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翊斌 李芳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和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以創意為導向的消費日趨發達。藝術創意產業作為創意產業的子范疇,在湖南的經濟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經濟價值。通過對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的現狀進行研究,并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對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發展作相應的探索,試圖依托湖南經濟迅猛增長的形勢尋求發展藝術創意產業的有效途徑,從而實現藝術創意產業與經濟的互惠與雙贏。
關鍵詞:創意產業;藝術創意產業;經濟發展
創意產業的興起是后工業化社會中的一個新生事物,它創造價值的巨大能力引起了全球經濟對文化生產力的無限關注。創意產業既為城市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新的動力,也給知識經濟時代的城市功能轉型創造了契機。它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內容,是新經濟的重要表現形式。
1 藝術創意產業的概念闡述
1.1 創意產業的內涵
創意產業理論的先驅是美籍奧地利著名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早在1912年他就明確指出: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是資本和勞動力,而是創新,創新的關鍵就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使用。
英國布萊爾政府首先提出“創意產業”,強調創意和文化積累對拉動經濟的巨大作用。中國學者厲無畏在《創意產業導論》中認為,“創意產業內涵的關鍵是強調創意和創新,從廣義上講,凡是由創意推動的產業均屬于創意產業,通常我們把以創意為核心增長要素的產業或缺少創意就無法生存的相關產業稱為創意產業”。
經濟學家也對創意產業進行研究,認為創意產業提供了更為寬泛的領域,開闊了文化的、藝術的或娛樂的產品和服務。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理查德·E.凱夫斯在《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中從文化經濟學角度對創意產業進行定義:“創意產業是那些提供具有廣義文化的、藝術或僅僅是娛樂附加值相聯系的商品與服務的產業。”
1.2 藝術創意產業釋義
藝術創意產業的定義強調創意和藝術在藝術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創意產業是“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3] 藝術創意產業是創意產業的子范疇,是創意產業中以藝術內容為主要產品和服務的部分。
藝術創意產業所包含的廣告、建筑、藝術和文物、工藝品、時裝設計、電影、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電視廣播、游戲與網絡游戲、以及動漫、FLASH、短信、手機視頻等無不強烈地依憑新的創意,新的設計。藝術創意產業以創意為核心,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文化、經濟和技術融合的產物,更強調藝術產品以智力投入、創意的形式融入生產過程之中,獲得超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物化形態的體驗附加值、審美附加值、知識附加值、科技附加值等文化附加值。
2 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的經濟價值
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藝術創意產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之一,而不僅僅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解決城市產業轉軌、樹立城市品牌形象,提供就業崗位以及保護傳統文化等方面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2.1 藝術創意產業成為湖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近幾年來,長沙文化界通過大膽改革與創新,以組建產業集團為契機,基本形成了大型文化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跟進的格局。以湖南出版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日報報業集團、長沙晚報報業集團、瀟湘電影集團、長沙廣播電視集團和三辰卡通集團等為龍頭的一批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對全市文化產業帶動作用明顯。
2011年,文化和創意產業增加值達1000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20.8%,占全省GDP的比重為5.2%。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意見》,要求加快我省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要在“十二五”期間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15年增加值占GDP比重6%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10%以上。第一季度,工業經濟中工藝美術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較快,文化產業與電子商務,餐飲、服裝設計、裝潢設計、工藝美術品制造、旅游、體育、教育等產業高度相關,相互融合,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化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拓展。由此可見,藝術創意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也會進一步提升。
2.2 藝術創意產業對湖南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
近幾年來,藝術創意產業各環節全面發展。湖南電視、出版、動漫等產業持續發展,不僅是湖南文化產業競爭力的知名品牌,而且成為推動湖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長點。
湖南廣電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產業飛速發展,經營收入繼續保持在所有省級廣電中位居第一。湖南出版逐步壯大,湖南投資控股集團居全國出版集團第二位,中南傳媒躋身中國最大企業集團500強。我省動漫產業總產值達到46.55億元,排名全國第三。目前全省收入過億元企業達110個,利潤過千萬元的企業達235個,上市文化企業達4家,電廣傳媒、出版集團、中南傳媒、拓維信息進入全國文化企業30強,湖南日報進入全國省級黨報第一方陣。
在藝術創意產業園方面的發展方興未艾。位于岳麓山大學城核心地段的錦繡瀟湘文化創意產業園是湖南首個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區,該創意園致力于打造成省內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展示和交易的平臺。長沙市另一座現代化創意園雨花創意產業園不斷壯大,已有近200家文化公司入園,年產值3億元。
3 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探索
近年來,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在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深刻反思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出路,對于促進湖南藝術創意產業又快又好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1 湖南藝術創意產業存在的問題
第一,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發展總量過低,多種原因制約了消費需求的釋放。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展相對發達國家和地區來說有些滯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對藝術創意產業性質認識不到位。時至今日,藝術、創意作為產業還未扎根,在一些相關管理部門及企業的主要經營者頭腦中,沒有形成藝術創意產業的觀念,過于強調藝術的事業屬性,忽視了藝術的產業屬性。
第二,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科技含量不足,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國內外有影響的創意產業都在不斷通過其產品及服務的科技含量來開發、轉變和引導市場消費熱點,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與國外相比,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的科技投入、產品的科技含量還很低,從而大大降低了產業自身的影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藝術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第三,就政府層面而言,缺乏對本地創意產業整體發展的合理規劃和政策環境設計,而且法律保障力度不強。政府關注的角度大多數局限于“硬件”方面,但是關于那些能夠對創意產業未來發展起決定性作用,耗時長、見效慢的“軟件”方面的建設,如人文環境、人才培養、教育觀念轉變、品牌塑造等等,任重而道遠。此外,藝術創意產業高潮的興起與理論研究的落后形成落差,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機制落后于發展現實需要的狀況日益突出。
3.2 以經濟發展為導向的湖南藝術創意產業探索
經濟增長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創意產業產生影響,并確立創意產業在產業結構和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增長、閑暇時間的增加和城市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等都會引起消費結構的加速轉變,尤其是無形文化產品的消費支出在整個居民消費支出中的比重將呈穩步上升的態勢,進而對消費型創意產品產生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產品生產過程不斷追求創新和產品異質化競爭促進了創意產業的發展,通過注入一種帶有地域色彩和歷史追溯性的文化內涵,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使產品獲得難以模仿的壟斷競爭優勢。[6]
湖南作為引領現代消費潮流的先驅,是消費比較活躍的地域,無疑為藝術創意產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極佳的市場條件,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淵源,同步實現文化的經濟化與經濟的文化化過程,又會給創建城市的個性化品牌與促進湖南經濟發展提供持久的基礎與動力。
首先,推動文化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湖南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化藝術創意產業布局。鮮明的湖南地域特色和不錯的產業基礎給湖南的藝術創意產業構建了一個極好的發展基礎,因此,在湖南推進藝術和科技的結合, 促進藝術創意產業向高端化、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方面大有可為。并且可以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培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等新興文化載體,大力發展數字媒體、數字出版、框架媒體、手機電視、手機購物、手機動漫、網絡游戲等新興業態,建設藝術創意產業技術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從而推動產業、資金、技術向藝術創意產業園區集聚。
其次,以優化投資環境為保障,以人才為支撐,積極引導民資、引進外資興辦創意產業。與單純依賴技術進步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同,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展狀況還取決于創意階層和富有創造力的杰出人才的積累規模。在藝術創意產業發展中人才的重要性尤為突出,甚至成為區域藝術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成為創新源。政府部門應該建立和完善創意人才培養、招攬、引進和使用機制,為藝術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同時,加大藝術創意產業的招商力度,引導和鼓勵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進入文化領域,推動非公有制企業與國有文化單位的合作;并及時發布產業政策、發展規劃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幫助企業了解技術、人才、市場、資源、資金等狀況,科學引導投資方向,最終促進湖南藝術創意產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4 結語
經濟增長一直被視為要素投入的函數,知識經濟時代,能夠對經濟增長起主導作用的投入要素已經從資源轉變為知識,即人類的創新思維。雖然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展時間遠短于其他產業,但是其對經濟的貢獻作用卻不容小視。
中共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省委省政府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強省”戰略思想指導,在這種形勢下無疑給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后盾力量。因此,我們應該從湖南藝術創意產業的現狀入手,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注重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支持保護藝術創意產業經濟的發展,使其朝著具有活力、具有競爭力、具有湖湘文化底蘊的特色產業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1] 厲無畏.創意產業導論[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2] [美]理查德·E.凱夫斯.創意產業經濟學:藝術的商業之道 [M].孫緋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3] [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劉大基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社會出版社,1986
[4] [德]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M].王才勇譯.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
[5] 數據來源:湖南統計信息網.http://www.hntj.gov.cn/,2012
[6] 阮毅娟.試論創意產業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福建:廈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