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瓊
摘要: 本文對農村美術教育現狀進行思考,探索農村美術教育的新思路,力圖實現教學相長,推動農村美術教育的新發展。
關鍵詞: 農村美術教育現狀新思路
我躬身于農村美術教學的基層第一線,學生對“美術”這一學科的認識與理解的現狀讓我無法樂觀,理想與現實的不和諧引發了我的深思。面對美術教學工作在農村學校的極低普及率,我們通過怎樣的途徑才能改變少兒美術教育現狀呢?對此,我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農村美術教育現狀
(一)教育觀念保守
素質教育雖已推行多年,但受農村學校師資和環境條件的限制,其在很大程度上還沒有落到實處。很多教師還把它當副課,有的只排課,但實際上一個學期都沒上過。美術課被打入農村教育教學的“冷宮”,長時間地封凍起來,給農村的教育事業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二)教學方法守舊
臨摹成為教學的基本模式,導致學生對美術的理解進入誤區,甚至導致學生不懂審美和不具備審美能力。而另外一種現象就更讓美術教育者哭笑不得,有的學校根本不設美術課,有時為了應付檢查就趕緊找幾個懂一點兒美術知識的人“操作”一下,掩人耳目。
(三)客觀條件制約
課堂上,孩子們僅僅擁有一本美術課本及一摞附帶的16開作業紙,大多數同學用的繪畫工具只是一盒水彩筆。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缺少足夠的繪畫資料,擁有太少的繪畫信息。當然,大自然是美好的,世界是快樂的,藝術要到生活中去尋找,要到生活中感悟,這些我都不否認。但事實上,農村地區的美術教師又有多少能夠突破教材的局限,教室的羈絆,把學生帶到室外上美術課呢?
二、平衡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客觀的現實總能夠引發人們的深思。這首先要認識到教育的目標與現實存在多大的差距,然后思考需要采取怎樣的措施來縮小這樣的距離,使兩方面達到和諧。
(一)與農村現狀相結合,就地取材上好農村小學美術課。
上美術課要預備很多材料,如:橡皮泥、彩筆、卡紙、剪刀等,購買這些材料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假如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難以開展。為了改變現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我提倡學生將鄉村隨處可見的材料引進課堂,沒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隨處可得的黏土;沒有卡紙,作業本紙也可以代替;家家戶戶都有的綠豆、黃豆、大米,還有雞蛋殼、毛線、碎布,都可以用來制作手工藝品。
(二)讓農村學生快樂地學習美術。
第一,降低難度,不專業化。教師不要以成人的觀點看學生,如主題、構思、表現手段、繪畫語言等,暫且不要過多地講解,要鼓勵學生大膽去畫,甚至是隨意地涂鴉,而不要輕易批評、指責,這時畫好與畫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打消“不會畫”的畏難情緒,在輕松愉悅的心態下有勇氣和信心完成作業。
第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如:巧用故事,創設情境。小學生對故事都比較感興趣,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故事,誘導學生置身于創作的故事情境之中,則會有一幅幅生動、有趣、天真、稚拙的畫躍然紙上,顯露兒童的創造智慧和創作才能。例如在教三年級《快樂卡通》一課時,我就利用故事形式,讓學生們聽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卡通故事,引導他們用繪畫的形式向同學講述他們所知道的故事,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學生的作品更形象,也更具魅力。
第三,教學方法多樣化。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和美術能力提高的快慢,與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有直接關系。因此,教師要在確定的教學環節中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如:魔術演示法、造型游戲法、集體合作法、實現作業意義法等。
第四,習作評價進課堂。小學美術課并不是培養小畫家,對于學生的作品適時地予以一兩句簡單評語:“真棒!”“真漂亮!”“大有進步!”諸如此類,都能使學生增強繪畫的信心和熱情,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繪畫欲望,又為下一次作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總之,要讓農村小學美術課生動而且形式多樣地開展下去,就要靈活、大膽地利用教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創作,創作的成功會促其對美術學習有更濃的興趣。
三、加深理解和溝通,成就美好未來
未來的展望來源于踏實、勤懇地工作,當然這首先需要定準目標,并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職責職能,加強責任感,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融洽相處,保持高效率運作,更好地服務于當代的少兒美術教育。
首先,以人為本,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本,以教師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本,以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為本。學校領導需營造制度與機制等多方面的氛圍激發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教師真切地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自己所任教的學科是有價值的,樹立起教學的自信心。主動地教的教學效果一定要優于被動地教的教學效果。
其次,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要在活動中體現出與孩子結伴成長共歡笑的理念,將學生的美術課進化為學生的美術生活,使每周固定的課表課時安排的學習習慣轉變為學生隨時隨地的繪畫休閑活動,讓繪畫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融為學生生活內容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令學生感到頭痛的課程。
最后,與學校、家長、同事協調溝通。在學生愛好但學校條件有限的局面下,先要爭取學校對美術課的理解和幫助,加大對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讓教師有示范,學生能跟上的基本條件。然后與家長溝通,讓他們認同你的教學。最后是同事的支持,我們不能給同事增加麻煩,要給班級文化添彩。
參考文獻:
[1]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
[2][德]黑格爾.美學.
[3][美]珍妮特·沃斯.學習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