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 齊淑娟
一般來說,由于小企業的制度規范性較差,信息透明度較低,銀行對小企業的貸后管理工作要比大中型企業更為復雜。如何加強對小企業的貸后管理,有效防范貸款風險,是當前銀行經營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結合我們的經驗談一點看法。
一、提高素質,強化對貸后管理工作的重視度
要做好貸后管理工作,貸后管理人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徹底扭轉重貸輕管的思想。曾有人講,“千重要,萬重要,防范風險最重要;千辛苦,萬辛苦,出了風險白辛苦;千成績,萬成績,出了風險沒成績”。貸后管理人員在積極配合好營銷工作的同時,還必須充分認識貸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貸后管理水平。
1. 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 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建行總行、省行及監管部門適時調整信貸政策,統一規范信貸管理,建行內部相關政策和操作系統也隨之更新完善。因此,貸后人員在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宏觀經濟政策、國家行業政策變化的同時,更要加強對《信貸手冊》、《貸后管理辦法》、《中小企業經營中心業務操作手冊》以及各信貸產品操作流程等一系列信貸政策和信貸業務知識的學習,做到耳熟能詳。
2. 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做好貸后管理工作是防范信用風險的重要手段,信貸管理人員必須要有高度負責、勇于奉獻的精神。
3. 提前介入,早做準備。從客戶的調查、材料的組織過程中,信貸經理就要了解生產、銷售、上下游、旺淡季、盈虧狀況等基本情況;同時,信貸經理應經常與客戶經理交流、分析,共同對客戶做出判斷。
4. 超前思維,提高主動性。對小企業的貸后管理工作,僅靠貸后管理人員親歷親為是不夠的,必須協同作戰。貸后管理人員必須超前思維,抓住信貸投放初期、授信到期、每月結息、季度清分、評級到期、授信到期、客戶財務報告日、客戶證照到期日等關鍵時間點,提前安排,盡早與相關部門和客戶經理做好溝通,充分利用他們掌握的客戶信息,以夯實風險管理的基礎。
二、扎實工作,嚴防信用風險的發生
在小企業貸后管理工作中,應重點把握以下幾點:
1. 首次檢查報告。貸款發放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首次檢查報告,首次檢查報告的重點,一是貸款用途應與授信方案、貸款合同規定的用途一致,二是支付方式符合監管部門規定。同時,提交能佐證的購貨合同和支付憑證。
2. 月度走訪記錄。授信業務過程中,應每月對客戶進行走訪,在現場走訪前,要做好訪前準備,充分了解銀行各部門已掌握的有關客戶信息,明確走訪的重點。走訪內容主要包括: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管理狀況、財務狀況、還款能力、還款意愿、職工的穩定性和精神狀態、生產經營環境,以及主要負責人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思路、管理理念和對企業當前存在問題的認識等。對以上調查情況進行歸納整理,錄入月度走訪記錄。
3. 季度檢查報告。對存量貸款客戶要在每月走訪的基礎上,進行季度檢查,并形成季度檢查報告。
4. 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經濟資本占用。(1)建好用好管理臺賬。養成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查閱臺賬的良好工作習慣,對授信到期、評級到期、季度清分等關鍵時間點,做好與有關部門和客戶經理的對接,提前安排,早作準備,嚴防評級授信間斷點的出現。(2)及時提醒和催促客戶按時歸還貸款本息。
5. 充分運用系統信息,熟練應用CLPM和OCRM。貸后人員在每天上班后、下班前查閱臺賬的同時,對需要的客戶信息可以通過CLPM和OCRM進行提取查詢,與現場走訪情況、行業市場狀況、企業財務數據等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斷。
6. 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在貸后管理中,應注重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經營影響方面的信息搜集。在客戶走訪中善于發現,善于總結,善于對現場和非現場采集信息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企業經營中的風險點,及時向領導反饋匯報,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化解建議。
7. 資料的整理歸檔。從授信業務發生至授信業務到期日的各種資料,包括首次檢查報告、每月的走訪記錄、企業經營狀況的佐證材料、季度檢查報告以及貸后管理人員的分析判斷材料,應一并留存歸檔,以備查詢和檢查。
作者簡介:姚明(1966-),男,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營業部小企業經營中心主任;齊淑娟(1964-),女,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營業部小企業經營中心信貸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