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德民
摘要: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驅動力,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體驗成功、感受發展的需要,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實現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
關鍵詞: 中職數學教學情感教學法運用方法
一、情感溝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快樂地學習。
1.交流真情實感,構建互動平臺。
多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數學成績差的學生中,多達65%的學生對數學教師不感興趣,與數學教師沒有課后交流甚至有抵觸情緒。其結果令人震驚。看來,與教師友好相處是快樂學習數學的前提。任課教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喜歡自己,打好實施“情感教學”基礎。
第一,注意第一印象,交流經常進行。教師不可板著面孔,急于宣布各種要求,應以平等的觀念、親切的語調、自信的笑臉、寬容的胸襟和廣博的知識來征服學生,將美好的第一印象深深映入學生的腦海。然后經常與學生交流,適當地與學生聊聊時政風云、社會新聞、校園軼事、個人經歷,既是課堂里的德育滲透,又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后談心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與你分享快樂、共擔煩憂。
第二,投其所好,溝通需要共同語言。師生之間面臨著時代不同,年齡差距大,流行元素變更等問題,難免有代溝。但是學生不可能回到教師成長的年代,教師卻能感受到知識經濟、網絡文化的鮮活存在。教師應主動了解學生關心的時尚資訊,看看偶像劇、聽聽流行歌曲、網上沖沖浪……花點時間、留點心思,就有了更多的“談資”,擁有更多的發言權。
第三,面向全體,兼顧個性差異。教師往往會對優等生、后進生特別關照,可憐的“中間層”常常被遺忘。“情感教學法”強調情感互融,把課堂變成大家庭,每一個學生都是教師關注的對象,教師要給每個學生一片陽光。受遺傳、環境等因素影響,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要承認差異,尊重個性,掌握交流藝術,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2.創設學習數學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
(1)聯系實際,模擬生活情境,吸引關注目光。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把問題置于現實場景中,賦予教學內容一定的實際意義。這是“情感教學法”的切入口。教師在操作中可采用掛圖、點擊屏幕、小品表演、課外采風、做游戲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片段一:集合概念的教學。教師以“游戲”帶入課題,讓學生動起來、樂起來。在教室地面上畫出幾個圈,代表不同對象的不同歸屬。在游戲中,學習集合元素的確定性、互異性和無序性。
片段二:解斜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的教學。教師以臺風問題引出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要學“有價值的數學”。并以“泰坦尼克”與冰川相撞事例引出所學知識在航海領域的實際應用。
片段三:復利問題的教學。教師先布置好“把壓歲錢存入銀行”的假期作業,并分發人手一冊的理財賬本,在上課之前由學生進行結算匯報。“先用后學”的方法能使得學生對課本知識有完整的認識。并且開展“金算盤”評比活動,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引用趣味數學、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針對學生喜歡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教師要出其不意地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其他知識,引用趣味數學、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片段一:雙曲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的教學。教師可引出雙曲線在軍事上的應用。如:抗美援朝戰爭中,我炮兵向美軍陣地炮擊不久,敵軍就會把炮彈比較準確地打到我軍陣地,迫使我軍不斷轉移,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嗎?引發學生思考并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
片段二:數列前n項求和公式的教學。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古印度國王褒獎宰相達依爾(國際象棋發明者)”的故事,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故事情節中感受等比數列求和的奇妙,驚嘆達依爾的智慧。
片段三:著名數學家的事跡介紹。采用讓學生上課的辦法。如:班上有同學喜歡集郵,教師鼓勵他廣泛收集資料,請結合自己收藏的郵票,介紹我國曾發行過的郵票上的數學家祖沖之、徐光啟、沈括、華羅庚等及他們對數學發展所作的貢獻,效果良好。
二、實施分層教學,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1.重組教學內容。
中職生的數學基礎很不平衡,成績斷層現象特別嚴重,他們的知識鏈是斷點式的,即便分在同一層次也參差不齊。于是,教師要實行一定意義上的“班內復式教學”,根據大綱要求,重新調整和組合內容,研發校本教材,實施“彈性教材”,滿足多樣化需求。使得教學內容的出現更符合學生的認知邏輯,盡可能做到量適宜、難度適中,要使學生從張口就吃,到伸手可及,再到跳躍能得。著力打造“最近發展區”,幫助學生感受新、舊知識的聯系,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地安排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知識建構。
2.目標分層。
教師要針對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在組織課堂學習形式的時候,可以經常采用“分配小組,集體討論”的方法。教師首先進行學情分析,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學習要求和學習進度上相對保持一致,能使學生產生“小集體歸屬感”,擺脫“總是掉隊”的心理陰影。“情感教學法”要求教師布置階梯作業,不能“全班通吃一鍋菜”,可以引入“自助餐”的概念,讓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任務指標。例如:鞏固題+提高題、任務題+挑戰題等復式習題選擇模式。要貫徹“低起點,小臺階,精講勤練”的原則,幫助學生認清自我,欣賞學習途中的風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實能夠解決問題,看到進步、體會成功,不斷地自我肯定。
三、結合專業,滿足學生獲得發展的需要。
“情感教學法”是數學綜合性學習在職業教學中的運用,把數學的基本運算能力、計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形結合能力、思維能力和簡單實際應用能力等的訓練與專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充分利用專業課的教育資源,優化數學學習環境,加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體現數學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
片段一:音美藝術專業的數學教學。教師利用數學史上“數學本身就被視為一門藝術”的事例,說明數學和藝術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促進關系。如:古時候,琴弦之間長度的比例關系就是依靠數學方法來確定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從研究數學與聲學的實踐中概括出“美是和諧的比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布魯內利希研讀了歐幾里得等許多古希臘數學家的著作,還研究光學,從而利用幾何學和光學去研究透視法,把數學運用于繪畫;達·芬奇創作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正是成功地運用了數學的透視方法和黃金分割法等。
片段二:建筑專業的數學教學。教師可以把拋物線方程與拱形門的設計聯系起來。利用測量面積的具體公式和近似方法,計算和解決專業學科中涉及到的相關問題,可以通過讓學生目測建筑物的高度,將三角知識融入課堂。
片段三:機電專業的數學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專業學習的需要,及時調整教材內容的編排。可以將三角函數里振幅、周期、相位變換等知識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將切割機里常用的切割原則等同三垂線定理等立體幾何的知識聯系起來。
可見,立足于“快樂、成功、發展”的“情感教學法”的實施,能使教學過程成為創造主體(教師、學生)間的交往,從而構建民主、平等、愉悅、和諧的課堂,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以達到職校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實現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
參考文獻:
[1]陳安福.漫談教學的情感性[N].光明日報.
[2]范先友.數學學習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黃岡師專學報,1997.
[3]鄭毓信.數學課程改革2005:審視與展望.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