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通海 韓穎
體育科研能力是中小學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之一。體育科研將幫助學校體育組教研活動團結意識的建設,促進我們體育老師的專業發展和理論水平的提升。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學,服務教學”,教科研的真正動因是提升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筆者認為我們要以平時的“體育工作”為孵化器,孵化體育教學科研能力。
一、先做事,再科研
學校的事就要當作教師自己的事情來做,做最努力的自己。其實先做事情,才有積累的思路和方法。沒有做好事情,是沒有好思路的。所以只有先做事,再去思考我們的科研,事情是我們科研起步的最基本的素材。例如:我們學校體育工作有體育課堂教學工作、體育課余訓練與競賽、體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大課間操管理、開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體育俱樂部、體育教研活動、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管理等等,都是我們體育老師開始科研工作的最實際的材料。體育課堂教學和以體育為載體的其他工作是體育教師教育研究課題的主要來源。
體育教學中學校的體育特色項目的建設,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展足球校本課程的研究,每周每班級開設一節足球課程,設計每個水平的教學任務、考核評價標準等等,在教學中探索自己的特色,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層次。到一定的程度,做一個科研計劃,然后再來指導我們的特色工作,進一步深入工作,形成課題研究報告成果。
二、邊做事,邊科研
體育工作是科研最基本的素材,科研工作可促進體育工作的開展。一邊做事,一邊科研,兩者互不耽誤,互相發展,互相促進。
例如:大課間活動工作,我們可以一邊探索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一邊做一個《高效、合理、有效管理模式》的課題研究。例如:體育課堂教學中落實單元教學計劃,一邊做一個單元教學備課研究,一邊做體育單元教學評價考核制度反思研究等等,從這些平時體育實踐中的疑難、矛盾和困境中發現科研的靈感。
三、邊科研,做好事
教科研是為了教學實踐,通過教育實踐進行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過教科研,提升教師的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帶著科研的方法和思路,帶著思考的頭腦去做好事情,完善事情。將日常教學工作與課堂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圍繞科研修整學校各項工作,把教學、教研、科研三者整合起來,把科研思路融入到學校工作的大循環之中。
例如:在體育工作中,學校要求體育學科制定三年規劃或打造體育特色學校建設工作計劃。可以通過研究已有學校發展模式,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研究一個學校體育特色規劃的課題研究,然后來指導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方向,圍繞課題目標開展各項工作,把每個分支項目的事情做得最好、最努力。所以我們應該帶著科研的思路,去理清做事的方法,用科研的思路引領我們的工作。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教育教學新思路,促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只要我們認真做科研就會發現,教育教學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各種問題,所以要使科學研究與實際教育教學融為一體,讓科研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