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波
摘要: 本研究對學校本科生畢業論文管理文件及其系部管理情況做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就文件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管理中出現的不足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議,強調本科生論文寫作的意義在于提高本科生的綜合能力,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態度、方法,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視,共同來規范英語專業本科論文的操作。
關鍵詞: 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管理問題對策
畢業論文撰寫是英語專業本科階段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外語教學計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培養專業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的一種綜合訓練,為學生以后從事工作和科學研究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畢業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價學生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畢業論文一般應用英語撰寫,長度為3000-5000個單詞,要求文字通順、思路清晰、內容充實,有一定的獨立見解。評分時除了考慮語言表達能力外,還應把獨立見解和創新意識作為重要依據。各校要加強對學生撰寫論文的指導和評審,使之對學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
誠然,對即將迎接國家本科評估的我院而言,本科畢業論文的組織工作、操作過程也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迎評組成部分,做好畢業論文至關重要。不可否認,校方和系部已經在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規范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在我院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本科論文水平不高。筆者將通過對現有的畢業論文有關規定的分析及其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研究,從幾方面提出改進意見,并提出適合英語專業特點的畢業論文管理辦法。
一、學校相關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一)《畢業設計(論文)與答辯環節質量標準及評價方案》并未對畢業生的論文撰寫資格的要求進行規定。
就撰寫要求而言,不管他有沒有掛科,也不管他掛科多少,一般只要是畢業生都合格,全日制本科畢業班的學生無須具備其他條件就可參加畢業論文的寫作。因此,做畢業論文的人數幾乎占畢業班人數的百分之百,而且一般都能通過,不及格的人數極少。這導致無法體現學生實際的知識和能力,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的整體水平也是大打折扣的。所以我們可以對能否參加論文寫作的學生與其學科能否及格掛鉤,或者與其學分達到多少掛鉤,或者可以設定課程論文或學期論文,并與是否通過了課程論文和學期論文掛鉤。
(二)《畢業設計(論文)與答辯環節質量標準及評價方案》對指導老師的規定不切實際。
文件中規定:“指導老師必須隨時掌握學生工作進度……每周至少指導所帶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兩次。”對題目相同的學生很容易采用集中指導方式,但對于外語專業是一人一題,無法想象每周對每名學生單獨指導2學時。2010屆指導老師一般都帶了7-8個學生,即使放下所有其他工作(這極不現實),導師指導8名學生的周工作量最少也達14-16學時(包括評閱有關材料,修改學生論文),更何況學校承認的工作量總共僅為13學時/學生。
(三)《畢業設計(論文)與答辯環節質量標準及評價方案》中對答辯要求欠缺。
答辯部分的第(3)點規定了“答辯小組均由專業教師組成,同時積極邀請專業基礎課教師,基礎課教師參加,每組答辯教師不少于5人……”但未規定交叉答辯,其實論文開題報告和答辯最好是避免導師與自己指導的學生分在一起,這樣能更全面地體現學生專業能力,也能使答辯老師更民主、更自由地提出論文存在的問題。
二、系部論文管理中的不足之處及其對策
(一)格式模板不嚴謹和不固定。
1.按照學校的模板,表格與論文正文中文字的間距應為1.5倍,但系里面的模板有些表格未加說明。
2.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說明不清楚。問題出在一是給出的例子是理工科的例子,二是標點符號的標注未標清楚,如注釋中引用之文的出版年代與頁碼之間的標點符號應該是逗號還是冒號,都應該有詳細的說明。理論上是,引用的專著用逗號,若引用的是期刊,其間就要用冒號。
3.模板反復變化。有時候交定稿的前幾天,模板都會有所變化。這些諸如此類的小小細節和不斷變化,弄得歷屆英語專業的學生和指導老師都對每年的論文設計模板頭痛不已。對于學生而言,一次次地修改自己論文格式,不僅增加了學生不必要的經濟負擔,而且對寫論文的目的更加模糊。同時,對老師而言,一次次的檢查,增加了老師不必要的工作量。寫作的過程原本是一個培養科學、嚴謹、誠實的治學態度的過程。然而,格式模板的反復變換說明學校、系部的不嚴謹,又怎么要求學生嚴謹?
這說明系部論文指導老師畢業論文的教學準備不充分,不妨組織專門的小組借鑒其他本科英語專業論文格式對現格式等進行研究和整改,反復檢查或者邀請不同老師對整改好的論文格式檢查是否有忽略之處,確定沒有錯誤,面面俱到的時候再掛到網上,一旦掛到網上就不再輕易修改。
(二)論文啟動時間不佳。
本系論文啟動時間一直是在第八學期,只在今年,由于考慮到歷屆有學生為找工作在最后一學期內不能完成寫作,特提前到了第7學期學生實習之后。其實,把畢業論文環節的工作放在本科階段的最后一學期進行是正確的、占主流的、有優點的。
有人曾對全國112所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操作調查,調查中有90所高校規定專業學生在本科第8學期開始撰寫畢業論文,占總數的80.4%;有20所院校把畢業論文放在第7學期,占總數的17.9%;只有2所早在第6學期就開始了畢業論文的操作,占1.8%。(顏靜蘭:2005)可見,把畢業論文環節的工作放在本科階段的最后進行是占主流的。
這樣做的確有許多優點:(1)體現了《大綱》的精神,畢業論文是在校學生學習最后階段的成果總結。其寫作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一個學術問題,獲得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論文有科學性,需要寫作者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技巧,所以一般來說,本科生在最后一個學期往往更具論文撰寫的素質和能力,他們既有專業知識的積淀,又有豐富的學習經驗。(2)從時間安排的角度來考慮,第8學期是最理想的選擇。這時候專業課已經結束,專業8級考試和考研也已告尾聲,學生壓力較小,可以投入相對較多的時間進行論文的撰寫。相對而言,第7學期未免顯早,而第6學期似乎更欠妥當。一般來說,本科畢業論文啟動的最佳時間為第8學期,這與數據調查結果也相吻合。
在啟動之前,應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多樣化輔導。如:通過集體上課的方式介紹論文寫作的目的、意義、方法、途徑、技能、格式等;模仿研究生論文的輔導方式,根據學生的選題指定相關的老師進行個性化輔導等,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而定。
(三)歷屆學生對論文認識偏差,其論文有創新的不多。
本科生論文也應提倡創新精神,因為“創新”是一種正確的科學研究態度和意識。論文的前提是研究,研究就是為了創新。只有具備創新意識,才能期望學生的論文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大膽、務實的探索并有所創新。鑒于此,論文指導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創新意識,同時讓學生理解創新的所指。
然而,歷屆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目的不明確,苦難重重,更別說有創新意識了:一是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撰寫目的的認識有偏差,大多數的人認為做論文只是“單純完成任務”或是未認識到做論文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只有極少數的人認為論文對評價個人水平有用或是認為做論文對今后從事科研工作有幫助,二是平時缺乏學術訓練,找不到可寫的題目;三是找到題目,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不知道如何了解相關的學術知識和前人研究情況,以至于不能進入研究狀態;四是不了解學術規范,即便是系部已經開設了相關的論文指導課程,也把論文寫成了散文、隨筆式的東西。
我們不妨采取以下措施:(1)開設課程論文和學年論文,慢慢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拓寬學生的研究視野,到寫畢業論文時,不再彷徨。(2)系部已經開設論文寫作課程,但還可以舉行分語言學、文學、經貿英語、翻譯和文化方向的論文指導講座,對學生如何選題提出建設性的指導。(3)指導老師對寫作的任意環節都要有高要求。高要求才能挖掘人的潛能,如果我們不設立這樣的目標,學生就不會向此目標努力,就不會有創新意識了。(4)在論文輔導的各個階段都應該鼓勵學生在借鑒前人經驗的同時,時刻尋求突破和創新,而不是簡單地重復別人的工作,更不能抄襲別人的內容。
三、結語
本研究對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管理文件及其系部管理情況做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就文件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管理中出現的不足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議,強調本科生論文寫作的意義在于提高本科生的綜合能力,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態度、方法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視,共同來規范英語專業本科論文的操作。
參考文獻:
[1]Gibaldi,J.Handbook for Writer of Research Papers[M].NewYork:MLA,1999.
[2]Moulton,M.R.&Holmes,V.An ESL Capstone Course:Integrating Research Tools,Techniques,and Technology[J].TESOL Journal.Summer,2000.
[3]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工作小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4]何向明.英語論文寫作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5]李維光,李明英.英語論文寫作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6]顏靜蘭,倪巍.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規范操作思考[J].外國語言文學,2005,(4).
[7]余曼筠.改進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管理辦法[J].重慶大學學報,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