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龍
摘要: 訓獸師與教師從理論上講都是在搞教育,只是教育的對象不同罷了,但他們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訓獸與學生教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訓獸師與教師有什么本質不同,文章對這些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 訓獸師教師教育對象教育方法
相信不少讀者初看這一題目會嚇一跳:訓獸師怎么和教師聯系在一起呢?訓獸師怎么能和教師相提并論呢?那么我會說:為什么就不能呢?從理論上講,訓獸師和教師都是在從事教育,只是教育的對象不同罷了,但他們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將兩者等同,那么,他們教育的對象——動物和人類(學生),會有什么樣的相同之處與不同區別呢?
當人們看到鳥兒在天上飛,就會夢想有朝一日能和鳥兒一樣在藍天上自由飛翔,通過數代人的努力與奮斗,這個夢想最終得以實現。軍事中的偵察與偽裝,很多借助于動物的技能與方法。如響尾蛇導彈,蝙蝠的超聲波應用,海底魚類的聲納技術……讓我們看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聯系。人類在動物身上,得到了不少創造靈感。
那么,在教育的方式與方法上,人能在動物身上學到什么呢?訓獸與學生教育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訓獸師與教師又有什么本質不同呢?
一、動物表演所見所聞。
海獅表演、大象表演、海豚表演……這些表演,不少人親身體驗過,或多或少地看到過。特別是小孩子,他們在看的時候特別高興,對動物的可愛的一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不知道大家在觀看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每當動物們完成一個規定的動作的時候,訓獸師都會給它們一個獎勵:海獅是一條小魚,大象是一些水果,海豚也是一條小魚,其他動物因物種不同,獎勵也有所不同,但這個獎勵是肯定有的。對動物們來說,也可以說是鼓勵。
反之,如果在完成規定動作的時候,訓獸師沒有給予必要的獎勵,動物們就會罷工,不會按照訓獸師的意圖去做,場面就會失控。這時,如果要想場面恢復到正常,訓獸師就不得不拿出食物以資鼓勵。
當然,動物們如果有過分的要求,訓獸師們也不會將就它們。訓獸師手中一般都有鞭子之類的東西,一方面便于指揮,另一方面讓動物們感到害怕,知道如果沒有做好規定的動作,不但得不到食物,反而有可能被抽打。
二、學校教育的幾個階段。
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主要任務是多方面培育他們的興趣愛好。幼兒園小朋友們在做游戲中,如果做得好,老師就會給一個小獎品,以資鼓勵。但如果沒有做好,也不會有過多的指責。這一階段,是以鼓勵為主,體現的是賞識教育。
普通中學教育中,就不單一地使用賞識教育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各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很多東西只要用心做,就可以保質保量地完成。所以一方面需要鼓勵,另一方面需要鞭策。在家長和教師的幫助和督促指導下,學生會完成相應的任務。同時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世界有了一定的看法,但這些東西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在一旁加以指導。就像一棵小樹,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是直立上長,除了保證水分與肥料,沒有必要管理它。但如果哪天它被大風吹斜了,甚至倒下了,對它的生長極為不利的時候,就需要管理人員幫助它,扶正它,這樣才能讓它正常地成長下去。
職業中學的教育和普通中學有所區別。職業中學學生的定位主要是社會化職業,即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普通勞動者要有身體、有技能、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品行。而15—18歲是身體和心理都在飛速地發生變化的高中階段,一方面身體一天天地強壯,另一方面生理和心理都在逐步走向成熟。同時,在與社會的接觸中逐步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勞動觀,逐漸了解了父母養育的艱辛,特別是對于父母的勞動之辛苦,掙錢之不容易,有了初步的感受。部分同學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打短工,也有了工作的體會。而社會工作很多具有重復性、復雜性,如果一味地用賞識教育,則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所以,在這一階段,應該更多地施以訓獸師的方法,讓他們必須完成任務,達到目標,否則就得“餓肚子”。用這種簡單直接的辦法,有時會更有效。企業里面的管理,很多亦是參照這種方法,既有賞識,又有處罰,還有淘汰——這就是社會。
三、訓獸師和教師教育對象與方法的異同。
1.相同點
訓獸師要與動物建立感情,要喜歡動物,也要讓動物喜歡。這樣在訓練中更容易完成規定的動作和任務。
教師要喜歡學生,也要讓學生喜歡,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這樣學生才能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2.不同點
訓獸師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建立應該說要難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特別是他們的相互溝通存在著語言障礙,這需要長時間的相處與配合。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語言障礙可以說為零,只要教師處理好和學生的關系,和睦友好地相處,學生就可以很快地領會教師的思想和精神。這一點也可以說明為什么動物被訓化的數量很少,而學生被教育的數量多。我們應該抓住這一不同點、這一優勢點更好地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更快更好地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
四、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培養人才。
教育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不僅是以學生為本,而且要以社會為本,以國家的發展和需要為本,以民族精神為本,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過程,把學生培育成接班人,使我們的民族能夠一代一代地強大,這才是教育的真諦所在。大自然的生存原則是生存競爭,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民族要生存,關鍵是培養出人才,一代一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