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 徐航
摘要: 本文根據制流電路和分壓電路的實驗原理,對其特性曲線進行理論分析。又通過實驗數據的測量和處理,用作圖的方法對制流電路和分壓電路特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 制流電路分壓電路特性曲線
電學實驗是普通物理的基礎實驗,測量中經常用滑線變阻器來調節電路的電流與電壓。一般情況下,電路分為電源、控制和測量三部分。控制電路的任務是控制負載的電流和電壓,使其測量的數值和范圍達到實驗所預定的要求。本文就其制流電路和分壓電路的特性,從理論和實驗的角度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探討。
1.制流電路的原理
制流電路如圖1所示,圖中E為直流電源,R為滑線變阻器,A為電流表,R■為負載,本實驗采用電阻箱,K為電源開關。將滑線變阻器的滑動頭c和任一固定端(如a端)串聯在電路中,作為一個可變電阻,移動滑動頭的位置可以連續改變ac之間的電阻R■,從而改變整個電路的電流I的值。
圖1制流電路圖
I=E/(R■+R■)(1)
當c滑至a點,R■=0,I■=E/R■
當c滑至b點,R■=R,I■=E/(R+R■)
一般情況下,負載R■中的電流為
I=E/(R■+R■)=E/R/[(R■/R)+(R■/R)]=I■·K/(K+X)(2)
式中:
K=R■/R,X=R■/R
實驗中所取的K值不同,制流電路的特性曲線就不同(可以通過實驗證明)。因此,制流電路就有幾個特點:當K越大時,電流調節范圍越小;當K≥1時,調節的線性較好;當K較小時(R?垌R■),X接近0時,電流變化很大,細調較差。但是不論R大小如何,負載R■上通過的電流都不能為零。
2.分壓電路的原理
分壓電路如圖2所示,滑線變電阻器的滑動頭c由a端滑至b端,當滑動頭c在任一位置時,ac端的分壓U為
圖2分壓電路圖
U={E/[R■·R■/(R■+R■)]+R■}·R■·R■/(R■+R■)
=[(R■/R)·R■·E]/[R■+(R■/R)·R■]
=(K·R■·E)/(R■+R■·X)(3)
式中:
R=R■+R■,K=R■/R,X=R■/R
實驗中所取的K值不同,分壓電路的特性曲線就不同(可通過實驗證明)。分壓電路也有幾個特點:不論R大小如何,負載R■的電壓調節均可以從0→E;K越小,電壓調節越不均勻;K越大,電壓調節越均勻,則取K>1比較合適。
3.制流電路的特性研究
按圖1接好線路,用電阻箱為負載R■,取K=R■/R為0.1和1時,確定R■=?實驗儀器有:電阻箱、滑線電阻(320Ω)、毫安表(0-25-50mA)、電源、開關和導線等。實驗中,合上閉合電源開關K,移動變阻器滑動頭c的位置,電流從最小到最大變化的過程中,測量8~10次電流值及相應c在標尺上位值L,并記下變阻器繞線的位置L,以L/L■為橫坐標,電流I為縱坐標作圖。
(1)K=0.1時,K=R■/R,R■=32Ω,L■=100刻度,數據表一:
(2)K=1時,K=R■/R,R■=320Ω,L■=100刻度,數據表二:
有制流電路特性曲線如圖3所示:
圖3制流電路的特性曲線
通過制流電路特性曲線圖看出,制流電路的電流大小的確定,是靠調節滑線電阻即滑動端位置來改變的。改變滑線變阻器的阻值,就可以改變電流的大小。
4.分壓電路的特性研究
分壓電路按圖2進行實驗,電阻箱當負載R■,取K=R■/R=0.1或2時確定R■值,變阻器的容許電流I,確定電源電壓E之值。實驗電路用的儀器有:電阻箱、滑線電阻(1900Ω)、電壓表(0-5-10V)、電源、開關和導線等。實驗中,合上閉合電源開關K,當變阻器移動滑動頭c時,觀察電流的變化規律,使加到負載R■上的電壓從最小變到最大,在此過程中測8~10次電壓值U及c點在標尺上的位置L,用L/L■為橫坐標,U為縱坐標作圖。
(1)K=0.1時,K=R■/R,R■=190Ω,L■=100刻度,數據表三:
(2)K=2時,K=R■/R,R■=3800Ω,L■=100刻度,數據表四:
有分壓電路特性曲線如圖4所示:
圖4分壓電路的特性曲線
通過實驗看出,分壓電路的電壓大小的確定,是靠調節滑線電阻即滑動端位置來改變的。改變滑線變阻器的阻值,就可以改變電路中電壓的大小。
5.結語
通過對制流電路與分壓電路實驗數據的測量和處理,繪制制流電路與分壓電路的特性曲線圖。通過實驗看出,制流電路中和分壓電路中,電流值和電壓值的大小,是通過改變滑線變阻器的阻值而確定的。由于實驗者的觀察會產生視覺誤差,儀器也存在系統誤差等,這都會給實驗數據帶來誤差。
參考文獻:
[1]穆曉東.制流與分壓電路實驗參數的選擇與確定[J].大學物理實驗,2004,(1).
[2]楊述武,趙立竹.普通物理實驗、電磁學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