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敬
自律與維權是每個行業協會都積極追求的目標。最近幾年影視行業發展異常迅速,伴隨著速度也產生了很多問題,沒有嚴謹的行業規則,也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所以影視糾紛時常發生。每個個人或者團體都有自身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演員被欠薪,編劇署名權被剝奪,影視作品被盜版傷害……但中國人的傳統心理往往是不想打官司,所以在權益受到侵犯時,很多人選擇了沉默。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維權”必定會被提上日程,不過維權并不等于開戰,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以下簡稱“北京視協”)、北京影視藝術學會、北京市律師協會、北京仲裁委員會調解中心共同組成“首都影視法律服務中心”(簡稱“中心”),就是在不“開戰”的前提下幫助會員維權,“北京視協”秘書長張連生向我們詳細講述了“中心”成立前后的故事。
公益維權遭遇困難
據張連生秘書長稱,最近幾年影視“維權”是大家關心的焦點,但是很多時候大家都在說,缺少實際行動,但影視糾紛卻日漸增長。截止到2011年底,北京的影視合同糾紛案件數目達到了124件,總額高達8.28億,相比2010年數量增長了27%,總額增長71%。北京視協已經成立了30余年,致力于服務北京影視行業,自然也在考慮如何幫助會員進行維權。
張連生說:“真正把維權提上日程是因為去年我們組織了一個編劇論壇,在活動上,很多編劇都提到了知識產權應該得到保護,于是我們開始跟一些法律界的人士接觸,但說實話剛開始進行很困難,司法界的人知道,律師大多是合伙人制,市場化機制很強,不同機制和體制的差異要達成共識確有困難,這里面自有一番曲折的故事。事實上,維權這件事,很多人在想,但大都不愿意碰,這是一個會給自己找麻煩的活。但是,如果可以破解維權難題的話,我們為影視工作者做出點犧牲,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值得!”
據張連生秘書長稱,成立“中心”的一個契機是律師協會想要出一本關于影視合同范本的書,找到他們,于是雙方經過多次協商,最終有了這個“中心”組織,“去年5月份以來,北京視協數月開展調研,與法律界專家反復論證,和律師組織多次溝通,最終達成共識。在今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日之際,我們推出了影視維權中心組織,其中包括‘商事調解仲裁調解、影視糾紛人民調解、專家咨詢、影視版權登記等服務,針對會員在影視創作、攝制、發行、傳播等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咨詢、合同風險提示,舉辦法律講座,答疑解惑等”。
獨具中國特色的人民調解
全國首家影視行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說是中國特色。協會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包含影視界、法律界有關專家學者及知名律師,還吸納了熱心公益事業的相關人士。調解活動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針對知識產權范疇和影視生產中發生的糾紛,提供公益性調解服務,調解結果取得司法備案后具有法律效力。再有,北京視協與北京仲裁委員會合作創建了全國首家“影視行業爭議法律服務平臺”,為會員提供商事調解及仲裁服務,化解影視行業內發生的爭議。我國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裁決可在世界140多個國家得到承認和執行,具有很強的權威性。今年3月以來,協會已經通過“試驗田”的方法,提供示范性維權服務。與一些會員單位簽約公益性版權服務的有電影《火紅的杜鵑花》,30集電視劇《掌門媳婦》,35集長篇電視劇《手相》,12集電視專題片《成長的秘密》,樂視網影視作品等。
“首都影視法律服務中心”簡介
中心所屬“首都影視專家律師團、影視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商事調解仲裁服務委員會”,對會員在創作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糾紛,提供“平糾紛、創和諧”的影視專業法律指導、影視行業人民調解和商事調解仲裁服務。
影視專家律師團
首都影視專家律師團,匯集了以北京為主,全國各省市上百名影視專家律師,為影視工作者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服務,解決會員在影視創作、攝制、發行、傳播等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按照會員的需求,提供各方面包括業務指導、法律講座、法律咨詢、合同風險提示、答疑解惑等服務。
影視人民調解
影視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全國首家調解影視行業爭議的公益性的法律服務組織。由影視藝術界、法律界的有關專家學者及知名律師為影視會員給予公益性扶持。調解程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在雙方當事人自主、自愿的基礎上經過平等協商,在調委會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以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商事調解仲裁
商事調解及仲裁為影視工作者提供解決影視爭議的高效率的法律服務,具有自愿、靈活、保密、專業、權威等特點。商事調解和仲裁達成的調解書或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仲裁結果在世界140多個國家得到承認與執行,具有很強的權威性。
行業內聲音王宛平(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編劇)
“編劇過去一般都是散兵游勇,也不敢維權,怕得罪投資方。如果我們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能夠出面幫助解決一些爭議的話,效果可能會大一些。制片方也會重視。我希望協會法律服務中心能夠有專業的人士界定劇本的達標要求。我的同學曾經維權打官司,我去法院給她作證,認定她的劇本達到了標準,她順利地取勝,保障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希望維權中心也有這樣一個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常設顧問團?!?/p>
鄭曉龍(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導演)
“我覺得北京視協維權服務中心要重在保護創作者的知識產權,保護創作者的利益,保護原創性?,F在很多影視作品缺少原創性。我的作品出來后,跟風現象比較嚴重。如果是簡單的跟風也就罷了,大量的抄襲讓人無法忍受。至于取證,要靠律師去做這些事。這些剽竊的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北京視協維權中心做到上述這點,就是在鼓勵原創。電視人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做好片子。維權中心應在剽竊之前就取證,讓剽竊的東西根本出不了籠,這才能有效地保護原創。”
翟俊杰(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顧問、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
“北京視協以維權中心的組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創作者的后顧之憂。創作者首先要做的不是維權,而是要自律,尊重別人的勞動,提高法律意識,不做違背法律的事情。在創作上的侵權事件日漸增多應該說是人們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的結果。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還是希望通過調解的途徑,諒解對方,最終達成和解?;蛟S這個想法十分天真,但還是希望大家以友好相互尊重的態度解決問題,如果調解不成,再付諸法律?!?/p>
李立功(小馬奔騰副總經理、制片人)
“中國的民營影視企業能夠走到今天,發展過程是很艱難的,面對電視臺,民營影視企業沒有話語權,是弱勢群體。某些電視臺欠影視企業的賬,有些企業就是這樣被活活拖死的。我們沒有看到有民營企業敢去告電視臺的。為什么不敢告?因為地位的不平等和交易的不平等,如果你告了,以后怎么在圈里混?這種潛在的風險導致影視公司不敢去維權。所以北京視協建立維權中心組織是件很好的事情。以往我們遇到這些問題時,是通過找中間人、托關系,私下里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一個協會能夠挑頭做這件事情,從政府和市場的層面都能夠介入,去調和,把不便于上法庭解決的事情,用民間方式解決,這樣解決的效果會比較好。我們現在缺乏的就是一個行業的行規,能夠來規范很多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