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的“問、議、導、練”教學法,可細分為“靈活導入—目標問題—閱讀自學—議論研討—引導點撥—能力訓練—反饋矯正—布置作業”等幾個小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會依據每節教材的內容不同和學生特點對教學環節進行必要的增、刪、并、調等,或側重于一個或幾個小環節,或個別環節交叉進行教學,但必須體現“三為主”原則,增加學生的活動,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創新素質,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1.質疑探究
1.1課題質疑。
課題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課題質疑,能夠綱舉目張。因此,在教學一篇課文時,我們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從課題入手質疑,如教《一夜的工作》一課,教師在導入新課后,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舉手接二連三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講誰一夜的工作?”“他是怎樣工作的?”……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自由、充分地讀書,從書中找答案,從關鍵處引思。
1.2關鍵處質疑。
課文內容的關鍵處,是理解課文的鑰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所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抓住內容的關鍵處引導質疑,這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能引導學生抓住這些延伸點,質疑問難,必將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有效引導
閱讀的訓練,實際上是理解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綜合訓練,學生具備了自己讀書的能力,便能獨立閱讀有關書籍,以較快的速度較準確地獲取所需的知識。在讀課文時,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由回答。如通過反復朗讀,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或了解到什么,懂得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了解到的?這些問題答案不是唯一的,可從多方面、多角度回答。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展示了自己朗讀的收獲,同時,也讓老師了解了他們的閱讀能力。
3.合作交流
小組討論是一種合作學習,是在學生個體無法獨立完成或不能很好完成時,通過集體來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討論的問題要能引起每個學生的思考,有討論的價值,要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獨特的見解。通過實踐及與備課組教師商討,我們認為應抓住以下幾點討論。
3.1抓住課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例如《苦柚》一課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憑著你這顆善良的心,誠實的心,苦柚子也會變成甜的。”我們就以“苦柚到底是苦還是甜”作為論題展開討論。學生通過探究辯論,達成了共識。小姑娘的誠實打動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可伯父的心卻是甜的。這樣的問題設計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讓他們有所思、有所感,并有所言。
3.2抓住課文中能產生分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
如教完《草船借箭》一文后,教師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那“箭”明明是曹操被諸葛亮“騙”來的,為什么題目卻用“借”?一石激起千層浪,眾說紛紜,有的說,用“騙”不好聽;有的說,用“借”能點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的說有借就有還,那些箭后來諸葛亮不是都還給曹操了嗎?所以用“借”好。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廣開思路,培養了思維的全面性和概括性。
3.3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展開討論。
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讓學生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我們讓學生在小組內探討“課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什么草船借箭能夠成功?”這些問題涉及全文重、難點,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通過群體的智慧,學生們總結出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4于“無疑”處求“疑”,引發學生討論。
在學習《找駱駝》一文時,當讀到最后兩個自然段時,學生對老人找尋走失駱駝的方法很清楚了。此時,可引導學生再次生疑:“走失的駱駝有那么多特征,為什么必須順著它的腳印去找呢?”以此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老人了解到的三個特征,分別用三種方法去找,看一看結果如何?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只有順著腳印去找,才能找到駱駝。他們對老人的聰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4.當堂訓練
練習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它起著監控、鞏固、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課題小組在教學中嘗試把握課堂教學契機,設計一些創造性、探究性練習,將學生從機械重復、應試色彩濃厚的傳統練習中解放出來,讓課堂練習變得生動有趣,緊扣并服務于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從而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4.1啟發想象型練習設計。
這類練習設計,旨在豐富學生生活體驗,培育探索精神,提升綜合素養。通過對課文精彩片斷的仿寫和拓展,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4.2多詞說話寫話型練習設計。
這類練習設計可分為兩種:一種,與課文學習緊密相關。在初讀課文后,教師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借助這些詞語概括課文大意,教學生學會把長課文讀短,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或者是在學完課文后,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回顧課文大意,起到復習總結的作用。另一種,就是習作練習。給出幾個詞語,讓學生自由編寫一段話。這樣的寫話練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
“問、議、導、練”這一教學方法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課內閱讀學習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習得了一定的方法,語文素養不斷提高,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還能寫出簡短的讀書筆記,這對學生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課堂上,學生求知欲旺盛,能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在民主、互助、合作、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同學們增進了感情交流,培養了團結協作精神。現在的課堂已經呈現出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探索、主動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創成功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