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篇
摘要: 相對于技術、管理節能減排手段,意識與觀念上節能減排更加重要。在綜合國內外各高校節能減排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系統闡述在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節能減排實踐中節能觀念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節能減排保障措施綠色低碳
一、引言
2007年9月14日,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開展節能減排學校行動的通知》指出,“節能減排學校行動”是“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相應制定了六個方面的內容:全面采取節能減排措施、加強節能環保知識教育、組織開展以節能減排為內容的學校主題教育活動和學生社會宣傳活動、開展節能環保社會實踐活動、營造節能減排校園文化、探索推廣教科書的循環使用。[1]
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是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也是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實施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的重要途徑。通過節能減排創新項目的實施,傳授節能減排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節能減排興趣,從而達到訓練高校學生提高節約資源、能源等方面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最終目的。
高校節能減排可以從樹立節能觀念、引進先進技術、建立管理機制、落實責任等各方面入手,意識節能、技術節能與管理節能三個方面尤以意識節能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沒有觀念上的改變,技術、管理就無從談起。
節能減排,理念先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高校建設節約型校園的節能減排目標除了具備經濟價值外,更具備深遠的教育意義和示范作用。一旦節約型校園的理念深入學生思想,將貫穿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可能影響其個人能源觀念,為長遠推動節能型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全面、深入地進行高校節能減排活動意義遠大,值得重視和研究。[2]
二、節能減排規劃先行
2012年8月,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國發[2012]40號),學院應根據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自身發展需要,制定“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總體規劃”。[3]在成立節約型校園建設領導小組的基礎上,設立工作專項班子,負責制定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的方針,指導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工作,組織協調各院系、各部門的資源,為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提供基本保障,全面部署、協調、監督、檢查節約型校園建設各項工作。
1.指導思想。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提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建設節約型校園是落實這一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節能減排工作是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將有效促進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全面開展。
2.組織管理機構。
學院節能減排組織框架及工作職責見表1。
表1學院各部門分工職責
三、加強宣傳,使節能觀念深入人心
結合學院實際,創新節能宣傳的載體,以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對節能減排知識的宣傳力度,使節能減排理念深入人心是非常重要的。
1.抓好知識競賽,普及節能減排知識。
學院應把組織知識競賽的過程作為推廣節能減排知識的過程,動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如通過發放《節能減排宣傳手冊》等資料,宣傳節能減排知識。
2.抓好媒體宣傳,倡導節能減排理念。
學院各級部門充分利用廣播、院報、宣傳欄、板報、校園網絡等媒體的廣泛傳播性,制作節能減排專題、專欄,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發布各類節能減排金點子、小竅門等,讓節能減排理念成為校園、宿舍、教室、辦公室等地的一種時尚。
3.抓好宣傳傳播,營造濃厚氛圍。
將節能減排宣傳納入學校重大主題宣傳活動,每年制訂節能減排宣傳方案,在校報、校園網等媒體的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進行系列報道,廣泛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緊迫性,大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風尚,提高廣大師生的節約環保意識。
學院應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大張旗鼓的宣傳咨詢活動,確保節能減排活動有聲勢、受歡迎、出實效。同市文明辦、市發改委等單位聯合組織大型校園廣場活動,通過有獎知識問答、經驗介紹、承諾簽名、發環保袋等方式推廣節能減排知識。制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節能減排宣傳版面,發放節能減排宣傳冊、宣傳頁等,從而營造濃厚的校園節能減排氛圍。
4.抓好節能減排文化宣傳,吸引師生參與各類文化活動。
組織好每年一度的節能宣傳周、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日宣傳活動。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節能環保宣傳,廣泛開展節能環保科普宣傳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觀念滲透在教育教學中,培養節約和環保意識。
把節能減排宣傳與校園文化節活動相結合,通過全體師生喜聞樂見、熱心參與的讀書征文、演講比賽、才藝比賽、手工展示等形式,吸引大家參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多舉辦“我的低碳生活”主題演講比賽、“低碳生活手工玩具制作大賽”等,激發廣大師生參與節能減排校園行動的積極性,使師生自覺選擇簡約環保的生活方式,創造出富有特色的校園節能減排模式。
5.抓好典型示范,擴大活動影響力。
學生思想教育部門、團委及學生會將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納入學生教育工作中,并積極引導和支持學生開展校園節約活動。校園以創建“綠色班級”、“綠色辦公室”、“綠色宿舍”,開展“綠色生活進班級、宿舍、辦公室”等活動為載體,及時推出低碳生活優秀踐行者,交流推廣低碳生活經驗。鼓勵全體師生員工投身低碳實踐,讓優秀實踐者現身說法,向師生傳授日常生活中節水節電、綠色居住、廢物利用、低碳出行的妙招。同時還可以向廣大師生征集低碳生活小創作、小發明和金點子,把“低碳生活消費模式”、“節能安居”及“搭建低碳生活社會平臺”等方面構思新穎、內容科學、操作性強的經驗、竅門加以綜合整理,并在全院進行推廣,旨在典型的示范帶動下,動員廣大師生從實際生活做起,讓環保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4]
圖1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產生和排放二氧化碳示意圖
隱藏在生活里常見消費品中的碳足跡見表2。
表2常見消費品中二氧化碳含量
四、推動節能減排實踐,保障節能減排效果
節約型校園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科學性、技術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較大。建設節約型校園,關鍵在于各項工作的落實。
1.確定節能減排重點。
以“低碳校園,時尚生活”主題活動作為節能減排全員行動的主題,把開展節能減排活動作為圍繞教學中心、服務校園建設大局的重要內容,制訂節能減排具體活動方案,確定工作重點,充分發揮領導團隊、教師團隊、輔導員團隊的優勢,上下聯動,以點帶面,以提高全體師生節能減排意識、普及校園節能減排知識與技能、倡導校園節能減排文化、指導校園開展節能減排實踐活動為重點,認真組織實施。
(1)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調動師生參與環保的積極性。
學院可以圍繞“綠色校園”、“低碳校園”建設活動開展“講低碳迎青奧,講文明暢交通”活動,結合校園迎評創優開展“建設美好校園,我該怎么辦”討論活動,組織教師、學生代表為建設衛生清潔、環境優良新校園獻計獻策。
(2)開展新生節能減排學前教育,幫助新生從進校之初就樹立節能減排意識。
加強新生入學后學前教育,舉辦“低碳校園,從我做起”簽字儀式、“我做節能監督員”、“能源緊缺體驗日”等活動,使節能低碳生活走進校園,成為學生的時尚追求。
(3)開展班級低碳生活小檔案活動,動員班級所有成員從我做起,節能減排。
在班級、科室中廣泛開展“低碳生活小檔案”活動,引導班級成員、教職工通過記錄自身的“碳足跡”,養成節能減排習慣。還可以將科技部社會發展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組織專家開發完成的基于Internet的“全民節能減排計算器”軟件,或一些非政府組織開發類似的“碳足跡計算器”軟件或“CO■排放量查詢計算器”,拷貝給每一位師生,使比較抽象的低碳概念實物化和數據化,促使每位師生結合自身實際,使更多的成員參與到低碳生活中來,為減少碳排放盡一份力。
2.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成立以分管副院長為組長的節能減排負責人,同時聘請各院系部及后勤辦公室成員為監督員,形成全院的節能減排工作組。每半年由主管副院長定期召開工作通報會議,領導小組成員一起部署節能規劃、落實節水節電措施、解決用水、節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我校創建節約型校園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建立從創建節約型校園領導小組→后勤保障處→院系單位、機關部處、學生宿舍、后勤集團專人分管的網絡型節能管理體系后,各單位積極配合,分別根據本部門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把節約能源落實到具體的辦公室乃至個人。
(2)制度保障。
學院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必須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
①建立院系和部門的責任人負責制度
②建立和完善學校建設項目的節約資源評估審查制度
③建立校園設施運行監管制度
④建立校園能源及資源需求管理制度
⑤建立學校采購節能和環境標志產品清單制度
(3)人力資源保障。
整合學校人力資源,特別是要調動建筑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及節能減排研究中心等專業人員積極參與此項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學校節能節水工作進行技術支持。
(4)經費保障。
校園節能減排項目主要包括:建筑節能項目、節電項目、節水項目、綠色照明項目、新能源產品和技術項目、綠色采購、大學生生活節能、校園節能管理文化項目、綜合節能項目等。學院學校應根據對現有設施的調查、審計后,分別制訂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投入專門經費,保障節能、節水等一系列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
五、強化節能減排考核,鞏固節能減排成果
學院節能減排目標落到實處,首先要研究建立并實施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和監測體系,其次要加強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學院應出臺《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實施方案》,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
學校“節能節水學校行動”領導小組應不定期地對學校節能節水行動落實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組織開展節能專項檢查,并組織開展學校節能節水評選表彰活動,評選一批在節能、節水中成績突出的二級單位,宣傳和推廣其先進經驗。
六、結語
通過節能減排的理念推廣應用,實現綠色校園、低碳生活其實并不難,有時候甚至只是舉手之勞或者僅是一念之差:例如,離開教室、辦公室時隨手關燈;下班時記得關電腦;夏季空調溫度記得設在26度;低樓層時可以嘗試走樓梯不乘坐電梯;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拼車上下班提高私家車利用率;離家較近的上班族可以騎自行車上下班而不是開車;短途旅行選擇火車而不搭乘飛機;在不需要繼續充電時,隨手從插座上拔掉充電器;如果一個小時之內不使用電腦,就順手關上主機和顯示器;每天洗澡時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減少約0.1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這些非常細微的甚至我們耳熟能詳的小事都是低碳生活的范疇,如果你愿意嘗試,人人都可以成為一位新潮的低碳生活人士。要讓低碳生活理念真正流行起來,最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意識,當頭腦中有了環保意識,低碳生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科學節能,大有技巧,全民減排,貢獻不小”。讓我們每一位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著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節能減排,為實現國家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共同創造更加節約、更加潔凈、更加科學、更加文明的校園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1]李艷艷,李筱慧,倫關臣.“節能減排學校行動”對于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第5卷(2):20-21.
[2]論“節能減排”的社會意義(上、下).節能減排,2009-3-23.
[3]《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國發[2012]40號).國務院,2012年8月“十二五”.
[4]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中國新聞網,2012年02月07日.
課題來源: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CX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