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芳
摘要: 鄉土地理是與學生關系最密切的地理知識,鄉土地理知識是地理知識在學生生活中的鮮活事例,鄉土地理知識的學習更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親切感和體驗感。在地理教學中重視鄉土地理教學符合地理課程基本理念所要求的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原則。
關鍵詞: 地理教學鄉土地理內容作用方法
新課程改革提倡“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新理念。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最終要求,培養新型的復合型人才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地理教學不僅要培養掌握基本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更要培養適應時代需求和家鄉發展需要的人才。鄉土地理教學作為地理教學的一部分是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2011版課程標準就規定“鄉土地理是必學內容”。新課標將地理課程分為四大部分:地球和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所以鄉土地理教學是中學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鄉土地理教學包含的內容
鄉土地理所指的范圍一般是縣一級的行政區域,有時也可以擴展到省級區域的地理。地理教師還可以積極編寫更小區域的鄉土地理校本課程,在地理教學中要將鄉土地理教學納入地理教學計劃中。地理教學中的鄉土地理知識教學既可以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穿插講解,也可以單獨設定課時進行教學。鄉土地理知識包括家鄉的地理位置、資源環境、經濟發展和人文特征等。
2.鄉土地理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2.1學習鄉土地理知識有助于學生深刻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學生所生活的環境并不一定是學生所了解和深刻認識的。這其中需要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和歸納的過程。在地理教學中實施鄉土地理教學有助于學生將平時所認識到的淺顯的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水平。鄉土地理教學就是要幫助學生通過以實踐和綜合學習為主要學習途徑,深刻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通過鄉土地理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家鄉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能夠學以致用。樹立努力學習建設美好家園的理想和信心,幫助學生了解家鄉與祖國甚至與世界的聯系,通過家鄉這個“窗口”了解祖國,增強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美好感情。
2.2學習鄉土地理有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之后安排學習鄉土地理實際上是對學生學習地理效果的最好檢驗。學習鄉土地理時教師可以放手,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鄉土地理知識的學習。如學習了我國工業四大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與面臨問題后,要求學生利用這一分析方法探究我們的家鄉——南京的工業發展條件、發展方向及面臨的問題。學生通過分析身邊的地理環境,評價家鄉的發展優勢和劣勢,探究家鄉未來發展的方向。作為身邊的地理知識,鄉土地理的學習為學生利用社會調查或實地考察等手段進行學習提供了便利,從而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
2.3學習鄉土地理知識讓學生更深地體會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性。
可持續發展觀念在當今世界已經成為了共識。地理課程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地理教材中尤其是區域地理部分的學習很多事例就是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培養,然而書本中由理論到理論的敘述脫離了學生生活的實際,難以深入學生的心中。而鄉土地理則是區域地理的更小范圍的體現,鄉土地理從學生所在區域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更加突出了區域內的地理特征,體現了人地關系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通過鄉土地理的學習,結合社會實踐、實地考察等直觀的學習方式,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利于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從而在心中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3.鄉土地理學習的方法
3.1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鄉土地理的教學有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種形式。課堂上通過統一的教學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將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進行傳授,這一方法的優點是時效性很強。而社會實踐等課外的教學形式則是將課堂放在教室之外,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感知“鮮活”的地理知識。如組織學生觀察學校門前路燈開和關的時間,從而知道當地一年中日出和日落時間的變化,理解當地季節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通過堅持不懈的觀察也更加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磨煉了學生意志。
3.2集中授課與分散學習配合。
鄉土地理教學一般安排在中學基本地理知識結束以后進行。在課時安排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適當安排以集中授課的形式講鄉土地理的背景,了解家鄉的自然、人文地理特點。因我市地理教學多集中授課,課時相對緊張,所以可以采用分散教學的形式,將鄉土地理知識的學習融入到世界和中國區域地理的學習中。如學習中國的氣候時對南京的氣候類型加以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課本中有關我國東部季風氣候顯著的內容,可以深刻理解南京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南京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成為魚米之鄉的原因。
3.3全員參與學習與興趣小組學習共存。
全體學生參與鄉土地理知識的學習,掌握鄉土地理知識是課程標提出的要求,但是對于學有余力并且對地理學習有興趣和熱情的學生來說,還可以組成地理學習興趣小組,深入學習鄉土地理知識。如在地理興趣小組中設立氣象播報站,通過墻報或校園廣播等形式為全校師生進行天氣預報的發布。設立社會調查小組調查南京甚至更小區域內的旅游景點、人口狀況、公交線路的設置等。
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對于抽象的地理知識還不能充分理解,鄉土地理教學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與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通過利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鄉土地理教學豐富了地理課堂,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了親近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愿意發自內心地去了解地理知識,從而變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