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玉
【社會建設】
——直轄15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重慶市各部門、區縣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圍繞綜治維穩、社區服務、流動人口管理、特殊人群幫扶、干部下訪群眾等重點領域創新,讓城鄉居民的親切感、認同感、歸屬感日漸增強。
2010年9月12日,黔江區沙壩鄉政府辦公樓沸騰了。
門口,數百名三臺村村民敲著鑼鼓、放著鞭炮。
“感謝黨和政府,將路霸繩之以法。”村民們豎起拇指說,“‘一體化大綜治硬是好。”
“一體化大綜治”的創建者,便是石勝君。
治安之困
2008年的一天,沙壩鄉三臺村二組路口。
一輛貨車“嘎”的一聲急停下來——兩個大漢攔住去路。
“要過路,拿錢來。”三臺村村民李某揮著手。
“憑什么?”
“這個。”李某秀了秀肌肉。
司機一臉驚恐,丟下錢,疾馳而去。
從2005年開始,李某等人便以武力相迫,打劫過往車輛。
由于不堪其擾,幾個村民偷偷跑到鄉政府訴苦——剛履新沙壩鄉副鄉長、分管政法工作的石勝君接待了他們。
“路霸太猖狂了!”村民們控訴。
“你們怎么不找派出所?”石勝君問。
“找過,但警察一來,路霸就跑得沒影了。警察一走,路霸又鉆出來了。”村民們答。
“你們先回去,我們一定會想辦法把路霸治了。”石勝君承諾。
那夜,石勝君失眠了。
沙壩鄉路霸橫行,只是黔江農村治安薄弱的縮影。
“黔江很多鄉村,山高地遠,而政府人少事多,難以照顧周全,于是斗毆、偷盜、搶劫等事件層出不窮,甚至還有‘門徒會等邪教組織滲透。”石勝君對妻子說。
“那怎么辦啊?”妻子問。
“是啊,怎么辦?”石勝君抓著頭發。
突然,石勝君眼睛一亮——他想起了“中塘經驗”。
“中塘經驗”
“不好了,要出大事了。”
2004年12月的一天,中塘鄉南山村一村民氣喘吁吁地跑進石勝君辦公室。
“怎么了?”時任中塘鄉黨委副書記石勝君問。
“村里一精神病人,拿刀要殺自己的父母。”村民答。
“好久的事?”
“三個小時前。”村民答,“交通不便,又沒電話,我只能走路來。”
“快走。”石勝君躥出門。
石勝君趕到南山村時,已是三個小時后。
晚上,石勝君失眠了。
“中塘鄉有80平方公里,大山重重,走訪一個村子,經常得花一整天功夫。”石勝君思考著對策。
第二天,挽起褲腳,石勝君開始了大走訪。
三個月后,農村治安聯防網絡誕生了——鄉、村、組進行三級聯動。
2005年7月的一天,雙石村四組出事了——兩個兒子為贍養母親發生口角,并拔刀相向。
十分鐘后,四組組長趕來了。
15分鐘后,村干部全都趕來了。
半小時后,鄉司法所干部趕到了。
三組人馬把兩兄弟叫到一起,曉之以理,動之以法。
當夜,兩兄弟和解,并簽訂了贍養協議。
“農村治安聯防網絡解決了不少事情。”石勝君說。
復制升級
“我想復制中塘農村治安聯防網絡。”沙壩鄉黨委會上,石勝君說。
“農村治安聯防網絡?”黨委委員們不解。
“就是鄉、村、組三級進行聯動。”石勝君解釋。
“這個法子不錯。”委員們說。
“但這個法子在中塘試驗時也遇到了兩個難題。”石勝君說。
“說說看。”
“第一是有些事情比較復雜,僅憑村、組兩級和鄉派出所、司法所,很難妥善解決。”石勝君說。
“可以把更多部門整合進來。”委員建議。
一番商議后,大家一致通過——建立聯動機制,由鄉綜治辦統一協調,整合綜治、信訪、公安、司法、安監、民兵等資源,進行大綜治。
“第二是人浮于事,參與聯防的一些干部不盡職盡心。”石勝君說。
“把這項工作納入干部考核,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和職務升遷掛鉤。”最后,大家一致決定。
“十字村出事了!”2008年3月的一天,十字村村支書龔節奎驚慌失措地闖進石勝君辦公室。
“怎么了?”
“客商施工隊與村民發生口角,要打起來了。”
“啟動聯動機制。”石勝君當即通知綜治辦,綜治辦立馬聯系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
現場,上百人手握鋼撬、鐵鏟等工具,正相互對罵、推攘,群體械斗眼看就要爆發。
“大家請冷靜。”石勝君一行人沖了過來。
綜治辦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維持現場秩序,司法所干部對雙方帶頭人進行法制教育,信訪干部、安監干部開始了解情況……
一起極可能演變為群體性事件的重大矛盾,被“六位一體”聯動機制成功化解。
七位一體
“又有村民被偷了。”2009年初,石勝君很郁悶。
沙壩鄉幾個偏僻村,農戶接連被盜。
“‘六位一體大綜治有時也鞭長莫及啊。”石勝君感嘆。
怎么辦?
“我們不妨成立聯防大院。”鄉黨委會上,石勝君建議。
“對,我們應把村民納入聯防體系。”
“嗯,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后,大家一致決定——建立“1+X”聯防大院,將相鄰三五個大院劃為一個治安小區,將散居農戶聯系起來,開展防火、防盜、化解鄰里糾紛等活動。
“我要殺了你!”
2011年6月的一天,一個村婦手握菜刀,在十字村見人就砍。
村婦叫黃芳,患有間歇性精神病,此前發病時,就曾殺過人。
“黃芳又犯病了。”村民立即撥打電話通知大院院長張世文。
張世文立即組織大院聯防成員,火速趕赴現場,控制了黃芳的暴力行為。
“實行大院聯防后,村里再也沒發生過偷盜案件。”張世文說。
“1+X”聯防大院與“六位一體”聯動機制一起,構成了“七位一體”大綜治模式。
2010年,市領導視察沙壩鄉時表揚:“這個‘一體化大綜治模式非常好,不僅方便了群眾的合理訴求,而且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于是,沙壩鄉“一體化大綜治”模式在全市推廣開來。
“社會管理創新永無止境,我們還要不斷探索新經驗。”石勝君又開始了走訪。
百姓心聲
“以前爸爸、媽媽總擔心我上學路上的安全,常給我打電話。可現在我想告訴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真的很安全,有民警叔叔在,請你們放心吧!”
——重慶市字水中學高一(12)班學生張永
“我以前賭癮很大,自從村里提出‘樂和家園建設后,我成了一名志愿者,生活充實了,還把賭癮給戒掉了。”
——巫溪縣羊橋村村民徐世均
“社區里有老人暈倒了,點一點鼠標,最近的醫院緊急救援;某出租屋換了租客,點一點鼠標,租客信息即時上網;私家車被偷了,點一點鼠標,遍布全城的攝像頭幫你找車……”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黨委書記文繼紅
“社區自助式物管的建立,把社區大綜治‘七位一體延伸至樓棟。依托自助式物管居民選出的樓棟代表,將矛盾糾紛的調解、樓棟治安防控、流動人口的管理、刑事解教人員的幫教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社區越來越和諧。”
——南岸區南湖社區居民謝培秀
大事盤點
1998年1月起,重慶開始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1998年5月29日,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重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
2002年9月6日,市人民政府第11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修訂〈重慶市暫住人口治安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3年8月1日,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廢止《重慶市收容遣送條例》。
2010年2月7日,一支名為“交巡警”的全新警種在重慶誕生。
2010年,中央新聞媒體推廣重慶“一體化大綜治”模式。
2011年10月,重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更名為重慶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被賦予協調和指導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職能。
重要數據
截至2011年底,重慶各級婦聯建立婦女信訪代理中心(站、室)近1.2萬個,組織發動信息員、代理員6.1萬余人,代理信訪案件1.4萬余件。
截至2011年底,重慶1006個鄉鎮街道建立綜治、信訪、公安、司法、安監、武裝等聯動協作“六位一體”的綜治工作格局。
2010年以來,重慶開展整治治安亂點專項行動,2010年確定了709個重點地區,2011年確定了445個重點地區,2012年確定了446個重點地區。經過整治,這些地區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
2011年,重慶市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