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博
摘要: 本文通過對服裝展示設計教學中理論教學內容優化、突出課堂實踐教學和設計創意手段的探索等環節的闡述,探討如何挖掘課堂教學潛力,從而有針對性地服務于服裝展示設計課程教學等問題。
關鍵詞: 服裝展示實踐教學視覺體驗創造性思維
近年來,服裝展示設計已經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它包含了空間展示設計、服裝設計、裝飾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大量知識,同時又具有其獨特的學科特征,國內也有部分院校成立了服裝展示設計專業。對于服裝設計專業,服裝展示設計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使其知識體系更加完善。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因為對于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其知識體系中比較欠缺,關于空間、裝飾、材料等方面的知識,要想在四至五周的教學中解決全部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發揮其對于服裝設計本身的認知優勢,取長補短,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式的教學。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體現服裝展示設計的特點與特色,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促進交流,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創作能力、樹立服裝市場營銷觀念的目的。以下我就談談在近年實際教學中得出的體會。
一、基礎理論教學內容的優化
服裝展示設計的理論知識是比較龐大而繁雜的,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內容的準備上應做到適當優化、強調重點。通常理論教學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即服裝展示的概述;服裝展示設計的流程;服裝展示的空間設計;服裝展示設計的形式美法則;服裝展示的陳列設計;服裝展示的色彩;服裝展示的照明設計;服裝道具設計;服裝展示與人體工程學;服裝展示設計的表現技法等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在整體講授的同時,突出重點,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著重解決問題。
首先,使學生建立品牌意識,體現視覺營銷。視覺營銷的作用絕非創造“漂亮的商店”,應是創造最佳的銷售業績或更鮮明的品牌形象。應將精心挑選的主題作為視覺營銷設計的指導性綱領,使每個要素和細節都能有機結合在一起,支持品牌形象和體驗主題。從而真正通過視覺營銷把顧客請進市場,讓顧客在時尚生活的體驗中,自發產生消費需求,進而產生購買商品的行為,達到視覺營銷最終的目的。其次,突出強調服裝展示設計的形式美法則,要求學生具備對平面、色彩、立體這三大構成的基本認識,并將構成中的形式美法則應用到服裝展示設計中去。服裝展示設計是一門視覺造型藝術,它通過點、線、面和色彩、空間等要素來體現,利用構成形式的基本語匯,可以研究服裝展示的內在含義、性質、特征及造型的相互關系,有利于學生掌握各種組織和建構方式,啟發學生在服裝展示形式構圖中的想象力。另外,服裝展示技巧的運用應在實際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強調,隨著新工藝、新觀念、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出現,以及服裝時尚的變遷與市場的繁榮,服裝展示設計的發展也將日新月異。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中強調服裝展示技巧的運用,可以起到適應變化、舉一反三的作用。在具體授課中從突出重點不同的展示技巧和商品類型的展示技巧兩個方面入手,以空間規劃、燈光規劃、展具規劃、商品規劃、形象規劃、裝飾規劃等展示技術規劃為各方面的目標要求,以表格的形式簡要分析和概括出相關展示技術,使學生能夠較容易地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找出相關規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以上在基礎理論教學中的優化手段,可進一步做到有的放矢,以適應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科特征。
二、突出課堂實踐教學環節
在服裝展示設計教學中僅有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而課堂實踐教學環節的成敗才是檢驗教學效果優劣最直觀的體現。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實踐教學首先應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服裝展示與人體工程學的關系,第二是服裝展示設計的表現技法及其應用。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夠設計出符合要求的服裝展示設計作品,使課堂實踐教學得以順利實現。
對于服裝展示設計而言,人體工程學的掌握與運用是必不可少的。從服裝展示空間環境上說,首先應該使學生了解人在展示環境中的行為狀態,正確處理好人、展品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其次,通過對心理、生理的正確認識,使服裝展示環境適合人類生活和消費的需要,達到提高服裝展示環境質量的目標。在實際設計中要反復強調人體工程學的基本要素,即尺度要素、視覺要素、心理要素等。
在我國,藝術設計院校普遍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服裝專業的學生也同樣如此。但在服裝展示設計過程中,既要使其掌握相應的展示設計表現技法,又不能完全按照室內環境設計中繪制全套規范圖紙來要求學生,這就要求在授課過程中有所側重與取舍。因為,服裝專業學生的優勢在于服裝設計的能力及對服裝本身的理解要遠遠強于其他專業學生,但在專業制圖技能等方面卻是一個弱項,因此,在授課中適當增加了服裝展示表現技法方面的內容含量和訓練課時,培養學生通過展示表現體現服裝設計的能力。在教學中做到結合實際、取長補短,進一步挖掘學生潛力,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本專業特長,主要在服裝組合、色彩搭配、裝飾配飾、櫥窗設計等方面創作出具有專業特色的服裝展示設計作品。
在具體技法方面,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摸索,我認為可以從比較容易掌握的正投影制圖法和軸測制圖法入手,使其成為服裝展示設計的主要表現手段。其中正投影制圖法可以用于服裝展示設計的平面圖、立面圖的繪制,而軸測制圖法則可用于展臺、展架和櫥窗等部分的繪制。同時,在制圖規范上做了大量的簡化,其目的是以表現服裝展示設計的空間布局、色彩運用、陳列形式、道具設計等方面的內容為主,從而使學生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創意設計,增強設計作品的視覺效果。另外,在設計表現的過程中需要反復強調比例尺的重要性,只有在圖紙中正確地運用比例尺,才能準確地體現設計思路,把人體工程學方面的知識用在實處,才能檢驗出設計中關于尺度、空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修正。
以上方法的應用,是課堂實踐教學環節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與保障,是進行服裝展示設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嘗試與探索。
三、服裝展示設計創意手段的探索與運用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以上談到的針對理論教學與課堂實踐教學兩方面的內容只能說是一種方式與方法的研究,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開發創意理念、引導設計思路這一目標,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并使其具備實際意義。以下簡單介紹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環節,僅供參考。
在課堂基本理論教學環節完成后,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之后利用一至兩天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研,并要求每個學生提供相應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應做到條理清楚、圖文并茂。調研報告應從不同角度如:定場與定位、空間布局、色彩、展具、陳列等方面闡述調研內容,并做出基本評述。通過此環節實現對學生的資料收集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
在現實生活中,服裝企業會針對自身的品牌定位,在不同情況下確定不同的營銷主題,以此指導時裝的展示與陳列設計。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把這一理念引入教學之中,為學生設定多個實際營銷主題以供選擇,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課題創作,從而實現將課堂理論講授與實際相結合。在此基礎上注重設計說明的撰寫,設計說明應著重對品牌定位與視覺營銷方面進行闡述。從而實現課題分析與設計實踐相結合。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調研結果及課題分析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形象地進行演示和講解,以此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在近幾年的服裝展示設計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還有很多方面不夠完善,需要改進。希望隨著教學實踐經驗的不斷探索與積累,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與水準。
參考文獻:
[1]吳國智,肖劍.服裝展示設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
[2]馬大力,徐軍.服裝展示技術.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3.
[3]張力.服裝展示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5.
[4]陳煒.服裝展示設計.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10.
[5]周同.視覺巡店.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