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娜
摘要: 本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中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腦卒中發生的病例和氣象資料進行回歸分析,得到氣溫、氣壓和相對濕度與腦卒中發病的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檢驗,P值<0.10,達到顯著性水平。腦卒中發病率與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密切相關,氣壓越高、氣溫越低、相對濕度越小,腦卒中發病率越高,反之,發病率越低,據此作者對腦卒中高危人群提出預警及干預的建議方案。
關鍵詞: 腦卒中環境因素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干預措施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目前威脅人類生命的嚴重疾病之一,它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旦得病就很難逆轉。這種疾病的誘發已經被證實與環境因素,包括氣溫、氣壓和濕度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黔西南地區處貴州高原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14.0~19.0℃。本文以黔西南地區腦卒中的發病環境因素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為了進行疾病的風險評估,對腦卒中高危人群能夠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也讓尚未得病的健康人,或者亞健康人了解自己得腦卒中風險程度,進行自我保護。同時,通過數據模型的建立,給控制疾病的發生提供科學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一)資料:根據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黔西南地區衛生局對黔西南地區腦卒中發病病例信息統計以相應時期當地的逐日氣象資料進行分析,包括氣溫、氣壓和相對濕度。
(二)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中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腦卒中發生的病例和氣象資料進行回歸分析,得到氣溫、氣壓和相對濕度與腦卒中發病的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檢驗,P值<0.10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以腦卒中發病平均人數為因變量,平均氣溫、平均氣壓、平均相對濕度三個因素為自變量。對腦卒中與氣象資料SPSS17.0統計分析:
經SPSS17.0統計分析,F統計量為29.477,系統自動檢驗的顯著性P值<0.10,達到顯著性水平,因此腦卒中發病率與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密切相關。而通過表1黔西南地區的腦卒中發病統計數據顯示:該地區1月份氣溫最低、相對濕度低,氣壓最高,腦卒中發病達到高峰。由此得到結論:氣壓越高、氣溫越低、相對濕度越小,腦卒中發病率越高,反之,發病率越低。
三、腦卒中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和預防措施
腦卒中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也是腦血管疾病最嚴重并發癥。具體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等“四高”特點。動脈硬化是其主要原因,病人多為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來二三十歲的患者日益增多,多以腦出血和腦血栓為最終結果,是老年人致死率最高、致殘率最多的一種疾病。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人達200萬。現存腦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我國每年腦中風病人死亡120萬。國內有學者在對臨床資料分析后發現,在門診就診的腦卒中患者中,約40%為復發病例,25%~33%的腦卒中患者將在3~5年內再次發作。其中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飲酒、肥胖、缺少體育鍛煉、腦動脈狹窄、心臟病者易患腦卒中疾病。年齡是腦卒中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腦卒中發病率隨年齡增加,55歲后每10年增加1倍。腦卒中大多數發生于65歲以上,腦卒中發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一)經統計分析不同季節腦卒中的發病率不同,發病率的高峰期在冬季,到春季氣溫有所回升,發病率有所降低,夏季發病率最低,秋季發病率開始上升。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末梢血管收縮,外圍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寒冷還能使血中的纖維蛋白增加,血液黏滯度增高,易使血栓形成。特別在睡眠狀態下,血流緩慢,如室內溫度較低,更易發生腦血栓。氣溫驟變時,這些生理反應更加劇烈,血壓明顯波動,易使一些老年人及有腦卒中危險因素者發生腦中風。所以應注意天氣變化,時刻保暖。
(二)腦卒中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受到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等因素的影響。腦卒中病人自我護理的能力受到年齡的影響,年齡增長帶給病人的是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加重和致殘率增高,從而使自我護理能力與年齡呈負相關。女性吸煙或飲酒的人數大大低于男性,女性在絕經前又受到雌激素的保護,所以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具有更好的學習和理解能力,能更好地查閱書籍、報紙,文化程度高的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療、康復計劃,更自覺地學習自我護理的有關知識,主動獲得預防保健、藥物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自我護理能力。醫生或教師自我護理能力水平比工人、農民和其他職業者高,而工人、農民在自我護理能力水平上差異不明顯。
(三)為了減少或延緩腦卒中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必須對腦卒中高危人群進行干預和管理。除了對血壓、血糖和血脂進行檢查監測外,當高溫、低溫或氣溫驟降時,注意及時添減衣物。尤其是老年人,在冬天到來的時候,首先要對氣溫的變化有掌握,天冷的時候盡量減少外出。若一定外出,最好先通過走廊或過道預先適應一下氣溫再出門。在寒冷的天氣,腦卒中高危人群要注意防寒,多穿衣服,要關注氣溫的變化。出門的時候多穿一些衣服,注意頭部和四肢的保暖。室內的溫度也要保持正常,并常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曬曬太陽。同時戶外重體力勞動者的發病率較高,因此,這類人群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防暑防寒,定期去醫院檢查,加強自我保護。
當高溫低氣壓、低溫、氣溫起伏大時,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該比平時多調配醫務力量,多配置床位和醫療藥物,當醫院的就診治療環境濕度偏小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比如,夏秋季節向地面灑水,冬天采用加濕器進行保濕,等等。
因此積極根據氣象數據對腦卒中病患進行預測與防治,樹立健康意識,杜絕不良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將對降低地區腦卒中發病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宇傳華.SPSS與統計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楊紅坡,師蘋.腦卒中與氣象因素的關系[J].張家口醫學院學報,2002,19(6):47-48.
[3]于立敏.腦卒中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8,25(1):53.
[4]朱敏,閻風云,紀慧.老年復發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4(8):7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