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一種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依據已知旋律,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具有自我美學觀念的音響效果,能滿足人的自我認定需求。就社會現實需求而言,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價值,因此,鋼琴專業學生應充分重視這門課程。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學習
相比較鋼琴正譜彈奏的學習,鋼琴即興伴奏的創造性與實用性使得學習者對之充滿了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大部分的學習者包括一些鋼琴彈奏能力很好的學生卻對該門課程不知如何下手,本文就如何開始學習鋼琴即興伴奏這一問題進行論述。
一、熟練掌握24個大、小調
大小調式是調式體系中的一種,有自然大小調式、旋律大小調式和和聲大小調式幾種。歐洲音樂自17世紀起,大小調式體系便占據主要的地位,我們現在接觸的大部分優秀的鋼琴音樂作品便是基于大小調式體系進行創作的。因此,學習鋼琴即興伴奏首先要先了解大小調的構成及運用。
調式的構成通常是以一個音為中心音(調式主音)作為首音及終音,按照音高順序依次排列而成,這和音階的構成是相同的。調式的名稱是根據調式音階的主音音名來稱謂(如:以C為主音構成的調就叫C調),在西洋大小調體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是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所以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常常使用通過升高自然小調音階第七級音構成的和聲小調。在調的學習上,必須要在構成鋼琴音階的12個半音上熟練運用自然大調和和聲小調的音階、琶音,同時可以任意對旋律進行轉調彈奏。
二、和聲知識的學習及運用
和聲的學習對于無論從事哪種音樂活動的個體來說,都是必須掌握的一門音樂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構成音樂的諸多要素中節奏與音高我們比較容易感知到,但和聲部分需要我們專門的學習,即興伴奏最初學習時應以功能和聲(傳統和聲)為主。
1. 正三和弦I、 IV 、V 。構成調式的七個音中的第一、第四、第五個音分別被稱為主音、下屬音和屬音,在此音上通過向上三度疊置構成的三和弦就是正三和弦,根據它們的功能特性,分別用T 、S、 D 來或者羅馬數字I、 IV 、V 來表示。其中I級和弦是是調式中各和弦的中心,具有穩定的功能;IV級和弦從下屬方向支持主和弦,具有不穩定的功能;V 級和弦對主和弦的支持最大,向主和弦的和聲傾向性也最強,具有極不穩定的功能。依據這一邏輯特性,我們可以得到正三和弦的三種基本的和聲進行:⑴ 正格進行 T — D — T ; ⑵ 變格進行 T — S — T ; ⑶ 完全進行 T — S — D — T 。正三和弦是調式中的骨干和弦,是一首作品中的核心和弦,在和弦的學習上,要熟練地在24個大小調上運用基本和聲運行。
2. 副三和弦Ⅱ、III、VI 、VII。副三和弦是在大、小調音體系中除了正三和弦外,在調式Ⅱ、Ⅲ、Ⅵ、Ⅶ四個副音級上構成的三和弦。它們和正三和弦的結構上的不同造成聽覺上的差別,從而豐富了樂曲伴奏的和聲的表現力與色彩內涵;在根音上改變正三和弦單調的低音進行,使低聲部形成旋律化特點。同時在功能上它們又分別從屬于T 、S、 D 三種功能,符合功能和聲運行規則:Ⅱ級和聲與S和聲有兩個共同音,因此叫做SⅡ;Ⅲ級和聲與T、D有兩個共同音,因此叫做TDⅢ;Ⅵ級和弦與T、S有兩個共同音,標記為TSⅥ。副三和弦充實了每個功能組,改變了原來完全由正三和弦進行和聲編配彈奏的單調局面。和正三和弦的學習一樣,副三和弦也要熟練地在24個大小調上運用和聲運行。
三、 樂曲的題材分析與伴奏音型運用
不同的音樂題材具有不同的音樂特征,音樂風格千姿百態,表現方式也不盡相同。從應用性鋼琴即興伴奏角度來區分,大致可分為少兒曲調、抒情性曲調、進行曲風格。不同風格的曲調伴奏音型的使用也不相同,根據不同風格樂曲的旋律特色選擇適當的伴奏織體是即興伴奏成功與否的關鍵。
1. 少兒曲調:少兒曲調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征。在情緒上朝氣蓬勃、天真爛漫、積極向上,旋律曲調音域相對較窄,節奏上整齊簡練。根據少兒年齡特征和審美能力,少兒對旋律中的音程關系和和聲功能認知較差,所以伴奏時在和聲使用上不宜過于復雜,以正三和弦的使用為主,和聲節奏統一,脈絡清晰;盡量選擇帶旋律的織體伴奏,幫助兒童準確的唱出音高;織體的選擇也盡可能簡易、明了;在旋律適當的地方可以加入一些雙音、和弦及裝飾音,用以加強伴奏的藝術效果;伴奏音型以柱式和弦或半分解和弦音型為主,常見的無旋律伴奏音型為阿爾貝蒂音型(低高中高排列)。
2.抒情曲調:抒情曲調在所有的曲調類型中數量最多,多以抒發內心細膩情感為主,旋律線條溫和舒展,節奏舒緩,節拍自由。伴奏時在和聲的使用上以正三和弦為主,同時注意適當穿插副三和弦和色彩性和弦等其它和弦材料的運用;帶旋律和不帶旋律的織體伴奏都可以使用;織體的選擇盡可能豐富多樣化,滿足作品豐富、細膩情感的需要;插空填充處盡量柔和自然,不宜喧賓奪主;伴奏音型以分解和弦音型為主,根據作品結構穿插柱式和弦及半分解和弦。
3. 進行曲風格:進行曲風格是一種常見的音樂體裁,具有列隊行進的步伐性形象特征。節拍一般是兩拍或四拍,強弱分明,樂句對稱,節奏富有感召力。
四、結語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時效性”的創作活動,需在為主旋律選擇和弦、伴奏音型的同時立刻在鋼琴上將其彈奏出來,既要求創作上的速度又要求音樂形象表達上的盡可能完美。要做到這一點,不但需要有熟練的彈奏技巧,還要掌握大量、豐富的伴奏音型與和聲語匯,通過參與各種相關的藝術實踐活動長期積累伴奏經驗,如此才能逐漸提高、完善鋼琴即興伴奏水平,從而達到鋼琴伴奏的“即興性”表演效果。
(作者簡介:張向勇,副教授,北方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