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039-02
新課標的普及與推廣已有幾年了,此刻應是推進和深化發展的關鍵時刻。但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標的評價體系卻還沒完全的建立和推行。該如何建立能科學地反映學生發展、激勵學生上進的有效而公平的機制?相信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深深的思考。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和教育思想對此作出一些探討,僅供大家參考,不妥當之處還望指正。當前普遍存在的是:考試分數仍然是唯一的評價標準,雖然加入了素質測試內容,考分仍占評價的絕對比重。況且現在的素質測試(體育、理化生實驗、學校綜合素質測評)已越來越流于形式。新課標其實已面臨止步不前的尷尬。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當務之急是改革中考或取消中考。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首先,讓我們來深層次梳理一下中考現實狀況吧!中考對于學生來說相當重要,考不上重點意味著失去了一切。而中考時學生通常在十五歲左右,但是要完成考試準備工作卻要向下再輻射幾年,還沒有開始發育的孩子,小學五、六年級就要開始忙乎。老師、家長軟硬兼施,自然可以逼著孩子們花許多時間做功課,卻沒有人計較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不會趕走孩子對讀書的興趣。許多家長、老師其實已經意識到這樣的教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害,但是中考擺在面前,如果不讓孩子這樣準備,上不了重點高中,后果承擔不起。這樣的制度,用的是內容上缺乏意義的考試,逼迫生理上、心理上都還不成熟的少年,花大力氣去鉆研沒有必要的課程。學生、家長、老師、學校都不得不為中考而“舍生取義”,舍棄培養學生能力的新課標教學而重拾應試教育的老路。因此新課標教學就有或僅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存在或干脆被拋棄的危險。所以不改革中考就無法有效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新課程標準只能是空泛化。
其次,我們可以來探討一下取消中考的可行性。
(一)初中的教育,本不是講究難度,深度與廣度的地方。比如數學科目,它只能講到平面幾何,代數及一些基本的方程、函數。平面幾何之中的推導演繹,作為數學推理的范例,可以讓學生了解數學思維是怎么一回事就好。過多的玩智力游戲根本沒有意義。從知識結構上來考慮,完全沒有必要花太大力氣。學過高等數學的人都知道,那里邊會用到中學所學的所有的方程、函數與解析幾何,但是卻不會用到多少平面幾何。真正要分析函數的性質,處理幾何圖形,求解復雜方程,都必須建立在對微積分的了解之上。而中考,作為現在最為嚴格的篩選,卻有必須把考生分數拉開的壓力。這樣一來平面幾何就成為難倒考生的好辦法。但是它真的有選撥的意義嗎?這種可能難倒專家的題目,要十五歲的孩子在兩個小時,一堆題目的考試之中做出來。做得出來的考生,多半只是沐浴題目海洋之中,碰到過類似的題型。用這種偏、難、怪題來選拔學生的考試,與其說是“擇優錄取”,還不如說是“隨機取樣”。
(二)在中學應該是所教所學皆為基本概念,而現代科學的內容卻是在大學一、二年級的基礎課程之中,才真正開始涉及。以數學來說,中學所接觸的,只是初步的推理及函數的基本定義。真正要分析函數的性質,處理幾何圖形,求解復雜方程,都必須建立在對微積分的了解之上。物理也是類似的情形,可以說,沒有微積分的基礎,現代物理的概念根本就無從說起。中學的化學,只是浸潤一下而已,真正把化學鍵,分子結構與化學反應系統地放在一起綜合論述,是在大學化學才開始的。所以根本不必讓我們的學生在初級習題的海洋中鉆牛角尖,變為偏題、怪題的高手,真正到了高中、大學時,許多學生已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而往往更為悲劇的是我們的學生從學校出來,根本就沒有從習題中獲得多少生活的幫助。于是順便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的“怪物”。
(三)從學生的成長角度來說,每個孩子的成熟時間可能有很大差異。而現在中考選拔制度在十五歲就定高下,扼殺了晚熟孩子的成長空間。從課程上來說,初中所學的基礎概念在高中會更深入系統地重來一遍。所以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初中基礎知識學得不夠,高中跟不上。如此一來,我們就更沒必要要求學生在初中期間考高分。而其實有些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到高中會變得落后,有些中學成績一般的學生,在高中反而可以撥尖。十五歲的孩子,家長可以軟硬兼施,將他釘在書桌前邊。這樣的緊逼方法,要在十五歲的中考之中弄出一個好成績,還是有相當的效果。但是,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如果逼走了學習的興趣,如果沒有培養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到了后來,就不見得有競爭力了。把我們的選拔考試放在更后面些才可以創造一個環境,讓家長、學校不要特別去重視孩子成績,要有足夠的空間與動力來重視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
(四)取消中考后職業學校的招生怎么辦?其實不管是三年制中職或五年制高職都已成為一塊“雞肋”。一方面國家重視培養高級新型產業工人的需要,大力發展。另一面家長學生萬分抵觸。全國各類職業學校都面臨招生窘迫的窘境。家長抵觸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初中畢業孩子太小,家長希望孩子多學些知識,不必過早的學習技能,走向就業。二、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殷切的希望。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高考以后,家長都不想放棄給孩子更大的發展機會。再說,職業學校頭兩年也是學習一些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在高中基本可以涵蓋,只是后一兩年學習技能。如果取消中考后,職業學校可從高中生源中招,通過一兩年技能培訓就能從容就業,我想家長當然就會很樂意。而職業學校都面臨招生窘迫的窘境也自然消除。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行的中考教育制度是與新課程標準相違背的,是構建新課標評價體系的最大障礙;是與家長愿望相違背的;是與學生健康成長規律相違背的;同時它解決了職業教育現存的矛盾,取消是可行的。
要改變中考制度或取消中考制度才能有效構建新課標評價體系,才能使新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真正普及和推廣。因此,我們當前最為需要的解決辦法是加大投入資源,擴展高中教育。使得初中可以跟得上,愿意學的學生都可以進入高中學習,把選拔考試推遲,給十五歲之前的孩子多留點他們需要的成長空間。均衡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高中,使高中沒有重點普通之分。這樣,中考就可以取消或真正簡化為一種素質水平測試。新課標改革才能延續,我國義務階段素質教育才能邁上新臺階。
總之,新課標是為推進全面素質而確立的,作為新課標順利推進的核心問題應該是新課標評價體系建立,而構建能更真實、科學地反映學生的發展,激勵學生上進的,與過去的“考分是唯一的評價標準”、“一考定終身”相比較更科學、更能反映學生本質的新課標評價體系是當務之急。當前的中考制度是構建新課標評價體系的最大障礙。筆者認為:能否改變或取消中考,從而構建起全新的新課標評價體系,推進新課標的全面落實,促進素質教育的蓬勃發展是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