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勇
【產業升級】
——剛直轄時,重慶工業產業是汽車摩托車“一枝獨秀”。15年來,重慶緊緊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通過一系列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培育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化醫、材料、能源和輕紡等七大支柱產業,改變了過去汽車摩托車一業獨大的發展格局。
過去數十年里,璧山縣曾經是渝西片區發展的落后地區之一。
2010年以來,新一波產業轉型大潮在重慶激蕩,璧山也搖身一變成了“西部的昆山”——截至2012年初,全縣累計簽約IT企業130家,投資總額達212億元,創造了外資投資增速、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多項全市第一。
在璧山產業轉型最前沿,一群“招商尖兵”功不可沒。
璧山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志就是其中之一。
“老兵”的新戰場
2010年4月,江西省贛州市,羽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時任璧山縣工業園區管委會招商部部長陳志,將一份璧山縣IT產業優惠政策列表遞到羽田電子負責人面前,希望能吸引對方入駐。
陳志此行可謂壓力巨大。
當時的璧山,正站在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由于能耗高、技術含量低、整體利潤下降等行業通病,璧山的皮鞋、建材、汽摩配件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始終低位徘徊。2009年,全縣工業產值僅300億元。不僅如此,一些中小企業還造成了嚴重污染。
而在縉云山那邊,隨著世界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崛起,新一波產業轉型高潮正在席卷主城。
為此,璧山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20平方公里生態工業園區,通過承接主城輻射打造“1000億工業”,借筆電之力助推產業轉型。
大戰在即,陳志臨危受命,出任園管會招商部部長。
作為璧山招商戰線上的“老兵”,陳志曾參加過璧山傳統工業招商的眾多戰役,可謂身經百戰。卻不想,他這次出征吃了敗仗。
“這是沿海地區給我們的優惠政策。”看完列表,羽田電子負責人將一張表格遞給陳志,說,“你們根本就不了解IT行業,開出的條件遠遠不夠。”
望著表格,陳志一時語塞。
“以前招商,只要有產值就來者不拒。”陳志總結教訓,“現在,只有能推動產業轉型的才是目標。”
璧山產業轉型的目標是筆記本電腦配套產業。可對于陳志和其他招商干部而言,這是一個陌生的戰場。
臥薪嘗膽
2010年5月1日,璧山縣工業園區管委會。
夜深了。陳志俯身桌前,研究國家IT產業政策,不時拿筆在資料上勾勾點點。
“怎么過節都要加班?”妻子打來電話,語帶埋怨,“孩子嚷著找你呀!”
“我這不是在‘補課么?”陳志說完,又一頭扎進了資料堆里。
還有幾個月,貫通縉云山的璧山隧道就將通車,璧山到西永微電園的車程將縮短到幾分鐘——屆時,璧山在全市IT產業布局中的區位優勢將赫然凸顯。
為了盡快熟悉IT產業,陳志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假期和周末也成了他的“補課時間”。
“時不我待。”他這么鼓勵自己和同事。
在陳志的帶動下,同事們也點燃了鉆研新業務的熱情。
2010年5月2日凌晨2點,陳志從資料堆里抬起了頭。
“差不多了。”他理了理筆記,伸了個懶腰。
IT行業的產業鏈關系、全球IT企業構成和分布、重慶IT產業的優勢和潛力……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陳志和同事們逐漸知己知彼。
隨著專業積累日益深厚,陳志也漸漸有了“靈感”。
制度的勝利
2010年底,璧山工業園區。
“我們璧山區位優勢明顯,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整齊的標準化廠房里,陳志正在為投資者介紹情況,“詳細情況,你們可參考這本小冊子。”
說著,陳志雙手遞上一本《建業璧山投資推介畫冊》。
當年9月,隨著璧山隧道竣工通車,璧山成了IT企業關注焦點。
陳志和同事們很快就忙得腳不沾地——他們平均每天要接待六家企業。
在高強度工作中,陳志發現:按照企業規模、目標市場等具體指標,就能將數量龐大的IT企業分門別類;同時,同類型企業關注的數據也相對集中,可以進行集中梳理。
這讓陳志看到了“集約化招商”的希望。“以前招商引資是‘游擊戰——來一個對付一個。”他說,如果將企業分門別類,為同類企業提供統一服務,就能實現集約化、標準化、精細化招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陳志和同事們立即行動起來。
首先,按照行業、企業規模、目標市場等指標,將企業細分為不同等級,并為每個等級制訂相應的服務策略。
同時,將企業投資需求細分為人力、交通、能源等多個項目,將需求和璧山當地資源“配對”,實現需求和供給的均衡。
此外,將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收集起來,統一編制談判手冊,作為招商實戰中的“作戰手冊”。
很快,《建業璧山投資推介畫冊》、《IT行業投資問題解答》、《IT企業分級優惠政策》、《璧山投資推介PPT》等一系列招商手冊相繼出爐。
至此,璧山形成了一套極具針對性的招商制度體系。
在產業轉型的戰役中,它成了璧山的“開路利器”。
在戰斗中成長
2010年的一天,璧山縣工業園區招商部,一場重要會議正在召開。
“臺灣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鍵盤生產商,只要能吸引它入駐,相關企業將接踵而來,對全縣產業轉型意義重大。”陳志說,“我們要爭取它落戶璧山!”
當年5月,在重慶IT產業聚集效應作用下,精元電腦決定西進。它派出考察團隊,同時在璧山、永川、江津、九龍坡等多地選擇布點區縣。
為了吸引這只“金鳳凰”,璧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陳志和同事們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初步接觸之際,他們將璧山在客戶源、訂單、物流、行政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展示出來,迅速引起了精元電腦注意。
深入洽談之時,他們又將對方需求逐一梳理,然后逐條進行供需談判,直到對方滿意。
陳志還鼓勵團隊和投資者交朋友,用人性化服務鞏固關系,做到既招商又“招心”。
三戰皆捷,“金鳳凰”入駐璧山。
陳志和同事們卻無暇慶功,他們又投入了更多戰役。
2010年8月,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麥克風、揚聲器生產商臺灣富祐鴻有限責任公司落戶璧山。
2010年9月,臺灣捷迅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選擇了璧山。
同年,飛達機電有限公司入駐璧山。
…………
到2012年3月,璧山縣累計簽約IT企業130家,投資總額達212億元,占全市吸引筆記本電腦配套企業的四分之一!
預計到2015年,璧山筆電配套基地將創造1200億元產值,占全縣工業產值的60%。屆時,璧山產業轉型目標就將基本完成。
而在此之前,陳志和戰友們將繼續戰斗在產業轉型最前沿。
百姓心聲
“重慶發展電子產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我畢業后,會直接到對口的企業工作。”
——電腦職業學校學生李民新
“通過升級設備、改進工藝,我們不僅減少了生產低端環節能耗,也使得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現在,我們每噸水泥的能耗由138千克標準煤降低到106千克標準煤,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也減少30%以上。”
——城口縣鑫城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強定開
“以前取錢買東西,需要到五公里外的仁義鎮上辦理,花費好幾元車費、往返要一個多小時。自從農家店里安上了‘農商通,就能在家門口取錢,比以往方便多了!”
——榮昌縣仁義鎮永靈村村民何遠祖
“重慶提出建設金融結算中心。在這一進程中,隨著惠普、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巨頭的入駐,重慶電子商務行業必將迎來黃金時期。我正是看好這一前景,才決定進入這個行業。”
——重慶淘億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胡星華
大事盤點
2001年2月27日,市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慶市船舶修造業管理辦法》,推動重慶船舶工業向現代產業轉型。
2002年5月25日,國家西電東送和二灘電站外送的唯一通道,500千伏萬(州)龍(湖北龍泉)線正式與華中電網聯網,標志著重慶電力工業的一次巨大飛躍。
2002年4月,上宏物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醫藥工業公司開始聯合經營,成為我市民營企業控股國有醫藥流通企業的首例。
2010年1月,惠普電腦內銷基地竣工投產,同年9月,惠普電腦外銷基地正式投產,重慶筆電基地建設穩步推進。
2010年4月,“兩江國際云計算中心”在重慶兩江新區開建,重慶“云端計劃”正式啟動。
2010年6月29日,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區正式成立。園區定位于重點打造兩江國際千億汽車城、千億物流城、千億軌道交通車輛生產基地及裝備制造城等新型工業項目。
2010年12月底,隨著重鋼集團鐵業公司全面關停,重慶圓滿完成了“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鋼鐵產能任務。
2011年7月,《重慶工業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出爐。
重要數據
2011年,重慶汽車產量172.2萬輛,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二。預計到2015年,重慶汽車整車產銷量將達到320萬輛,力爭突破350萬輛,產能達到420萬輛。
截至2011年底,重慶裝備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在支柱產業中僅次于汽車,通機(通用小型汽油機)產量占全國的40%,全球的13.3%。
2011年,重慶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1.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6.26億元;完工100載重噸以上鋼質機動船舶100.4萬載重噸,新承接船舶訂單116.94萬載重噸,手持船舶訂單78.51萬載重噸;實現利潤4.44億元,是2010年的3.52倍。
2011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1年,重慶形成了以惠普、宏碁、華碩、思科及方正等品牌商為龍頭的“5+6+500”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占比提高到20%。“重慶造”筆記本電腦產量突破2500萬臺,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