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高一數學學習是中學階段承前啟后的關鍵期,幫助高一新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我們數學教師來說,如何幫助新生盡快熟悉高中的數學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自信的學習信心,更是一個需要重視的任務.
一、學會區別正常學習心理狀態與不良的學習狀態
1.培養主動的學習態度,體會“要我學”與“我要學”的區別
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的,是“要我學”.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的學習依賴于教師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經常“參與學習”,進行課后輔導檢查.升入高中后,高一年級的學生,習慣依賴的套用“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許多同學學習不制訂計劃,課前沒有預習,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其學習因依賴心理而滯后,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時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單元小結和及時改錯.把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優秀同學樹為榜樣,讓其他同學借鑒.
2.正確區別正常的心理與異常的心理狀態
經過中考后,高一年級的學生有的思想開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時并沒有用功學習,只是在初三臨考時才發奮了一、兩個月就輕而易舉地考上了高中的同學,甚至錯誤地認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著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臨考時再發奮一兩個月,也一樣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的.而高中數學的難度遠非初中數學能比,需要三年的艱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內容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具有很強的選拔性,想等到高三臨考時再發奮一兩個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識是非常難完成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制訂高中三年學習計劃:高一打好基礎,高二是關鍵,高三出成績.有利于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在三年各有側重,培養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3.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體會“死記硬背”與“活學活用”的區別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不能抓重點難點,不能體會思想方法,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作為教師,要讓高一新同學有個改變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準備;同時,在課堂中研究討論各種困難問題,讓高一新同學體會強化良好的學習方法.
4.重視基礎發展健全的人格,改變“一聽就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學習誤區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訓練,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基礎教學,強調每一個題目都應該有完整的過程,要有始有終.幫助學生體會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知識的深度、廣度的區別,多用“問”“想”“做”“評”的教學模式,鼓勵思考,讓學生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發展健全的人格.
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
1.課前預習,做到心中有數
每一節課老師都要認真準備,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只有課前預習過所要學習的知識,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有問題,心中有了疑問才能認真聽課,而且帶著問題聽課也能提高聽課效率.
2.注重課堂,做好筆記
在預習充分的基礎上聽課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帶著問題聽課,才能注意力集中,注意思考、分析問題,特別仔細聽老師的分析思路,把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這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鍛煉自己的思維.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活的,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所以要讓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
要教育學生聽的時候不能光聽,要學會記筆記.記的筆記主要反映老師在課堂上的主要精神與意圖、典型問題、普遍性的問題,還有老師的板書.只有科學地記筆記才可以提高45鐘課堂效果,這也可以方便以后的復習.
3.課后認真整理、復習,寫好總結
聽課之后,必須對筆記、知識點進行整理、復習.筆記上有老師講的在這一小節中有哪幾種題型,每種題目的一般解法和思路是什么,從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題的能力.復習過知識點之后,才能掌握并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也可以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在不斷的整理、復習的過程中,你也會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步驟,簡單概括為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每一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一個人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遭遇挫折產生疑問,不斷地總結,才有不斷地提高.
4.獨立、規范、按時地完成作業
①不管是課堂還是課外的作業都必須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好及時補救.②所做的作業不但要做得整齊、清潔,可以培養一種美感,還要有條理,這是培養邏輯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③作業要按時完成,要講究效率.應該十分鐘完成的作業,不拖到半小時完成,今天可以完成的作業,不拖到明天.這就要求做作業要集中精力.
總之,在高中教學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數學教師更要關心新生,除了在課堂上多注意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在課后我們更要關注新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學習生活方面所出現的問題.為了能夠讓高一新生在整個高中學習有個好的開端,在數學學習上提前進入狀態,我們除了要在教學中多研究教材,仔細設計,還要在學習方法以及自信心培養上多引導學生,讓學生在高中的學習上有一個健康、正確、高速的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