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正敏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語言的基礎材料。詞匯積累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環節。離開詞匯,語言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果詞匯貧乏,詞義記憶模糊,就會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礙。因此,在任何時候學習語言都應注意積累詞匯,擴展詞匯。可是多年來,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攔路虎”恐怕還是詞匯的記憶。在詞匯的記憶過程中出現一些方法的失誤,如一些教師為了那些寫錯的單詞,命學生抄十遍、幾十遍,甚至上百遍。這種罰抄只能使學生心中充滿怨恨情緒,久而久之,開始討厭學英語,討厭英語教師。還有一些學生在記憶單詞時只是一個個字母的機械反復,不注意字母與發音的關系,也易造成學生記單詞的低效率。學生學得枯燥乏味,興趣全無,難形成詞匯積累,從而影響語言交際。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后認為:除要苦下工夫,做到多聽、多讀、多看、多寫外,還須掌握一些記憶技巧,依據識記規律,幫助學生分析、歸納詞匯的構成規律,多比較,多聯想,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拼讀結合記憶
記憶單詞不能像記電話號碼一樣,機械地重復,有的學生記了忘,忘了再記,記了又忘。這種易忘的記憶與學生脫離單詞本身的發音有很大的關系。在詞匯記憶中,必須將詞匯的拼寫與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相聯系。如記憶empty這個詞時,可這樣記憶e/e/-m/m/-p/p/-y/i,學生知道輔音字母的發音與其字母相似,很容易記住。記憶blouse時,重點講ou這個字母組合發/au/音,這樣記憶的單詞,才記得牢、記得久。
另外,在記憶單詞時,還須注意抓住主要矛盾,不必將全部音標記上,如certainly,這個單詞初學者往往記不住,其實重點只需記住兩個地方,一個是er發/з:/,另外兩個字母ai未發音,這樣就很快地記住了。
二、構詞規律記憶
構詞規律是指通過一個單詞或詞根來記住其他單詞,它能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單詞。常用的詞法如下。
1.詞綴法。這種方法是將詞綴(分前綴和后綴)加在詞根上,構成新單詞。如在一些動詞后加后綴er,可以構成新的名詞,如teach-teacher,work-worker,sing-singer等。再如在一些形容詞或名詞前加前綴-un,表示相反的意思,如able-unable,truth-untruth。
2.合成法。它是指兩個詞構成一個合成詞,合成詞的意思可以從兩個詞加以推導。如bed(床)+room(房間)=bedroom(臥室);after(在……之后)+noon(中午)=afternoon(下午)。用這種方法記憶單詞易理解,難忘。
三、比較記憶
比較,心理學認為是一種讓學生在思想里將事物或現象之間的個別部分或個別物征加以對比,以確定被比較對象的共同點和區別點及其他關系的思維過程。
在詞匯記憶中,注意音、形、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分析其特點,察同求異,將孤立的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認清易混點、易錯點,從而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它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形近、音近比較。如sheep-ship,seat-sit,they-them。
2.同音比較。如know-no,their-there。
3.同形異義比較。如excuse①n,借口,②v.原諒。
4.同義詞比較。如beautiful-pretty-good。
5.反義詞比較。如empty-full,old-young。
四、聯想記憶
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一件事物在心中越與其他眾多的事物聯想就越能記住,長期保留在心中。”著名的巴甫洛夫也認為:記憶要依靠聯想,聯想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舊知識積累越多,新知識涉獵越廣,就越容易產生聯想,就越容易理解和記憶新知識。
按照詞匯間的不同關系,聯想可分為接近聯想、對比聯想和關系聯想。
1.接近聯想。心理學認為,在空間和時間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聯想,如father-mother-son-daughter,winter-snow-skate等,一邊記憶單詞,一邊在頭腦中展現相應的畫面,激發學習情趣。
2.對比聯想。指某一事物引起和其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的回憶,如come-go,buy-sell等。英語中有豐富的反義詞,通過對比聯想,從而更加準確地掌握詞匯,形成多層次的詞匯積累。
3.關系聯想。利用事物的因果關系,種屬于關系等線索進行聯想記憶。因果聯想如:rain-umbrella,hen-egg-cake;種屬關系聯想如:fruit-banana-pear.
總之,記憶單詞的方法很多,要不斷發散思維,不拘一格,多想辦法。這不僅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而且是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一種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