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金鳳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85-02
開放性課堂教學以其科學的形式、方法和過程為實施創新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方法。開放性的英語是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開放的實踐為基本策略,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使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個性充分發展。
一、營造開放式的學習氛圍,強化主體意識。
首先,建立開放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問、敢于發表不同的觀點。教師應真心熱愛學生,給每個學生以慈愛、同情、幫助和愛護,及時觀察、了解、體驗每個學生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關心自己,喜愛自己,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在這樣一種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心理沒有壓抑感,暢所欲言,讓思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其次,解放學生的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不舉手就發言,沒有想好允許坐下再想,答錯了允許重答,不明白的地方允許隨時提問,老師錯了允許反駁,讓學生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笑聲和爭議,通過熱情、激烈的討論,讓學生樂于自主參與。
二、實施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引導主體參與。
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種開放的教學氛圍,實施開放式課堂教學,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1.豐富多樣的情境表演。
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要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差異,從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特點出發,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講故事、情感朗誦、角色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來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水果類單詞,我帶著一大袋水果走進課堂,讓學生摸一摸,傳一傳,聞一聞,嘗一嘗,而后讓一名學生背對實物,其余同學問“Whats this/that?”該生用“Is it a…?”的形式進行問答游戲,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又如在學習動物類單詞時,可以讓學生邊做動作邊唱chant,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使每個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參與學習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促使了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
2.互動合作的小組學習。
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積極倡導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將“靜態的語言背景”變為“動態的群體合力”,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的協作交流的機會和素材,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如,在學習“我的愛好”時,讓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相互比賽。一組在聽詞語、句型的基礎上,用形體語言表演fishing、climbing、swimming、skating、playing football、playing basketball等;另一組口語表達,有機地將語言融入探究體驗。然后組織學生開展積極、主動、有效地討論、提問,提供充分的空間,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愛好,使所有學生都有參與探索的機會,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開放務實的實踐活動。
新課標中提出“教師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依托教材,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將校園、家庭、社會都當作課堂,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英語,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開放教學要打破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如在學習完問路句型后,讓學生以到達游樂園為目標將學生分成若誰干個小組,發給學生預先準備的地圖,要求他們走不同的線路,比一比先到達游樂園。學生分頭行動,通過不同方法,完成了這一任務。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鞏固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還提高了他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三、建立開放式的評價機制,深化主體體驗。
評價的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促進學生發展。新課程標準強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教師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開放式評價體系。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家長評價對學生發展的激勵因素。
1.學生自評。自我評價是自主性學習成功的心理體驗,教師要提供學生參與自我評價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動手、動腦設計能反應自己學習情況的反饋表,自己命名;可以讓學生自己批改作業,自己找話題訓練口語交際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教學的英語資料,參加各種英語競賽活動等,這樣,學生自己去記錄、去評價,找到自己的不足,不僅能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而且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品味到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比如在學完了問候語“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后,布置學生自己回家后,利用以前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來創編一個小對話,去演一言,同時用錄音機把所表演的語言錄下來,自己評評看能打什么等第。學生從中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且也滿足了自己的成就感,激起了學習的積極性。
2.家長評價。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的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到評價中來,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讓家長與學校教師密切聯系,來了解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可以通過家長問卷調查、家庭聯系本、家訪等形式定期了解,這樣教師可以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表現,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加完善,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與家長對自己的關心、愛護,促使他們積極向上的自主性的學習。
總之,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努力去構建一個開放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多給學生自由思考、自由表現的時間和空間,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英語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讓英語課堂真正開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