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麗珍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康復的影響。
方法 將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23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術后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后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1)。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促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的康復。
【關鍵詞】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干預;康復
文章編號:1003-1383(2012)06-0846-03 中圖分類號:R 657.4047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35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1],成為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息肉手術治療的“金標準”,但術后仍存在一些并發(fā)癥,如出血、膽漏、腹腔感染等,這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2]。為促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的康復,提高手術療效,筆者對118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收到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23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18例,男83例,女35例;年齡27~67(47.33±9.46)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72例,初中及以下46例;病種:慢性膽囊炎61例,膽囊結石42例,膽囊息肉15例。對照組118例,男73例,女45例;年齡26~68(46.23±10.35)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73例,初中及以下45例;病種:慢性膽囊炎60例,膽囊結石44例,膽囊息肉1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種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監(jiān)測生命體征,做好術前準備,宣教手術注意事項及術后并發(fā)癥預防。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干預內容包括:①心理指導: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針對問題給予疏導;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對術后康復的影響;教會患者放松肌肉訓練、深呼吸訓練、想象訓練等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幫助患者減輕負性情緒。②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及治療的效果、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③疼痛護理:術后疼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3]。輕度疼痛者引導其看電視、聽音樂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疼痛程度較重的患者,分散注意力的同時適當應用止痛藥物。④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Ⅰ.皮下氣腫:手術時需大量CO2氣體做氣腹壓力,術后常有CO2氣體殘留而產生皮下氣腫,持續(xù)吸入低流量氧氣,以促進體內CO2排出。密切觀察呼吸變化情況及有無腹痛、皮下氣腫的發(fā)生,若出現皮下氣腫及呼吸變化時,給予半坐臥位,報告醫(yī)生給予處理。Ⅱ.術后出血: 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應嚴密觀察神志、脈搏、血壓的變化及引流液的量和顏色,若出現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短時間內引流量超過100 ml且顏色鮮紅,應考慮出血,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必要時再次手術。Ⅲ.膽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術后嚴密觀察有無腹肌緊張、腹痛、壓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現,若伴有劇烈的惡心、嘔吐等癥狀,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Ⅳ.腹腔感染:多發(fā)生于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術前術后均要監(jiān)測控制血糖,增強機體抵抗力,加強抗感染、充分引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腹痛情況,如有發(fā)熱、腹痛、腹肌緊張、食欲不振等,及時報告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⑤康復指導: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勞逸結合,2周內避免劇烈活動;少量多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給予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保持切口清潔干燥;注意觀察腹部情況,如出現腹痛等異常情況,及時復診;每半年復查肝功能、B超各1次,連續(xù)復查1~2年。
3.評價方法 觀察比較兩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情況。
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干預后觀察組術后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討 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近年來新開展的微創(chuàng)手術,是在電視腹腔鏡窺視下,將腹腔鏡手術器械插入腹腔行膽囊切除術,與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相比較,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已成為手術治療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息肉的首選方法[4]。由于是新開展的微創(chuàng)手術,很多患者及家屬對其手術方法及手術效果不了解,加上患者在術前因病程反復發(fā)作,多次就醫(yī)仍然不能根治,對治療缺乏信心,懷疑手術治療的效果,因而對手術感到不安,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手術是刺激源反過來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資料顯示,術前給予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5]。因此,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注意做好心理護理,以緩解焦慮等不良情緒,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提高對手術的耐受能力。此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可出現出血、膽漏、腹腔感染等并發(fā)癥,綜合護理干預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并發(fā)癥的預防,保持患者心情舒暢,并發(fā)癥得到有效、及時的預防與護理,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手術療效。本文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康復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地促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歐勝華,王愛華,譚李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1):3738.
[2]劉蓮娟.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5):12981299.
[3]吳文軍,劉劍波,郭建利,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的預防與治療[J].當代醫(yī)學,2009,15(33):9294.
[4]朱紹輝,李勝宏,羅 丁,等.腹腔鏡膽囊部分切除78例臨床分析[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6,6(1):7778.
[5]韓桂英.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3637.
(收稿日期:2012-07-28 修回日期:20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