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華
【摘要】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有效示范既能為學生展示漢字的形體之美,也能讓學生在示范中了解筆順規則、間架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等。示范除了全班同學面前外示范外,還有:矯正示范,個別示范,手把手示范。示范時還要注意:教師示范要“兩情相悅”,不能“自以為是”,要“有的放矢”還要 “興趣盎然”。
【關鍵詞】寫字教學 教師示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063-02
于永正老師在《教海漫談》曾寫過這樣一句話:“電腦打出來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于老師用簡短的話概括了他幾十年來對寫字教學的認識,這話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啟示:我們小學語文老師要非常重視寫字教學,特別要重視在黑板上寫得字,這就是教師示范。
在寫字教學時,尤其是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教師在寫字教學中應規范板書好每一字,作出正確的示范引導。當學生看到黑板上那些漂亮、端正的字就是自己的老師所寫的,這會給學生強烈的刺激,激發學生寫好字的愿望。同時,在示范中又學生又懂得筆順規則、間架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
老師在示范中如發現字寫得不夠滿意時,老師應該重新再寫,一邊寫一邊說:“這個字老師沒寫好,我再寫一遍。”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寫好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練習,老師也一樣。這樣,老師嚴謹的寫字態度成了學生的表率,他們也不會隨隨便便去寫每一個字。
示范聽起來似乎簡單,其實其間大有學問。除了必要的全班學生面前示范外還有以下幾種示范:
1.矯正示范。教師在觀察學生自由練習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在書寫中常會把“村、樹、林”等字中左邊“木”字旁中的點寫成捺;把“劉”字中的點寫成捺;把“琴”下面的“今”寫成“令”。此時,老師要面向全體同學,給予矯正示范。在矯正示范時,教師最好是明白學生之所以發生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示范,然后讓學生進行自我矯正。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矯正示范,明白自己犯錯誤的原因,及時糾正。在這一過程中,對字的筆畫位置、結構、布局和各部件的構成意義便可掌握得更為準確,在此基礎上學生重新練寫,其效果更佳。
2.個別示范。這是全班示范后的一種補充,在當眾示范以后,有些學生還是掌握不好正確的書寫要領,教師就得個別輔導。由于是面對面,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非常清楚。學生對老師的示范,也往往觀察的比較清楚,能較快地糾正自己的錯誤。這也是一種分層的指導,比如我班一位姓沈的學生,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老師提醒之處,往往是領會只言片語,于是我常會給她單獨指導:或在其作業本、書本邊上范字,讓其觀察、模仿;或引導她與文中的例字進行比較、分析,找到問題之所在。在老師多次個別示范后,學生漸懂竅門,字穩步前進。
3.手把手示范。這種方法是針對初步寫字的小學生,通過手把手地教,能使其形成正確的書寫動作。如果多次講解不起作用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即使講十遍由于理解不透,還是忹然,不如手把手地實踐,可能一、二遍就足矣。
雖然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下學生也可能寫好字,但這需要學生的悟性,需要較長的時間,最后學生的習得水平也就參差不齊了。如果教師在示范時,能借助科學、心理學等原理來進行示范,那效果與潛移默化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如何進行有效地示范呢?我以為:
1.教師示范要“兩情相悅”
示范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顧講解,而忽視學生去觀察范字,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這樣的示范,是一廂情愿,是“剃頭擔子一頭熱”,是低效的。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生、老師互動了才會有效率。如在教學“意”字。師:孩子們,這個字有由幾部分組成?生:三部分。師:書寫時,這三部分各要注意什么呢?生:要寫的扁一些,寫得緊湊些……師:好那我就按你們的要求來寫,看看老師寫得怎樣?如此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做到“兩情相悅”,效率自然倍增。
2.教師示范不能“自以為是”
所謂“自以為是”,就是指教師自以為小學課本上這些字非常簡單,不需要課前去寫一寫就能寫好。所以往往在沒有弄清楚范字正確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起筆收筆等書寫規則、運筆要領的情況下進行范寫,結果產生錯誤及疏漏,從而誤導學生,又會給學生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畢竟身教重于言傳。
3.教師示范要“有的放矢”
所謂“有的放矢”,就是教師在范寫時容易出處的地方要心中有數。在備課時把要求學生寫的生字,教師必須課前都寫一寫。只有如此,老師才會清楚學生可能出現什么樣的錯誤,如何有針對性地指導,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學“切”字時,老師通過課前準備知道這個字的偏旁與提土旁非常容易混淆在一起。為此,老師在指導時,就會特別重視與提醒,能在最大程度上防范于未然。
4.教師示范要“興趣盎然”
小學生主要是用形象思維來學習的,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這要求我們在寫字教學中避免語言單調、乏味;方式單一、無趣。而應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盡量做到興趣盎然,方式多樣、生動。如果都在偏旁部首、點橫撇捺這一層面上翻來覆去地講,根本激發不起低年級小朋友的寫字興趣,長此以往只會令學生產生寫字倦怠感。
怎樣讓“范寫”這一教學環節牢牢吸引學生的眼球,并激發孩子練字興趣,真正發揮示范作用呢?我覺得大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
一是語言激趣,教師范寫講解時語言要生動、幽默;在低年級寫字課堂,在我們講課時應避免生硬的語氣,如在教學品字形結構的字時就把這類的字說成三胞胎,我們可以這樣引導:這三胞胎雖然基本相同但也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誰來說說看?老大住在田字格的上面稍寬稍大,左下部稍小,右下部稍大。我們教師在語言描述時,要盡可能地生活化、形象化、故事化讓孩子帶著一份輕松、愉快的心境去寫字。比如我們指導獨體字變成偏旁時,經常會有變化,如“村”字中“木”的變形等。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強化了他們的形象記憶。
二是聯想激趣,范寫前在指導觀察時,如果引導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加以聯想,活化漢字字形,漢字字形就會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中;我們在教學臥勾時,可以引導孩子把它想象成一輪新月,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兒歌歸納書寫要領:彎彎月兒小小船,輕輕起筆重重彎,挑勾之前要頓筆,對準左上再出尖。這樣既能增加對寫字的興趣,又能明白寫好字的決竅,一舉兩得。
一位教師就是一門學科,這話非常準確地概括了教師在學生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字寫得好的教師,通過正確、得法的示范,學生寫字水平會水漲船高。字寫得不夠理想的教師,明白示范的重要作用,必然會修煉內功,與學生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