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樂雜志》
BBC Music Magazine
2012年6月號
2012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音樂獎榜單于5月8日在倫敦多切斯特飯店隆重頒布。該協會(RPS)成立于1813年,二百年來為英國古典音樂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其委約的作品包括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門德爾松的《意大利交響曲》。這項音樂獎設立于1989年,專門授予最杰出的音樂演出。今年共有十四個獎項授予了個人、演出團體、創作作品或演出劇目,其中包括:指揮家阿巴多、鋼琴家波利尼和內田光子;英國作曲家喬納森·哈維作于2007年的大型合唱與樂隊作品Messages和薩莉·比米什的弦樂四重奏Reed Stanzas;以及英國國立歌劇院演出的柴科夫斯基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等。
管弦樂組曲《行星》是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代表作。他在談到自己對占星學的濃厚興趣時曾表示:“一般說來,我只研究能啟發我音樂的東西。”事實上,正是對占星學的研究,才使他最終克服了無望成為作曲家的悲觀情緒。1914年前,霍爾斯特已作有數部現在得到了肯定的作品,包括歌劇《西塔》和《薩維特麗》、東方組曲《貝尼·莫拉》、合唱曲《云的使者》等。但當時它們不是沒有演出機會,就是以首演失敗而告終。后來霍爾斯特得到友人占星家克利福德·巴克斯的指點,從拉斐爾、艾倫·利奧等占星家的著作中受到啟發,寫出了《行星》組曲,三年后該曲的首次公演終于使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縱觀霍爾斯特在《行星》前后的作品,不難看出作曲家在《行星》中迸發出的巨大創作靈感。
《留聲機》
Gramophone
2012年6月號
當月封面人物是當今吉他新寵米洛什·卡拉達格利奇。他出生于黑山共和國,2004年畢業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去年他的首張唱片《地中海》獲《留聲機》獎,他本人同時獲“年度青年藝術家”獎。
《改變吉他音樂的進程》一文寫道,二十世紀的吉他音樂,因安德烈斯·塞戈維亞、約翰·威廉斯、朱利安·布里姆這些大師而得以盛行。現今最著名的吉他演奏家之一是來自中國的楊雪霏,這位杰出的藝術家可謂是古典音樂在中國發展的產物。她具有典型的吉他演奏家的開拓精神——無論在中國還是英國,她都是少數。她大學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以研究生畢業于倫敦皇家音樂學院(與米洛什·卡拉達格利奇同師從于邁克爾·盧因教授),并獲當年唯一的院長獎,現定居倫敦。她談到,吉他適合中國人的性格,又便于攜帶,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現在已經有幾部專門為她而寫的作品,作曲家中有中國人,也有英國人。楊雪霏表示很希望能與中國著名作曲家合作,但這比較難,因為吉他目前在中國尚不普及,但她愿身體力行,盡自己的能力為吉他音樂的發展而努力。
王羽佳取名《幻想曲》(DG)的新唱片本期也榜上有名。該專輯包括拉赫瑪尼諾夫的《圖畫練習曲集》選曲以及多位作曲家的作品。有評論稱:“聽她演奏《圖畫練習曲集》中的第六首《紅披肩》(Red riding hood),一開始便氣勢磅礴,展示出極高超的技藝。”
本月推薦的最佳唱片是小提琴家陳銳的新專輯柴科夫斯基和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Sony出品),樂隊是丹尼爾·哈丁指揮的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特約評論稱“音樂在他手中栩栩如生,令人感覺他每一次演奏都彰顯出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