,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編了三套國學操。
(1)第一套:《三字經》共分三段、二十節,持續時間5分10秒,是針對水平一學生的身心特點創編而成的。該套操最突出的特點是:生活中的趣味模仿和一些健康而具有健身的游戲、韻律動作, 吸納了一些游戲、舞蹈和健美操的模仿動作。設計了獨特新穎的開始、整理和過渡段落,將其改編成富有童趣的體操動作,進行身體各部位的鍛煉,同時配上活潑歡快、動聽的現代音樂。國學內容以《三字經》為主。
(2)第二套:《五言詩》共分十四節,持續時間5分鐘,是針對水平二的學生的身心特點創編而成的,體現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功能。它的創編以體操動作為主,吸納、模仿舞蹈和健美操的動作,加入了一些現代舞和一些民族舞蹈及國標三、四步,圍繞兩人組合來創編動作。配上充滿活力的音樂—谷建芬的《讀唐詩》(旋律以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為主),國學內容以五言唐詩為主。
(3)第三套《武術操》共分十節,持續時間4-5分鐘。是針對水平三學生的身心特點創編而成的,吸納了一些武術、長拳的動作與步伐,結合手型,設計了獨特新穎的開始、整理動作和過渡段落,并配有節奏鮮明,雄壯的歌曲《中國功夫》《男兒當志強》《精忠報國》等樂曲。
這幾套國學操的特點是各自圍繞著一個國學主題,塑造出鮮明生動的主體動作形象,并以生動形象的操名和模仿動作調動學生的情趣,培養少年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豐富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同時弘揚國學。而優美動聽的音樂,為孩子的審美奠定了基礎。
我校開展的國學操,提高了“兩操”——早操和課間操的質量。在“兩操”中,小學生集體在學校操場上做國學操,由各年級學生組成的方正隊,在激越的旋律中,活潑歡快地變幻著,學生們時點、時邁、時轉、時挽、時踩、時鉆、時拉手、時對練、時而鷂子翻身、時而蜻蜓點水,造型變換。整齊的誦讀配以優美的旋律,將國學與體操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校開展的國學操, 為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提供了教材,成為表演和校際交流的內容。近三年來,我校創編的國學操,由體操興趣小組學生先學,然后在全校推開。體操興趣小組在縣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上助興表演,3次獲得優秀獎;在2011年6月份的全省地方課程現場研討會中,成為特色校本課程,為前來參加研討的省市領導和專家們展演,受到好評;2011年9月為全市文化建設年驗收時,體操隊參加演出;2011年10月參加全縣體操大賽中獲一等獎。國學操的創編,引來本縣多所小學體育老師到我校進行交流研討,帶動了片區的大課間質量。
(甘肅省靜寧縣德順小學7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