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
中小學體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幫助完成其他體育任務的一條有效途徑。體育課要變成快樂教學,體育游戲是重要手段之一。體育游戲是指以進行人體基本動作為主的游戲,把那些既重要又需要反復練習且單調、枯燥的技術動作,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練習,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緒中對基本技術建立正確的形象概念,幫助學生鞏固已掌握動作,改進錯誤動作,對體力增強、智力發展和陶冶情操都有積極的作用。它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為傳統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使學生在主動快樂的氣氛中學習體育,增強教學效果。
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競爭性、娛樂性、智能性和知識性等特點,其易行性為體育設施差的學校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體育游戲是指在快樂的氣氛中競爭,在競爭中體驗愉悅,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采用此種形式教學,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和厭倦,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而深受學生的歡迎。同時,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情節和競賽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觀性,形式生動活潑,有利于學生體力、智力、品行的發展及非智力的開發,因而是體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
一、體育游戲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思想品德和情操。“寓教育于游戲中”,通過游戲在快樂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的體格、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體育游戲的競賽和對抗因素較多,要嚴格遵守規則和道德規范,就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認真的態度。做游戲能使學生懂得生活中的是非、勝負從而培養共產主義的品德和情操。如體育游戲實施中的執行規則和服從裁判,有利于使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集體項目中的協調配合有利于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思想;“救護傷員”等游戲可培養學生救死扶傷的思想美德和行為美德。
2.有利于啟發思維,促進智力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人的大腦發育情況與人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心理環境有關。在人的認識活動中,任何意志行為或動作都是從外部逐漸轉變為內部,從生理水平變為心理水平,并由此相互影響。在體育游戲中,學生要具有較強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判斷力,并具有一定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從而使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減少身心疲憊,進而發展其智力。在體育游戲中,學生都樂于讓自己的能力得到表現,從而得到別人的贊揚、尊重。體育游戲過程中,游戲練習本身的新奇、驚險、激烈、緊張會給參加者帶來愉快。游戲一般是集體性的,集體性的游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術配合和戰略問題,這是智慧的較量。因此,好的體育輔助性游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競爭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而這些能力正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在快樂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應注意的問題
1.游戲內容的選擇、規則的制定要有針對性。游戲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故內容的選擇必須與教材有密切的聯系,體育教師應緊密結合教材,進行游戲創編,以提高教學質量。規則的制定,目的在于保證游戲順利進行,在游戲中可以允許學生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更好地提高興趣、強化游戲的全面作用,從而達到游戲的特定目的。
2.游戲的組織要注意科學性。游戲的組織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身體素質的訓練水平,根據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學生區別對待,科學組織。
3.游戲的過程中注意強調組織性和紀律性。游戲過程中必須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這是游戲順利進行的保證。如分組后,各自要按指定的方法和規則進行游戲,特別是投擲項目及在跑動中進行的游戲和球類游戲等,更要注意有次序、有步驟,秩序井然地進行,否則易出現混亂,甚至出現傷害事故,影響教學的進行。
4.應注意游戲的結束與評判。當游戲時間已到或已經達到預期效果以后,應結束游戲。學生體力下降時易發生傷害事故,器械、場地損壞時也要立即結束游戲。結束游戲后一定要公正地評定結果,對優勝者提出表揚和不足,對失敗者鼓勵,爭取下次取得勝利。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可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傳統體育教學變為快樂體育教學,由原來的教師教學生的單向教學模式變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熟練掌握基本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及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