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敏 李亞坤 嚴楓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企業安全生產擺到了國計民生的重要位置,安全生產與社會穩定直接相關,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宣傳、培訓、獎懲、事故預防等方面工作,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關鍵詞:安全生產 問題 培訓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268-02
安全生產是涉及職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穩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安全方針,安全是職工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沒有安全就沒有職工的生活和生產。
一、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及造成的損失
關于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前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在2007年一次安全形勢報告中有一個概括性的描述:現階段安全生產,表現為總體穩定、趨于好轉的發展態勢與依然嚴峻的現狀并存。據資料顯示,每年因事故造成70多萬人傷殘,給近百萬個家庭帶來不幸,經濟損失達2500億元。另外每年約70萬人患各種職業病,受職業危害的職工在2500萬人以上。2500億元的經濟損失,還不過僅僅是一年的損失,可想而知我國損失在安全事故中的會是一個怎樣的天文數據。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的損失額=資產價值額+停工損失額+人員傷亡損失額+安全環境事故處理費用+其他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安全和效益的計算公式。每一次安全生產事故,這都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可見如果沒有安全作為保障,效益就根本無從談起,安全就是效益的保障,安全就是最大經濟增長點。
二、企業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
1.部分領導思想上的問題。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企業各種機械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并被廣泛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因此公司的個別領導干部就出現盲目樂觀思想,認為只要投入這些“高精尖”設備,生產過程中就不會再發生安全大問題了,工作中也忘記“安全第一”這個警示,這種麻痹思想很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班組長管理上的問題。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情”與“嚴”都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班組長在執行過程中不能有絲毫的偏頗。在講“嚴”時,切忌亂訓人、亂扣亂罰,隨心所欲,無章可循,搞得人人自危,個個害怕;在講“情”時,也不能姑息遷就,放任自流。總之,要嚴寬有度,執法有情,做到以制度辦事方能讓職工心服,使強制手段來規范操作者的操作行為變為職工的自覺行為,安全生產就會自然而然。
3.職工培訓上的問題。有的企業認為是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近年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也沒有出現過安全事故,覺得沒有再加大安全培訓力度的必要了;有時為追求生產工作進度,沒有時間、力量和精力來深入搞安全培訓;另外新進職工絕大多數是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已在企業接受過培訓部門的安全培訓,于是就降低了三級安全教育的培訓標準。
4.職工自身認識的問題。職工的情緒、注意力、操作能力的變化均可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不良情緒發展到一定程度能夠主宰職工的身體及活動情況,使職工的意識范圍變的狹窄,判斷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制力;注意力不專注可導致職工在加工零部件產品時出現不安全行為的隱患;操作能力水平高低也能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5.職工疲勞作業的問題。人不同于機械或機器人,隨著操作工作的持續進行,就會出現腰酸腿痛、視覺疲勞等身體疲勞和對眼前工作厭煩、不想干等心理疲勞。出現這種疲勞狀態后,注意的范圍就會縮小。除此之外,只要有擔心和很苦惱的事,在工作時就會想起這些事而走神,在情緒高漲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身體疲勞和精神疲勞,容易伴隨姿勢松垮、瞌睡和精神渙散等癥狀。結果或是漏看重要的信息,或是不能正確反應,或者出現只能處理眼前必要東西等不安全行為。
三、改變企業安全生產現狀的方法
1.充分利用經濟激勵機制。對企業領導班子實行安全責任考核制度,考核內容包括安全意識、生產任務、現場管理和安全績效四項內容,考核結果直接和安全生產獎勵掛鉤,并作為年終干部考核和干部末位淘汰制考核的主要依據之一,激發領導干部在質量、安全、效益等方面齊抓共管的積極性。
2.抓好班組長的管理職能。根據工作崗位的危險系數,在班組長中分類推行安全責任保證金制度,安全責任保證金考核期為一年,安全責任保證金為一類班組長500元,二類班組長300元,三類班組長200元。在一年考核期內,凡發生嚴重安全事故的班組,安全責任保證金收繳企業重新進行抵押,凡發生嚴重安全隱患、輕微安全事故的班組,要扣罰安全保證金的20%。考核期滿后,按安全責任保證金對等獎勵班組長。
3.全面開展安全評價活動。對企業的危險源、職業健康等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定《企業生產安全應急預案》和《企業消防預案》,制定兼顧環保、安全、職業健康的應急突發事件的辦法。在日常生產中定期進行應急預案演練,讓職工遇到危急情況能夠從容應對。要設置梯次防線,實現層次保障,不留檢查評價空檔,建立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防范體系。
4.著力進行安全培訓教育。圍繞職工關心的職業病預防、職業病體檢、出現工傷后的認定等問題,組織安全文化攻堅。在企業內部設置安全生產板報、在企業內部電視臺舉辦安全知識講座、播放安全事故案例電視片,來適應企業職工多層次文化結構需要,普及安全知識。對新進企業的職工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對轉崗、復崗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崗。
5.組織全面安全生產檢查。生產安技部門必須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職工開機操作前必須做好設備檢查,在確保設備完好的情況下方可開機生產。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必須及時整改。
6.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不同工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由生產安技部門按相應標準不同發放,企業必須根據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發放,職工上崗操作時須穿戴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四、結束語
“安全生產,警鐘長鳴”這句用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標語表明:對待企業安全生產不能有絲毫的思想放松,不能有一絲的懈怠,不能有半點的麻痹大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需要做到變“要你安全”為“你要安全”,企業安全生產就需要這樣一種態度,安全責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企業安全生產就會長治久安。惟有安全規章變成每個職工思想上、行動上的自覺行動,安全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安全。
參考文獻:
1.奚雋華.我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對策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10
2.安紅昌.怎樣做好現代班組安全建設與管理工作.中國言實出版社,2010
3.林柏泉.安全學原理.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
4.周志平.安全生產監管的困惑與建議.勞動保護,2010(1)
(作者單位: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侯馬 043003)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