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忠
2012年可能是近20年來形勢最不穩定的一年。一場政治危機可能吞噬多個面臨轉型的主要國家。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如今正肆虐在歐洲,可能將一些相對穩定的主要新興經濟體拖下水。金磚四國將經受嚴峻的考驗,其中有些國家可能會經歷一場傳統的貨幣危機。
老式的信貸泡沫
2008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主要發達國家放松了貨幣和財政政策。這使得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向了新興經濟體,尤其是金磚四國。迄今,熱錢支撐了這些國家的增長,但不幸的是,這類所謂的增長不過是老式的信貸泡沫。
三種力量正在摧毀金磚四國的熱錢泡沫。首先,美元匯率正在上升。美國的政治僵局限制了美國財政擴張,導致美元升值。其次,擴張過度的歐洲銀行將緊縮數萬億歐元的規模,令流動性大量喪失。歐洲央行還有待于泵入足夠的流動性以填補缺口。第三,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降低了大宗商品價格,而此前,這支持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
如果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盡快推出實質性的量化寬松政策,金磚四國的熱錢泡沫可能會恢復。但是,我懷疑這一政策不會及時推出,且數額遠遠不夠。2012年金磚四國的泡沫可能最終破裂。因為“金磚四國”這一個詞,上千個對沖基金誕生,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熱錢泡沫。只有10年前的網絡股熱潮,才能與之媲美。
而西方國家將不斷經歷政治危機。面對新興經濟體,西方國家喪失了競爭力,加上人口老齡化,將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債務泡沫已經將這一困境推遲了十年。即使美國和歐洲目前就能穩定金融系統,政治家們仍需面對生活水平降低的現實——這是個棘手的政治問題。
虛幻的海市蜃樓
在美國,2012年的總統大選可能會和1968年一樣混亂。民主黨很可能將公平作為競選要點,而共和黨會要求更小規模的政府。主要利益集團的政治立場基本不可調和。美國經濟目前似乎呈上升趨勢,但政治斗爭引起的信心危機很可能促使經濟再度倒退。
歐洲的精英們似乎正在德國的領導下聯合起來,希望通過緊縮政策拯救歐元。但說服民眾接受這一政策可能不太容易。很難想象,這樣大幅度生活標準下降能夠不引起社會劇變。自2008年以來,大部分經濟發展只是海市蜃樓,建基于西方國家不可持續的政府支持和新興經濟體的泡沫。如今,這兩種支持因素都會消失,海市蜃樓將會破滅。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印度的10倍,且其資本賬戶不開放,因此,熱錢流出不太可能壓垮人民幣。但大陸房地產泡沫正在破裂,該泡沫夸大了經濟增長并嚴重扭曲了資金分配。而正常化過程將是長期的,可能持續到2014年,這一再平衡可能會使實際經濟增長率減低一半。此外,泡沫支持著大量灰色收入,可能占到GDP的10%。當泡沫破裂時,實際經濟不可能支撐起這一負擔。
在現有政治體制下,把財政資金投入到環保或者醫療保障方面,只會造成巨大的浪費。高鐵很可能已經是近十年來最重大的舉國工程了,采購環節也爆出規模驚人的腐敗問題。那么到了環保這種支出管理分散的領域,資金浪費的規模恐怕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現在,不管中國政府想干什么,腐敗都是最大的瓶頸。當然,現實生活中甚少有人做出正確的選擇。降低經濟增長目標,其實只是被動地接受現實,經濟規模會縮水,原有的任何“格局”和“特色”都會照舊。按照歷史經驗,中國將推出一個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作為正常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減輕經濟的這一塊負擔。
中國經濟的核心
毫無懸念,中國政府將大幅調低經濟增長率目標。當然,政府總會說這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優先考慮環境保護和醫療保障等等。但是如果不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結果恐怕就是經濟減速了,民生方面依然毫無起色。
中國經濟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怎樣分配經濟發展的成果。市場競爭的確會導致貧富分化,但中國社會的財產不平等,卻主要來自權力壟斷。成立壟斷企業,抬高地價,增加稅收,這些做法的實質,就是把經濟發展的成果分配給特定利益集團。因此,在中國能否發財,取決于企業跟政府走得近不近。房市和股市的確也制造了一些幸運的投機富豪,讓人感覺能否發財主要取決于運氣。但實際上,那些投機活動都是負和游戲,其規則就決定了大部分參與者必然虧損。
中國經濟增速勢必放緩,這是因為過量生產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以往那種重復建設的老套路,只會導致通脹,最終迫使儲戶承擔資源浪費和不公平分配造成的損失。原因在于,人民不僅僅是沒能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手中的財產還要被變相掠奪。這才是政府不敢繼續濫發貨幣的真正原因。
中國經濟的四大推動力:出口、汽車銷售、政府支出和房地產市場,目前同步低迷,任何一個方面都難以扭轉。當然,出口疲軟是外部原因造成的,是因為作為中國銷售市場的那些國家經濟不景氣,要讓它們恢復購買力,還需要很長時間。
有些可能的政策選擇,比如說通過財務運作或者財政轉移支付把資金輸送給地方政府,都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核心動力在于銀行信貸。由于主要的抵押物(土地)貶值,信貸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擴張。在推動房地產方面,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取代銀行貸款。
跟美國人、歐洲人和日本人比起來,中國人民可以說是最能干的民族,老百姓極少需要政府幫忙。歐美國家政府面臨的那些困難,在中國根本就不存在。中國政府有這樣的老百姓,堪稱全世界最幸福的政府。但是中國也有中國的問題,跟世界其他地方正好相反。其他國家政府害怕人民要求太多,中國老百姓害怕政府拿得太多。
只要人民的負擔不十分過分,中國經濟就會一片繁榮。19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全面蕭條,中國經濟卻高歌猛進。因為當時的政府效率低下,老百姓因此有了更多的行動自由。上海發展成了世界第三大城市。實現中國經濟繁榮,并不是什么很困難的事。過去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老百姓獲得了一點點自決權,成就不可小視,如果中國政府可以退后一步,給人民更多的自主權,十五年之內,中國必將成長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