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宵宵
一、引言
語言學習策略指學習者在習得語言及技能的過程中為促進學習而采用的各種行為、步驟或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使他們用良好的學習策略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能夠真正獨立學習,進行終身教育的人,是21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效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對學習策略的研究可以優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主性學習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研究擬在重點回答下列問題:(1)本科英語專業大一到大四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的總體水平如何?(2)哪些策略經常使用?哪些策略很少使用?(3)這些策略能給同學們帶來什么樣的幫助?
(二)研究對象。宿遷學院英語專業的200名同學,回收有效問卷175份。
(三)研究工具。使用的工具是“英語學習策略調查問卷”,該卷由兩大部分組成,與本文有關的是第二部分。這部分包括詞匯策略、聽力策略、口語策略、閱讀策略、寫作策略、翻譯策略六小部分。
三、調查結果
第一部分,學習狀況的調查,表中(詳見表格)前十題統計結果分別為同學們的選項分布。第七題選A(詞匯與語法)、B(聽力與口語)、C(閱讀與寫作)的同學各占4%、40%、4%,這說明同學們大多比較注重聽力和口語的學習。第四題“你的英語學習習慣”,選A(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后練習)和B(課前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練習)占49.7%和34.3%,這說明同學們對英語學習方法比較單一。
在第二部分英語學習策略中,從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六個方面進行考查。選項A、B、C、D、E表示使用頻率由高至低。
A.完全不符合我的情況。
B.通常不是我的情況。
C.有時候是這樣。
D.通常是這樣。
E.完全符合我的情況。
第二部分研究數據表明同學們對認知策略的使用不盡如人意,在有關聽力策略的應用上,選擇“我已使用這個策略并繼續用的”占28.24%,其中09級學生占48.89%,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基本策略使用不好與輔助策略之間有很大關系。可能有些策略同學們不知道(基本策略的無知),但也不排除沒有堅持使用(沒有輔助性策略的保障)。再如進行課外閱讀選A的同學占22%。選B的同學占45.71%。這說明他們對學習策略的掌握上仍存在欠缺。在詞匯策略上,A、B選項占84.57%,其中10級占42.86%,這說明同學們對詞匯的掌握比較扎實,但沒有把它們加以運用,缺乏閱讀策略和寫作策略。
四、啟示與建議
盡管在外語學習策略研究中有人認為學習策略與學習的關系很復雜,并不是使用策略的頻率越高,種類越多,學習者的成績就越好,但策略的本質是學習者的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它是終身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認為所謂的學習策略就是一個由產生學習這樣一個行為,然后有了自己的學習體驗,你隨之慢慢適應它,不斷改正,最終鞏固,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發展的不斷循環的體系。
通過對學習策略的研究,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每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學習策略,這些學習習慣都存在于日常行為習慣中,我們往往會忽略一些不起眼的因素,而那有可能就是你再英語學習過程中阻礙你前進的絆腳石,所以首先我們應該改掉那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只有改掉它,才能獲得提高。
(二)學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撒網,我們可以放慢步伐,在已經改變了不好習慣的基礎上學習好的學習策略,朝著正確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三)我們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挫折,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自我反省,總結好的方法帶來了什么。這個反省的過程就好比寫作,好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花費時間最多的是構思和修改。學習就像寫作,先選擇明確的學習策略,不偏離主題,然后構思,在完成作品之后需要通過不斷的修改和自我反省,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策略。
(四)我們應該在反省的過程中留意那些關鍵的學習策略,哪些是自己擅長的,然后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好好運用,節約時間,達到質的飛躍。
希望這些建議和啟示能夠給同學們的學習帶來幫助,希望同學們能好好運用和掌握,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