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碧紅
當代著名物理學丁肇中教授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進入一誤區:重教師教授,輕能力與創造性的培養。課堂上學生少有機會發表見解,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即使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較好、學習態度認真的同學,也存在運用能力不強,創造精神不強,自信心不足等問題。再加上課業負擔重,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創新,不是簡單的單一的心理活動,而是高水平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晉代的陸機在《文賦》中用形象的描繪來比喻詩文創作,指出要發前人所未發。而創新精神指的就是這樣一種發前人所未發,不重蹈前人的思維品質。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素質教育,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任務,運用一切已知信息,創造條件,鼓勵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敢于創新。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實踐證明,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是可以達到素質教育、主體教育的目的的。我們應當徹底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片面灌輸的教學模式,尊重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發現、創造的機會,真正參與學習的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及創造性。教師要轉變觀念,創新提問方式,改進教學方法,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在可疑處懷疑,在發散中擴思,在觀察中聯想,在鑒賞中創造,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本途徑。
1.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
李四光說:“不懷疑不能見真理。”不論是哪一本書,哪一篇文章,哪一句話,甚至哪一個標點,都要經過自己懷疑目光的審視。有懷疑才有思索,才有辨別,才有創新。可以說,懷疑是創新的前提。“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是新課改精神,對文章整體的和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由學生自主解答或小組班內合作解答,使學生自主把握課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語文課堂上,沒有了師道尊嚴,學生便敢大膽發言了;沒有了老師的大問小問,學生的質疑聲多了;沒有了標準答案,學生的回答變得豐富多彩。這樣,老師輕松了,效率提高了,學生思維活躍了。當然,我們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不是為懷疑而懷疑,更不是懷疑一切,而是克服唯書本至上的盲從心理,以培養一種探索精神、一種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思維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發散思維是一種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有外形相似的發散,內質相似的發散,外形相似內質不同的發散,外形不同內質相似的發散;縱的方面的發散,橫的方面的發散,逆的方面的發散等。語文教學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在思維中擴大思維活動的空間范圍,有利于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在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任務與教學內容時,有意識地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擴大學生的思維活動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據此,可以讓學生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對一些成語進行遷移訓練。如有的學生對成語“異想天開”詞義的翻新是: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合實際。在當今時代,應該賦予這個成語新的內涵。試想,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多少成就經過一代一代人的異想天開,經過努力、發現、創新而獲得。相反,如果因循守舊,人類將無所進步,社會將停滯不前。
3.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
聯想是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有關事物的思維活動。可以說合乎情理的聯想,就是創新。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讓學生插上思想的翅膀,讓他們有創新精神。怎樣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呢?首先,要引導學生勤于觀察,精于思考。要經常注意觀察自己周圍的人和事,并認真思考它們之間的聯系,找出其內部規律,抓住本質特征。這是聯想的基礎。其次,要引導學生主動把握事與理的聯系點。事與理的聯系點,是思維的憑借,聯想的橋梁。
4.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鑒賞是讀者對文學作品中的形象的感受、體驗和認識。鑒賞是創作的繼續,是藝術的再創造。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重視生活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任何藝術都是以形象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文學形象以語言文字作為雕塑材料。文學鑒賞,要利用積累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對作品的形象加以聯想和想象,不斷地再現它,充實它,發展它。重視個體參與,強調學生情感體驗,使學生實現自我與作者的心靈交流,在閱讀中盡情想象,用“內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世界,用“內在的耳”去傾聽作者的心聲……其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正確的審美觀是我們在良莠不齊的文學世界中閱讀時的航標燈。況且,文學是語言藝術,作品通過種種描寫方法,去刻畫形象。這些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審美觀,才能認真閱讀,仔細品味,獲得美感,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而正確的審美觀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有了正確的審美觀,學生才能準確地評論形象,評判人生,才能執著地熱愛生活,勇敢地創造生活。
推行素質教育,要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如果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就可以有效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