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永杰 北京網舟咨詢公司高級顧問、獨立IT評論人
近日,蘋果發布了其針對電腦Mac的最新操作系統Mac OS X Mountain Lion(山獅)預覽版。蘋果稱,正式版將在今年夏季推出。不知是巧合還是蘋果刻意為之,在今年晚些時候,應該是第四季度),微軟新一代Windows8(簡稱Win8)系統也將正式登場。
業內知道,微軟新一代系統Win8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可以運行在當前的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游戲機上,在一統未來所謂“屏”的世界(設備)中給用戶無縫切換的統一體驗。
微軟是這樣,蘋果又何嘗不是如此。
雖然本次蘋果發布的“山獅”針對電腦系統,但“山獅”中移植了眾多iOS(蘋果iPhone、iPad等的操作系統)上的功能,例如其將iOS 5上的iCloud服務添加到“山獅”中,這樣無論是聯系人、日歷、應用等都可以同步到用戶的其他的蘋果設備中(iPhone、iPad、iPod等)。蘋果未來合并一個統一操作系統的目標已初露端倪。
不過,雖然微軟和蘋果最終的目的都是以自己的系統來統一所有的“屏”,但努力的方向卻大相徑庭。新的“山獅”更希望蘋果電腦Mac的體驗類似于移動,而Win8則希望將PC的體驗延伸至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為何?
這和雙方在競爭中所處的市場地位有很大的關系。眾所周知,蘋果在移動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要遙遙領先于微軟,而在PC上,雖說Mac增長勢頭迅猛,但與Windows PC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所以雙方以用戶基數最大的市場(或者體驗)來帶動小用戶市場的體驗,正是揚長避短。除了蘋果和微軟之外,在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迅猛的谷歌Android近日通過申請名為“將觸摸板操作映射至觸摸屏”的專利,也對外彰顯了其未來欲使手機和PC走向融合的端倪,要知道目前,在智能手機(包括平板電腦)和PC市場,谷歌采用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
如果說像蘋果、微軟、谷歌這樣的IT大佬們是在系統層面期望通過跨界和融合給予用戶統一的體驗,并以此在相互的競爭中揚長補短的話,那么這種趨勢在具體的產品廠商中也得到了體現且獲得市場上的初步成功。
例如三星去年發布的Galaxy Note近期被國外媒體頻繁提及。業內知道,三星Galaxy Note是介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間的產品,其去年首先在歐洲市場上市,兩個月內出貨100萬部,雖然遠比不上自己與蘋果競爭的Galaxy SII智能手機,但作為一個新的產品形態,這個業績也算是相當不錯了,至少超過了平板電腦市場許多廠商一個季度的出貨量。也許正是初期市場的成功,Galaxy Note今年將進入美國市場,日前,已與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簽約,以299.99美元銷售。至于結果如何,不久就會見分曉。
在這里筆者關心的是,三星的Galaxy Note究竟吸引了什么樣的用戶。從三星本身的業務看,智能手機無論是在市場份額、營收還是利潤上的表現都要遠好于其平板電腦(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其利潤也排在第二位)。換言之,三星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平板電腦的承壓要比智能手機大得多,所以三星主要目的還是借Galaxy Note緩解其在平板電腦市場的壓力,即將不購買自己Galaxy Tab平板電腦的用戶吸引到Galaxy Note上來,進而達到間接攫取平板電腦市場的目的。
也許是在三星Galaxy Note的啟發下,韓國另一家廠商LG也發布了與Galaxy Note類似的Optimus Vu。由此,有分析稱,隨著廠商不斷加入到類似三星Galaxy Note產品形態的行列,甚至已經并購了摩托羅拉的谷歌也會發布這種產品的話,會出現一個所謂的Phablets(手機平板)市場,對現在的平板電腦市場,尤其是小尺寸平板電腦造成沖擊。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發現,從系統到產品,跨界與融合正在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種趨勢,這種趨勢背后體現的是廠商通過差異化的競爭,揚長避短,或借此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優勢,或曲線進入對手強勢的市場,同時給用戶以一種統一或者不同的全新體驗,可謂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