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 馬克筆繪畫是一種既清潔又快速、有效的表現手段。雖然我們引入馬克筆僅十多年,但是在美術界,特別是設計界如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服裝設計及園林設計等領域廣泛使用。
關鍵詞: 馬克筆快速表現技法發展動態框架結構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馬克筆對于忙碌的設計師來說是一種理想的渲染工具。對不同質感的物體表現起來有獨特的技法,既形象又快捷。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馬克筆在對不同質感的物體是如何來表達的,如何使用可以使不同質感的物體表現得更真實,更快捷。
二、馬克筆近年來發展動態
從1959年至今,馬克筆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大眾化的表現工具,將它用于各類紙張上可產生多種效果,而且可以和其他顏色混合使用,易于掌握,特別受到建筑院系廣大學生的歡迎,被人們戲稱為“懶人的工具”,同時馬克筆還能創造出異于鋼筆或鉛筆草圖的獨特表現力。
三、框架結構
通過運用系統方法及實踐中得到的結論分析方法的結合,總結出對于不同質感的物體馬克筆是如何來表現的,并得出結論。
1.馬克筆繪畫的使用工具
馬克筆有油性、水性之分。大部分馬克筆都使用防水溶劑墨水,即油性馬克筆。水性馬克筆一般筆頭比油性筆略窄,筆中墨水飽滿,多數為透明。一般水為溶劑,上色時紙吃色很厲害。
馬克筆的彩度經常取決于紙的吸水性能,表現效果隨著紙張的不同而產生很大的變化。使用不同的紙材,可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所以最為設計師所重視。
常選用的圖紙如下:復印紙、12開素描速寫本、8開水彩速寫本、卡紙、有色紙、硫酸紙。
2.馬克筆部圖要點
物象與物象之間既有阻斷又反復規律地跳躍出現,必然時產生節律。布局中的中心漂移就是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的構圖重心不斷漂移擺動,景物與景物似連非連,似斷非斷,斷中還連,若明若暗,絕非一目了然。
3.馬克筆的作畫類型
從作畫結束的時間和最終表現的結果來看,馬克筆的景觀效果圖分為快圖和慢圖。
快圖是一種最適合馬克筆的表現形式,我們往往在甲方非正式方案交流中出示此類型圖片,因為非正式的效果圖更利于與甲方輕松的交流,交換意見,甚至可以直接在圖上修改。
慢圖(細圖)與快圖相反,它是一個最終的成果表現圖,強調畫面的構圖層次、光影、質感、尺度和細部等充分表達,所耗時間較長,圖幅也較大。
輔色為主的圖以馬克筆大色調為主體,以鉛筆或鋼筆等輔助工具勾勒的表現形體。它的色彩充分,主要用馬克筆本身來體現色調的明暗、虛實、冷暖,而線條只起補充作用。它簡潔、明快、輕松、透明,有水彩畫的感覺。
馬克筆一般常與鋼筆線描相結合,分為水溶性和油性兩種。油性馬克筆比較流暢,它溶于甲苯或松香水,所以可用來潤色,顏料干時可注入松香水再用;水性筆用干時可注入酒精。這種以線為主要類型的馬克筆效果圖,有利于畫者控制作畫進程。
4.馬克筆作畫的基本步驟
基本步驟是:交代環境特質,選定一個視點,補充人物、車輛、室外燈具、家具的安置。該階段還是以放為主,所有東西都是示意性的,可以在拷貝紙上進行,以便于描摹推敲。
以步驟一確定試點和視角,根據制圖原理畫出透視效果底稿圖,然后手繪添加細部配景,并拷貝到成品紙上。
在完成的線圖上以先主體后配景、先淺后深、先粗后細的原則進行,在總體色調層次上有統籌安排。此步驟要求畫者大膽上色,尤其物體的轉折對比要比實際需求過一些,因為馬克筆畫待干透后色彩明度往往會變淡。
此步驟要求畫者有很好的耐心和技巧,一般以收集圖片為基礎,再在畫面上安排潤色。握筆應放松,運筆快速,用力均勻,除特殊需要外,不要在某處停留過久,以免色水滲出過多而出現污漬。
5.不同質感的物體的表現技法
用馬克筆表現的景觀世界中,通常樹是最重要的表現元素之一。
樹大致可以分為喬木和灌木,在繪畫中又可分為前景樹、中景樹和遠景樹。
近景樹一般調子比較深,基本是剪影形式,葉叢中一定要有所透,否則剪影會很死板,最后以黑色線示意性表達樹梢和樹葉。樹干的表面質感要有所體現,樹冠在樹干上的落影也要適當表達。
中景的樹也是以體現姿態為主,不要過于在意體積表達,要注意樹的幾大葉簇的關系,輪廓部分要重點加一筆觸,有虛實變。
遠景的樹一般是成片地畫,不用一株一株地表達,盡量減弱對比,虛化主題,以拉遠前后的距離。
呈犁狀的灌木應強調其體積感,快速的鋼筆線交代其葉簇的關系,局部用淡黃色表現,變化色調體現光感。灌木也會以近景表現,強調明暗關系。
通常深淺兩種馬克筆順勢排筆觸,一方面表現地形的起伏關系,另一方面橫向筆觸可適當反映樹木對地面落影,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水面也是在園林中很重要的景觀元素,靜水、浪水、流動水等形式各異。在大面積的靜水鳥瞰圖中,先以馬克筆畫倒影,遵循近深遠淺的原則,最后用彩鉛或針管筆橫向用筆示意性地表示為浪或波紋。
大理石畫法先薄涂一層底色,再以條狀筆觸加入第二種顏色。不必均勻、平滑,因為深淺不一的效果是大理石花紋的一部分。有時我會灑幾滴淺色的水色來達到浸潤效果。必要時,可在表面的紋理上輕涂,控制花紋和顏色走向。
對于兩種顏色鑲嵌的磚的表現時,不必細摳每塊磚縫,近處用示意性的表現即可,否則會顯得死板。
馬克筆很容易表現出石頭的效果,要注意將它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距離適當地拉大,近景的石塊還要表現一定的表面質感,如石材紋理、裂痕、小的空隙、頑石上的青苔等。
天空在圖中要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比例,不要把天空看做建筑物后面的透空部分。天空是用來設計補充建筑物效果的,但不能喧賓奪主。要盡量把天空看做拼圖玩具中的一塊,而非空檔。
玻璃由于它的屬性是透明的,對不同的光照呈現不同的特征。室內黑暗時,玻璃就像鏡面一樣反射光線;室內明亮時,玻璃就變得透明。我們在作畫時,反射面和透明面相結合,就會使畫面更具有活力。
金屬具有高光和潔度的特性,可以反射周圍環境,并加有固有色。鉻用偏冷的淡藍色表達,黃銅用黃褐色,銅則用桃褐色表達,剖光金屬因為有很強的反光,所以要用很強的高對比度,要暗色更暗,亮色更亮,將常伴隨調子的突變,但邊緣部分要很柔和。
光滑面和不光滑面有兩個重要的區別。第一,光滑面能反射周圍環境,從微弱到清晰隨拋光程度變化。第二,光滑面上有更高的對比度(明暗變化)。不光滑的面使光線發散,因此個總調子混在一起,變化更均勻、遲緩。
在園林美術中人物畫雖然不是重點,但人物在園林畫中可顯示出空間的尺度,暗示建筑的功能及烘托畫面的氣氛,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要畫好人物首先要對人體的形體結構、動態規律等有所了解和掌握。
屋頂瓦片有不同的固有色,常見的有暗紅色系與青色灰色系等,多以上排底端扣蓋下排頂端規整鋪設。因此在繪制時,應注意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為保持整體性,可先鋪制或冷或暖的固有色,在透視圖中距離試點較近之處因受光而偏暖偏淡,局部可產生高光;距離視點較遠、接近屋脊之處偏冷偏重。近處可刻畫瓦片之間的蓋疊方式,逐漸向遠處虛化淡出。
繪制車輛首先要用筆勾勒出車輛的外形,勾線時要注意透視,再用汽車固有的顏色上色,注意留白和用筆的方向與粗細,然后用深一號的顏色畫車的暗面,用淺灰色表現汽車的玻璃。
木材分為原木和板材兩種。手繪作圖時應注意畫出原木表皮的粗糙感。板材就是經過加工和處理過的木材,手繪表現時應注意木制的原色,并注意描繪它的厚度、裂紋和木紋等,常用馬克筆和彩鉛相結合的手法來表達。
四、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表現工具的不斷發展,馬克筆已經逐漸被建筑及相關專業的設計師采用,目前許多新的馬克筆品種已經出現。所有這些無疑都為馬克筆建筑表現圖的繪制提供了廣闊的表現舞臺與嶄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張舉毅.建筑畫[M].第二版,湖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色,2004,29.
[2]夏克梁.建筑畫——馬克筆的表現[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8—9.
[3]葉理.實用園林造景表現技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5.
[4]許祥華.快速手繪表現圖[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