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中國當今保險人才的市場需求從數量、質量、結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發現數量層面存在巨大缺口;質量層面,保險業界對高端應用型、國際化、專業型、復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結構層面需求具有一定層次性,呈金字塔形。由此分析筆者提出高校對保險人才“需求導向型”的培養模式,并著重從三個維度對這一模式進行解析。
一、保險人才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近幾年中國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本國和國外保險公司先后在中國布局,相互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對專業保險人才產生了巨大的需求,但專業保險人才的培養卻沒有跟上需求的步伐,供需矛盾顯現。
(一)保險人才市場需求數量分析
保險人才數量嚴重不足。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保險專業人才(中專以上學歷)供需比為1:4,遠遠不能滿足當今保險行業的需求,與此同時,各高校對于高端復合人才,如保險精算人員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培養更是無法滿足行業的需求。
(二)保險人才市場需求質量分析
我國保險業的高速發展和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保險業本身開始向國際化、全球自由化和一體化趨勢轉化,新時代下對具備扎實的專業外語知識,需要熟悉國外保險、金融的運營模式及相關游戲規則,熟練掌握各種金融工具,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的保險人才有著極大且迫切的需求。而各高校對于這部分人才的培養卻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實務與理論的嚴重脫節,不重視高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無法滿足保險業界的需求。
(三)保險人才市場需求結構分析
伴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中國保險業對保險人才的需求逐漸呈現出一定的層次性,表現為典型的金字塔形,對于金字塔底端的應用業務型專業保險人才有著較大需求,而對于位于塔尖部分的高端戰略復合型保險人才的需求相對較少,但此部分群體的需求在不斷壯大。
對于業務型專業人才,保險業經營的特殊性決定其對營銷、展業、理賠、核保、投資等環節人才具有廣泛需求,要求其“會處理、能操作、重實踐”;對于復合型人才,保險業界的創新型及國際化發展趨勢對高端復合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要求其“寬視野,能創新,重能力”。
二、高校保險人才需求導向型培養模式
需求決定著供給,針對保險市場上述需求,確定需求導向型高校保險人才培養模式就顯得十分必要。要實現這種模式的教學,保險學界和保險業界必須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建立起一個兩個交流的平臺,實現兩者的共贏。
(一)“校企互為基地,設立專業研究中心”模式
校企互為基地是指,一方面保險公司建立實習基地,為高校師生提供長期學習和實習機會,加強保險業界與學界供需匹配度;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為保險公司提供培訓基地,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同時通過向保險公司定向提供實習生,可加強保險公司未來人才的補給。如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等機構建立的學生實習綠色通道,這些都是很值得借鑒的案例。
設立研究中心是指保險公司和高等院校的專業一流科研人員組成教學研究隊伍,結合學術界與業界各自優勢,解決保險經營和保險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友邦保險公司與復旦、北大等高校先后建立的五所精算中心,得到了業界廣泛認可。
(二)保險人才培養國際化模式
這一模式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創新型、復合應用型高端國際化保險人才。首先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要注重國際化,高等院校應該推進引進海外師資和國際先進保險課程體系;其次要推行雙語教學,教學內容以英語語言講授為主,中文總結概括為輔,課程考核中英文命題和答題相結合;試點推行教育課程與國際性的保險職業教育和資格培訓課程接軌如使保險專業精算課程與北美ASA/FSA、英國及其他國家精算職業考試課程接軌等。
(三)保險人才分層次培養模式
由于保險公司對于保險人才的需求具有層次性,為實現供需匹配,各高校須根據不同的需求定位構建錯位競爭的培養體系。一種較好的方式是按保險人才屬性分層培養: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課程設置方面,要著眼于拓寬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加金融學、管理學、心理學、醫學、營銷學等保險相關課程;在教學手段的設計方面,改變以前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加案例教學、啟發式、研討式教學的比例;而對于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堅持“會處理、能操作、重實踐”的原則,定位在與保險業界需求能夠對接的細分專業方向,采用“定制”模式定向培養,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減輕保險公司后續專業培訓的壓力,實現多方共贏。
參考文獻
[1]費潔. 高等院校保險人才培養研究 [J].中國成人教育,2011(4).
[2]任澤華. 保險人才供給與需求[J]. 中國保險, 2007(6).
[3]陳靖.保險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策略探究[J].上海金融,2011(1).
[4]王錦霞,丁勝.國際化保險人才培養探討[J].保險研究,2007(11).
[5]曾鳴.“雙元制”是快速培養保險人才的有效模式[J].上海保險,2003 (11).
[6]錢霞.論保險業隊伍建設及保險人才的培養[J].線代經濟信息.2010(20).
[7]李勇杰.高校保險實踐教學體系的合理構建[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2).
作者簡介:夏晗(1990-),男,漢族,山東濰坊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商業保險系,研究方向:保險學。
(責任編輯:趙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