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江
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著巨大的困境。一談到政治課學生立刻會把它與抽象、空洞、教條等詞匯聯系在一起,政治老師仿佛也成了呆板、古怪、僵化、不合時宜之化身。面對此情此景,教師不由得感嘆:政治課難上,上好政治課更難。學生對此缺乏應有的熱情,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既不利于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也不利于運用正確的方法觀察處理問題,同時還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打破這一沉悶的局面,賦予政治課教學新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形成師生的雙向的有效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一、激發興趣,愉快教學
愉快教學是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而備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愉快教學的思想源遠流長。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美國教育家斯賓塞在其《教育論》中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教育應當是快樂的。”這些思想都是強調在教育過程中要克服機械地灌輸,注意帶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多種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針對學生好說、好動、樂于參與的特點,使學習成為一件樂事。因此,愉快教學是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其潛能,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動求知的教育方法。正因為愉快教學符合教育規律,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教師們應積極地將其運用到教學當中去,構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政治課教學氛圍。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應盡量做到以情動人。興趣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情感,它總是與快樂相伴出現并相互作用。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從而促進教學,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諸如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每項活動,還可以帶著學生搞社會調查、義務勞動,參加社區的公益活動,同時還可以組織班級、學校的辯論會、演講會、故事會、小小法庭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增長知識、才干,而且感到無比快樂。在教學中,教師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活動始終處于興奮狀態。上課過程中除了課本中的事例外,最好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中發生的實例,深入淺出地講清道理,使學生感覺學習不枯燥。只有學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情感共鳴就能產生,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教師自己就更能發揮在情感教育中的向導作用,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顯著提高。
二、配合教學,寓教于樂
配合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從而促進教學,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實踐中,學生們除認真參加學校的每項活動外,我還經常組織小小辯論會、演講會、故事會、小法庭等活動。同學們在活動中不僅增長了知識、才干,而且感到無比快樂。通過一系列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力地推動了教學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
三、學好理論,聯系實際
在理論聯系實際方面,學生都不會反對政治教材理論的正確性,他們之所以缺乏學習動力是因為學了沒用。許多學生下課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戰爭等津津樂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課卻無精打采哈欠連天。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教師過于注重理論宣講,忽視了以時事新聞和生動事例提高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還必須強調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結合國內外形勢及各種熱門話題去分析問題,還組織學生分小組輪流定期向全班同學匯報國際國內大事并進行時事評述,促使學生主動關心國家大事和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記得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之后,我鼓勵學生們天天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報道,在課堂上共同討論生命的可貴、如何珍愛生命、國家是怎樣順民意體民情等實質性的問題。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我們的社會對人民生命的高度珍愛和高度重視,體現了以人為本,充分尊重人權。面對一場特大自然災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畏艱難,敢于勝利,表現出了自強不息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并主動地投入到為災區捐款捐物等活動當中去。我還利用我國成功舉辦2008奧運會的契機,讓學生們深深體會到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成功、綜合國力的強大、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為主辦奧運會提供了技術保證。通過這些大量的事例,讓學生們在理想與現實等問題上收獲很大,給學生們增添了前進的信心和動力,感覺到理論知識的學習很有必要,理論聯系實際更必要,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也促進了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四、運用媒體,增強實效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實效是對傳統小學模式的一次革命,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體化、形象化,易于學生接受。如在《維護國家統一》一課的教學中,播放伊拉克戰爭的片段,使學生對國家主權、領土、政權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在教學《燦爛的中華文化》一課時,利用豐富多彩的圖片教學,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祖國五千年來的巨大變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書一定要與育人相結合,政治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是如此。首先,學生的成績可以有差距,但絕不能以此把學生劃分三六九等,更不能歧視學困生和后進生。情商的培養與智商的培養同等重要,先成“人”再成“才”是我在教學中的座右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我的學生是我的工作目標 。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績差距只能說明一方面的問題,而且也不是絕對的。在正面教育中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外,還要允許學生保留個人觀點和看法。這樣,往往是其他學科成績較落后的學生,在學習政治這門學科的熱情卻很高,同時能夠正確處理好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關系,這或許也能給我們這些政治教師一些欣慰了。
(宜興市官林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