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敬
同一天,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與中廣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分別與律師、司法界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要幫自己的會員公益維權。“維權”這兩個字是我每次采訪協會領導們,他們必定掛在嘴邊的詞,都說演員風光無限,似乎很強勢,但卻總有那么多人在倒苦水,當天發布會上,王剛表現得很憤慨,他說出了事情別管誰的對錯就先把演員罵一頓,似乎拿了錢就要背負起被罵的義務,如果你解釋,只不過是給他們提供炒作的機會而已,演員的權益被侵犯了,誰在乎?
近期憑借《后宮 ·甄嬛傳》火爆熒屏的孫儷,竟成為一場維權官司的主角。2010年2月26日,孫儷經紀公司與某食品公司簽訂廣告合同,約定孫儷擔任該品牌烘焙烘烤類產品廣告形象代言人,代言期限自2010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止,廣告代言費300萬元。兩年時間內,孫儷依約履行代言服務,但在履約過程中,該公司卻屢次發生欠款或違約使用孫儷肖像的嚴重違約行為。對方至今仍惡意拖欠廣告代言費60萬元,經多次催要無果,故訴至法院,一方面請求判決解除雙方簽訂的廣告合同,另一方面要求支付原告代言服務費、違約金等共計895000元。而公司給出的說法是,拖欠代言費事出有因,雙方簽訂的代言合同中規定的諸如拍攝電視廣告片、參加企業舉行的活動促銷等,孫儷方面尚未履行。這又將是一場口水戰。
前段時間看《心術》講到遺體捐贈,在新加坡每個人生下來就是遺體捐贈者,如果你不想捐贈就要簽署一份協議書,簽署協議書的同時也放棄了被捐贈的權利。權利與義務從來都是對等的,只不過我們總是把這當成一句口號,“維權”的時候雷聲大、雨點小,在要盡義務的時候更是連“雨點”都沒有了。我們總在譴責盜版、剽竊、抄襲,但有幾個人沒有看過盜版?剽竊與抄襲不也都是行業內人干的嗎?當你想要維權時,是否想到了自己該盡的義務?我們很開心行業越來越重視“權益”,也很開心看到他們在積極與司法界溝通,共同保護自身的權益,但是希望這次不要再是“雷聲大、雨點小”,也希望能維多少權,就盡多少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