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摘要: 教育智慧指的是教師長時間積淀下來的在不斷變化的教育情境中隨機應變的教學技能。課堂應變能力通常指教師正確處理課堂上隨機發生的教學事件的能力。作者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 教學智慧應變能力課堂教學
教育智慧指的是教師長時間積淀下來的在不斷變化的教育情境中隨機應變教學技能。課堂應變能力通常指教師正確處理課堂上隨機發生的教學事件的能力。教學智慧是整個教學的一個有機部分,智慧表現為“潤物細無聲”,智慧表現為對無法預見的情境進行出乎意料的塑造,智慧表現為臨場的隨機應變,建立在教師個人的學識、素養、自信和心理承受能力基礎之上。
課堂教學智慧之一:上課前老師和學生都會緊張怎么辦?
對于剛開始講公開課的青年老師來講,緊張是很正常的。克服緊張的方法很多,比如: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課前與學生談話分心法等。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課前跟學生有一個簡短的談話,談話內容可以是與本節課教學有關的,也可以是無關的。比如:猜老師的年齡,做相反的游戲,向老師提問題,進行腦筋急轉彎的游戲,問學生:“你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老師給你們上課?”“你們猜老師最喜歡什么樣的學生?”等等。
課堂教學智慧之二:老師要講的,個別學生已經知道了怎么辦?
上公開課,老師們最希望出現的場景就是老師引導學生由不會到會,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課堂上出現老師課前預設的情況。但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不同,再加上現在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家長普遍重視家庭教育,課堂上“老師還沒有講,學生就已經會了”的現象是經常出現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重新考慮教學的起點,或者給個別學生布置稍多稍難的任務,讓他完成,其余照預定計劃進行。
課堂教學智慧之三:課上要用的知識學生還沒有學怎么辦?
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課堂信息的重組者,不斷地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成為學生智慧的火種;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要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課堂教學智慧之四:課堂上教師一不小心出錯了怎么辦?
在公開教學中,老師因準備不足或臨場發揮不好,或者老師由于緊張在課堂中講錯或說錯的現象有可能出現。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冷靜對待,注意處理方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即使那些功底深厚、經驗豐富的教師,也很難保證在講課時不出一點差錯。關鍵在于出現失誤之后如何處理,能否適時應變加以補救。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時,會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老師話一說完或者板書剛寫完,就已經意識到自己說錯了或寫錯了。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只需要馬上跟一句:“對不起,老師說錯了。”或“對不起,老師寫錯了。”然后馬上重說一遍或者把板書改過來就行了。第二種情況是老師說錯了或者板書寫錯了,自己沒有意識到,但學生們發現了。遇到這種情況,老師首先應該表揚學生說:“你們真了不起,老師說錯了你們一下子就聽出來了!那你們幫老師改一改,我應該怎么說才可以?”或“你們真了不起,老師寫錯了你們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那你們幫老師改一改,我應該怎么寫才可以?”學生們一聽說老師需要自己幫忙,勁頭就來了。這種將錯就錯的處理方法,巧妙地將失誤變成教學機遇。也許此時老師的“裝糊涂”會使學生更聰明。第三種情況是老師說錯了或者板書寫錯了,當時雖然沒有意識到,但當教學進入下面某個環節時,老師突然意識到自己講錯了或寫錯了。遇到這種情況,老師首先不要慌,要找一個適當的機會進行補救,可以這樣說:“剛才老師在講到某個地方時,我是這樣說的,現在你們聽一聽這樣說對嗎?”或“剛才我們在學習某個知識時,老師是這樣寫的,現在你們看一看這樣寫對嗎?”第四種情況是,老師說錯了或者板書寫錯了,老師和學生都沒有意識到,但聽課的老師們發現了。遇到這種情況往往下面的聽課老師會有反應,也許會場會有一陣小的騷動。此時老師要有警覺,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哪句話說錯了或哪個地方寫錯了?說不定臺下的老師們會暗示你出錯的地方。
課堂教學智慧之五:課堂上學生提出了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怎么辦?
課堂之所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就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富有個性的生命體。課堂教學的價值就在于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不可復制的生命歷程。追求生命的意義應成為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教師要勇于直面學生的非預設生成,積極地對待,冷靜地處理,把學生的這些非預設生成盡可能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資源。教師的備課不論如何周密,課時計劃的編制不論如何詳盡,都畢竟是事前的計劃,在教學實踐中,難免會碰到種種預想不到的情況,教師需要做出臨時的修正和調整。
課堂教學智慧之六:上公開課時,遇到了思維活躍、特別愛表現的學生怎么辦?
在問答與討論的過程中,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在上公開課時,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活躍、反應機敏,老師的問題剛一提出來,他們就把答案喊出來了,幾乎不給別人留下思考的機會。遇到這樣的學生,老師首先要肯定他們優秀的個人素質和思維活躍、發言積極的學習態度。也可以在私下里分享他的解題策略,悄悄地告訴他說,你的解題思路老師非常清楚,然后以商討的口吻跟他說:“在課堂上面重要時刻老師一定會請你出來發言,至于平常,我希望你們把發表的機會讓給其他的同學,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和這位學生協商:“下一個問題老師請你當裁判,你知道答案后不要忙著說出來,要先聽一聽別的同學是怎樣回答的,等最后老師請你對他們的回答進行評判。你看可以嗎?”學生一聽說要讓自己當裁判,不但會積極思考,而且能夠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可謂一舉兩得。這樣既能保護學生的個性,又能給其他同學營造良好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氛圍。
課堂教學智慧之七:上公開課時突然腦子里一片空白怎么辦?
課程改革之前,評價一堂課好壞的標準基本上是看老師講得怎么樣,老師課堂上教案執行得怎么樣。現在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發生了變化,主要不是看教師的教,而是看學生的學,主要不是看教師機械執行教案的過程,而是看教師課堂上動態生成的過程。這就對老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平常聽課時經常看到一些年輕老師面對學生的回答無言以對,一個環節結束了不能很自然地進入下一個環節,總給人一種教學環節不緊湊、銜接不自然的感覺。
現在教學經驗豐富了,當然也就不會出現上課時突然腦子里一片空白的現象了。對于那些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講,萬一出現了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下面是幾個化解方法。
1.一定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該做什么,怎么做,應該達到什么目的。牢牢記住一些關鍵的教學過渡語,必要時可以寫在教科書的空白處,萬一忘記了,拿起教科書看一眼可能就回憶起來了。
2.在制作課件的時候,設一個主頁,主頁和每一張幻燈片都要做一個超級鏈接,每個環節后都能回到主頁上,這樣通過主頁上按鈕的提示,自己就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了。萬一腦子里出現了空白,趕快返回主頁看看。
3.萬一腦子了出現了一片空白,先臨時給學生提一個與本節課有關的問題或者給學生布置一個臨時性的任務,在學生活動時趕快看一下教案。
4.出現瞬間的空白出現時,不妨把剛才說過的話重復一遍,說不定,可能會很快想起下面要說什么。
課堂教學智慧之八:課堂上面對學生的錯誤和啟而不發的學困生怎么辦?
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精彩的,然而這精彩不只是因為有感情的交流、創造力的迸發、思維的碰撞等,更因為有“錯誤”才使它更精彩。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課堂是學生可以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的課堂才是真實的課堂。學生的錯誤作為珍貴的教學資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縱即逝的。因此教師不僅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而且要敏銳地發現學生錯誤背后的原因,挖掘學生錯題的價值。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總之,教學過程不應該是一個不變的程式,更不應該成為僵死的模式,而應該是一個隨機應變的模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渾然一體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神奇而又多變的過程。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的進行,關鍵需要教師進行合理調控,而這種調控完全依賴于教師對教學的敏感程度和對學生提出問題的感受能力。追求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不僅是積極實施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學生內在生命活力成長、發展的需要,還是教師生命活力、自我價值得以表征和實現的需要,更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