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
摘要: 高中政治課程的改革和新教材的實施,使得高中政治教學有了不同以往的特點。因此,如何進行高中政治教學?如何讓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轉為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結合實踐,不斷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學研究性學習途徑原則
和被動式學習不同,研究性學習是需要學生通過主動發現和收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和思考、判斷,使思維能力得以提高的一種創新性強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的特點在于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能力,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行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
1.高中政治學科的內容適合進行研究性學習。
高中政治學科的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教學內容也不是死板和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和社會保持一致的。這種特點正符合研究性學習的要求,使得學生在學習高中政治時,選擇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2.高中政治學科的內容更具思考性,適合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新的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不再是過去的呆板式教學,而要啟發學生針對某種現象和問題進行思考,比如中國加入WTO的處境變化,改革攻堅階段的種種矛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目前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聯系實際進行解答。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又和政治課本聯系得緊密,學生需要從課本中尋找理論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種滲透式的學習方法正是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能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的熱情。
3.高中政治學科在培養目標上和研究性學習一致。
高中政治課提倡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而學生在學習中必須拋棄單打獨斗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方式,采取科學的態度。而這種研究式學習方法又正是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要求。二者的統一使得在政治課上進行研究性學習可以提升學生探究社會現象的能力。
二、政治課堂教學滲透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1.通過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研究問題進行學習,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如何提出問題卻是一個難題,許多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是太大就是覺得沒有什么問題可提。而政治課教學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現在的高中政治課本,內容剪裁得當,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從微觀上看,都可以找到和實際社會生活的結合點。因此,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材,從教材中得到啟發,針對社會現象提出問題。比如國家鼓勵消費和倡導節約是否矛盾等,這些問題的提出,都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
2.高中政治教學實行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高中政治課教學不是呆板的,而是一個變化的動態過程。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和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師則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相互討論,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對教材進行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政治學科與時代的變化聯系緊密,但教材不可能隨時更改,因此,當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教材的內容可能會相對落后。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課教學時,要鼓勵學生掙脫課本的束縛,用活生生的社會現實來驗證教材的不正確性。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精神,改變學生死啃書本的學習方法,而且這種批判精神容易激發學生思考現實的興趣,促使學生不斷從書本和現實中尋求答案。
三、政治課堂教學滲透研究性學習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1.學生需求性原則。
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難免有許多概念性的東西需要記憶背誦。這對于學生來說,興趣不大。但對于社會熱點,學生卻常常有興趣去討論。教師應該根據這個特點,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整合、思考,提出能引起討論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找尋解決的方法。這樣,學生就會帶著一種強烈的沖動主動到書本中去尋求理論幫助,從而達到讓他們記憶概念的目的。
2.知識相近性原則。
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時要注意提出的問題和書本知識相近,這樣,才能達到以討論促進學習的目的。如果提出的問題和課本知識過于脫節,討論就容易偏題,讓學生興奮過頭,而且不容易回歸課本學習。
3.教學層次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程度不一樣,理解能力就不一樣,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就存在著困難。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考慮由簡單到復雜的層層推進。第一個層次要和教材的基本知識相符合,不需要展開就能回答;第二個層次通過教材內容的延伸就能使問題獲得解決;第三個層次則要跳出教材,讓學生結合實踐來突破教材的局限。這樣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可以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同時,在評價學生表現時,也要注意層次,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4.教育思想性原則。
在高中政治教學上實行研究性學習,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心理體驗的空間,要讓學生自己體會到理論的正確及對實踐的超前預判作用。這樣,學生才會體會到學習理論的重要性,不再覺得理論學習是可有可無的。同時,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論對于實踐的作用,遠勝于強制性的說教,讓學生自己根據理論去聯系實際,使得他們認識到政治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應付,而是實實在在的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從而自覺地去學習理論。
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是學生發揮自覺性,自主地開展的,學生的自主能力不能被動地展示,而是在自覺的意識中才能成為教學的補充和有力武器。可以說,沒有學生的主動學習,任何先進的教學理念都無法發揮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及先進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才能,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研究性學習方式同過去的政治課學習完全不同,它的優勢在于打破了過去政治課教學中滿堂灌的落后學習方式,給高中政治課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使得高中政治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鄭香蘭,孫作禮.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3,(1).
[2]貴淑英.一個高中政治教師的困惑[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5,(5).
[3]張興斌.論高中政治教學的基本原則[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1998,(3).
[4]周英.淺談新形勢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3).
[5]陳茂續.談高中政治教學的創新精神的培養[J].三明師專學報,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