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新課標已經走進我們的教學實踐十幾個年頭了。新課程改革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自主性,改變了以往按部就班的上課狀態,而且使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更開放。教師們可以有目的地選擇適合本地區和區域內學校的教學內容。在新課標課程實施方面,新課標要求我們把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成為一門開放型的學科。
在多年的下校視導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區域內“一體兩翼”的教研方式。“一體”主要指以學期質量檢測為載體,通過必學內容(見表1)逐步配齊配足教學器材。“兩翼”分別是:“一翼”是以每學年的檢測內容為載體,通過對專、兼職教師的多種項目的專業化培訓,逐步加強和提高他們的技能和業務水平,使其不僅對傳授的技術要點把握準確,而且能做優美的示范;“二翼”是對每個教學內容進行專題化、主題化的研究,對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從教學計劃、課時安排、備課整理等進行探討,形成可共享的精品備課集和教學資源。具體做法如下:
一、將體育與健康學科發展成為開放型的學科
將體育與健康學科發展成為開放型的學科,是我們對《新課程標準》課程實施方面的首要理解。那如何開放、開放到什么程度呢?“開放”首先是一種權利,教師利用這種權利選擇了適合自己和本校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但也應承擔更多的“義務”,落腳點就是平時規范的課堂教學和教學研究。這種權利和義務如果能很好地結合基層的課程實施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哪個方面一旦傾斜,教學質量就難以保障。為此,我區建立了有地方特色的教學內容框架,每個學校確定了“3+X”型和“3+2X”型的教學內容框架,力爭通過3—5年形成多種有學校特色的教學內容,逐步到達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為了保證這項工作的落實,我區組織了“一體兩翼”系列活動:教學質量檢測活動、有針對性的教師培訓活動、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下面我從兩個方面介紹一下我們的活動開展情況:
1.健全和完善我區小學體育和健康教育課程制度
健全和完善我區小學體育課程制度共分區域和學校兩個方面:區域層面建立健全《小學體育與健康中心教研組活動實施意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常規工作落實評價方式》《小學體育與健康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實施方案(試行)》等;學校層面,建立《體育與健康校本教材體系框架》《學生評價制度》等。
2.整合資源完善教研共同體建設
(1)成立了十三個教研共同體
加強教研共同體建設,保障教研活動高效開展。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有利于貫徹落實市、區教研室教學目標和整體意圖;有利于教師間相互學習、交流與借鑒;有利于教師隊伍“傳、幫、帶”良性循環的形成。對于體育教師棘手的理論知識,通過集體備課和研究討論加以解決;對于模糊一些的概念可以通過觀看錄像和聽評課等達到資源共享。教研組作用的大小、工作的成效,直接決定了一個單位的體育教學水平。但是我區在教研組建設方面存在師資弱、人員少的問題。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教研室根據地域和師資情況將本區三十個單位劃分成十三個教研共同體,相互參加共同體教研活動交流。
(2)重視教研組長以點帶面的作用
選取各學校骨干教師作為教研組長,充分發揮教研組長以點帶面的作用。教研組長作為學校和教研室的橋梁應協調好兩方面關系。第一,負責落實關于《歷城區小學體育學期教學質量檢測實施方案(試行)》所要求的各種器械和標志物的配備,接受教育督導和教研室的專項檢查。第二,帶好年輕教師,做好幫扶工作,并負責對本學校每節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進行監督評價。
二、“一體兩翼”教研工作的主要成果
“一體兩翼”的教研方式不僅加強了常態課的規范化督導,還為基層教師提供了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激勵體育教學向常態課要成績,真正為學生的體質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教研制度的建立和片區教研活動的常態化,為“兩翼”式的教研活動提供了活動的保證。例如,2012年5月教學質量檢測中,全區共抽測學校48所,抽測班級58個,學生2300余人。48所學校共配備籃球1231個,排球1142個,足球98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