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說明了轉化數學學困生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效地轉化數學學困生的方法:首先要了解中職數學學困生的特征,其次要弄清楚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最后必須要采取有效轉化措施.
【關鍵詞】中職數學;學困生成因;學習興趣;轉化對策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學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多,中職新生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對于數學而言,他們缺乏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沒有學習興趣,跟不上學習進程,因而使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怯而止步,甚至喪失學習的信心,自暴自棄.但是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專業課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程,也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轉化中職數學學困生,對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和健全人格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首先要了解中職數學學困生的特征
中職數學學困生除具有一般學困生的共性外,還有其獨有的特征.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習慣不良
大部分學困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沒有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他們經常抄襲作業或不完成作業,課堂上經常是昏昏欲睡或搞小動作,下課后則神采飛揚,判若兩人.
2.意志薄弱
數學學困生也強烈要求進步,也希望取得優異成績,得到教師的重視和認可,同學的贊揚,家長的鼓勵,但持續時間不長,他們難以約束自己的行為和克服自己在學習上的壞習慣.
3.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
由于學困生長期處于班級的“底層”,處于被遺忘、被摒棄的角落,他們內心深處一般都很自卑,認為自己不行,不愿意參與課堂,不愿意接近教師,對教師缺乏信任,很少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太多的失敗使學困生常感到學數學很無聊、很枯燥,情緒低落、沉悶,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導致對學習缺乏自信心.
二、其次要弄清楚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關于學困生產生的原因,研究者各有說法.筆者通過對大量數學學困生的調查與分析,發現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比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因素
(1)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意志薄弱.
數學學困生對學習數學普遍缺乏興趣,并且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一旦遇到計算量較大、步驟較繁瑣的題目或較長的題目時,他們就缺乏耐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對于抽象性較強的概念和繁多的公式定理,更是缺乏突破障礙的毅力與信心;再加上他們的自控能力弱,一旦數學成績出現滑坡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如此一來,想學好數學難于登天.學習的毅力和耐力較差,只有三分熱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被動,依賴性強.
答案依賴老師,作業依賴同學,把學習的希望寄托在老師和同學的講解上.學困生依賴心理的存在,使之對知識的理解不深刻,解答問題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學習時表現為模式化,缺乏創新和變通能力,影響了學習效果.
(3)知識結構缺乏系統性.
學困生基礎薄弱,知識脫節多,知識結構不完整,對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沒有深入到實質.
(4)學習方法不當.
課前不預習準備,上課聽課不專心,對老師所強調的重點難點視而不見;不會聽課,上課只忙于記筆記,聽課效率極低;課后不及時復習鞏固,造成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快速遺忘;不會舉一反三,缺乏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探究.
2.學校因素
目前,應試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學脫離學生實際,趕進度,造成教師授課“重”知識的傳授,“輕”知識的發生過程,不重視知識的消化和鞏固.學校、家長對學生成績的期望值高,教師的應考思想會促使學生忙于大量的練習中,學困生始終吃不了.教材內容增多,知識難度增大,學生學習負擔呈現加重的趨勢,再加上學科教學的重要性都在加強,整天應付作業,沒有時間消化,影響了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
3.教師因素
教師是科學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和學生邁向正確人生道路的引領者.他們的師德和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和學生的成長.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法單調乏味,內容安排上缺乏層次,沒有充分照顧學困生這一弱勢群體;個別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傳統,不注意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對學生的了解,滲透著個人的意識偏向,以教師自己的認知、情感、意向和個性特征去認識學生,致使部分教師產生心理偏差,出現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現象,嚴重地挫傷了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
4.家庭、社會、生活環境因素
(1)現在的學生大部分為獨生子女,有的家長素質較低,無能力對孩子的數學學習進行輔導;有的則是父母離異,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照顧,只管孩子能吃好住好就行,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更是無暇顧及,這些學生的性格常常表現為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合作互助意識,吃苦精神和學習動力越來越不足,厭學情緒也越來越突出,很容易和老師產生對立情緒.
(2)中學生世界觀正在形成,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干擾,如電子游戲室、網吧、錄像、不健康的書刊、一些不思進取的人等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形成學困生.
三、最后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
1.注重情感教育,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轉化工作的關鍵,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會對教師的喜愛轉化為對該教師所教學科的喜愛,師生情感越融洽,學生就越喜歡老師的課,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也就越高,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學困生的自尊心很脆弱,怕別人歧視的眼光,期待教師的真誠關愛,常常會因為和數學老師的關系不好,而放棄數學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困生提供充分參與課堂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平等尊重,沒有放棄他們,那就會大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教師對學困生要尊重,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多鼓勵、肯定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轉化學困生的前提.
2.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選取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實踐證明,如果仍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方式,教師講起來難受,學生學起來痛苦.本來數困生的心情大多處在厭煩的抑制狀態,常感到學習數學很無聊、枯燥無味,學習沒勁頭,學習數學只是為了應付差事和免受家長及教師的責備,而逐步喪失學習的動力,對學習的厭惡和抵制則逐日增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創設問題情境,恰當地設置認知沖突,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的思維活動在問題的牽引下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實物教學,展示數學自身的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此外,我們還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達到轉化數困生的目的.
3.加強輔導,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
理解數學概念,掌握好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大部分學困生由于基礎差,上課又不專心,他們積累的問題往往會越來越多.學困生有了知識缺陷,就必須及時查漏補缺.個別輔導可以解決課堂教學沒有或不能解決的問題,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輔導的內容要注重數學的基礎知識,強化基本概念,讓學生知道“學習沒有基礎,就像房屋沒有框架”,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個別輔導包括給學困生解答疑難,指導他們完成課外作業,每次輔導要有針對性,以解決一兩個問題為主,防止隨意性.個別輔導還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這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大部分學困生由于多年養成的懶惰習慣,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回家從不看書,作業可做可不做,或者抄襲別人的.要想從根本上轉化數學學困生,重點還是要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學習質量.
(1)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通過課前預習能大致地整理出知識的總體結構和基本內容,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識,以便在上課的時候重點地聽老師講解.
(2)上課要集中精力,認真參與課堂活動.
上課時一定要集中精力,認真聽講,勤于思考.為了避免上課開小差,聽講時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要積極地思考,大膽參與,不要害怕回答錯誤;對于老師反復強調的重要內容和自己不懂的地方,一定要用筆記下來,以便下課后向老師請教,要克服心理上的惰性和自卑感,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敢于發問,勤于思考.
(3)課后要及時復習鞏固、提高
課后要及時的復習,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化地整理,并解決課堂上遺留的問題,保證每個細節都能弄懂弄明白,最后的作業一定要自己做,這樣可以及時有效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檢驗和鞏固.
5.努力尋找學困生的“閃光點”,激勵學困生進步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學困生身上也有優點,只不過他們的缺點多且易見;他們上進的心理因素,又常常是“閃電式”的.所以,教師在衡量學困生的進步時,要因人而異,捕捉其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使其認識到有努力就有進步,同時再給他們提出新的要求,使他們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時,也感受到后進的壓力,提升上進的動力.教學實踐表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恰當與否,往往是學生情緒的晴雨表,如果學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師及時而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賞識、重視,就會愉快、積極,增強自信心.即使他們做錯了,也不要全盤否定,更不能諷刺、挖苦,要就事論事,多與他們交談,了解其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尋找彌補的辦法和途徑.轉化學困生的最關鍵因素還是教師的教學觀,客觀中肯地評價學生,有利于學困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助推學困生的轉化.
6.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
要成功轉化學困生單靠教師的力量是很難保證的.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家長的集體力量,與集體成員共同努力.在課堂上要經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組成的合理性是合作學習取得成效,帶動學困生共同進步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中,采用自愿結組與就近結組相結合的形式,兼顧組內成員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水平學生在同一學習小組,有利于學生間的合作互補,共同發展.課后補缺補差中側重于安排相近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在同一小組,從情感上照顧到這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也便于安排合作學習的內容,這樣有利于激發這部分學生的求知欲和兼顧到學習內容的連貫和一致.實踐證明,這種分組方法能有效促進不同層次的學困生在原來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反饋題目的錯誤率明顯下降,學習效果明顯.同時還要加強與家長聯系,利用家訪、電訪等方法與他們溝通交流,家校合作、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學困生轉化.
總之,轉化數學學困生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作為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耐心和愛心,重視轉化策略和技巧,有針對性地對學困生進行幫助、鼓勵,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他們的專業能力,促進學困生綜合素質發展.
作者簡介:
陸金利(1975.5—),女,江蘇南京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職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