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
數學解題過程是一個思維過程,學生在解題時思維受阻是在所難免的,思維受阻時學生是否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必然關系到學生數學成績的優劣,因此在學生思維受阻時對學生進行良好心態的培養和調整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思維受阻時的常見心理
1.畏難心理
形成原因:一是平時生搬硬套,依葫蘆畫瓢,造成了思維僵化。二是意志品質差,稍遇困難和挫折,不是繞道而走,避之不及,就是束手無策,不戰而降。
2.急躁心理
在平時做作業,特別是考試時,不少學生往往急于求成,一旦思維受阻,就會煩躁不安,心慌意亂。如果多次努力仍然找不到解題的思路,便會加劇急躁情緒,導致智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從而引起思維混亂,使得解題失敗。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急躁心理,一方面是因為心理素質不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分析問題和觀察問題的能力較差。
3.依賴心理
數學中的解題,常常要孤軍奮戰,獨立完成。但有的學生在解題時,總是希望有人給以提示和指點,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就只能望題興嘆,一籌莫展。長此以往,自然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漸漸出現思維惰性。產生這種依賴心理的原因是平時不愿動手動腦,一有問題就要找同學、問老師,趕快搬救兵。
4.自卑心理
有些學生一解數學題,似乎就覺得眼前有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總認為自己力不從心,技不如人,沒有攻克堡壘的能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自卑心理,除了家庭和社會的因素外,有的是因為老師的歧視,同學的排斥而起;有的是考試多次失利,成績日漸下滑,學習壓力太大,逐漸喪失信心而致。
5.厭煩心理
有的學生一見到數學題目就頭痛不已,煩躁不安,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厭惡和憎恨的感覺。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厭煩心理呢?一是有的學生認為數學深奧抽象,變幻多端,枯燥無比,學而無味。二是有些學生雖然有心學好數學,卻無奈基礎不牢,困難較大。三是有些學生數學成績不好,行為習慣較差,常被家長、老師指責,同學歧視,于是就產生了抵觸情緒和抗拒心理,繼而討厭數學課程,憎恨數學題目。
二、對策
1.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1)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材是編者根據同學們所在年級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精心編寫而成的。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再加上科學的學習方法,就一定能學好(但不能開頭決心挺大,熱情也高,虎頭蛇尾,五分鐘熱度)。只有樹立自信心,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2)想方設法找學生的“閃光點”,表揚、鼓勵學生。
有位教育家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一是在課堂上表揚學生,比如給學困生提一個難易適度的問題,他板演正確,我就會用紅筆打上一個大大的“√”。二是在數學作業本上寫鼓勵性的評價:如“解題很用心”、“解題方法很新穎,老師很欣賞”等等。三是在數學試卷上寫批注:如“你進步很大,希望繼續加油!”“你能行,老師相信你!”等等。短短的一句話,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
(3)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都有表現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給A、B、C各類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滿足各類學生的表現欲望,讓他們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悅中,獲得自信心。
2.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是數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并為之努力的。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往往源于好奇。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適時地設問,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今天是星期三,明天一定是星期四嗎?”“今天是晴天,明天一定不會下雨嗎?”等等。教師要善于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起學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學生不知不覺中不斷前進。讓學生永遠保持“好奇”的天性,不迷信權威,不盲目崇拜,敢于質疑,這本身就是一種健康的心態。
(2)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教學環境絲毫引不起學生的注意,長此以往會制約學生的發展。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身心舒暢地投入學習,形成師生互動、彼此接納的教學心理氣氛,進而調動他們的成就動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實踐探究:怎樣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實踐探究,以朋友的身份發表意見。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無拘束,真正讓學生“肆無忌憚”地學習。
(3)積累成功。
因成績差而苦惱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能解題、會學習。如:初學小數乘法時,要多練習,多板演,當學生熟練掌握計算小數乘法的技能后,使用小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自然得心應手,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悅,增強信心。因此,積累點滴成功,就是自我培養學習興趣。
(4)樹立榜樣。
學生喜歡聽故事,我就結合教材講數學史和古代數學問題,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家的成就,使學生感到自豪;介紹中國學生在國際數學競賽中的成績,激起學生羨慕和仿效,決心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讓本班學習優異的同學介紹學習方法和經驗,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
3.指導學生正視挫折
數學學習中,學生難免有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此時要幫助學生具體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例如:中考測驗后,幫助不及格學生認真查找原因,其中運算錯誤丟分30多分,叮囑他們今后要吸取教訓,養成細心計算、認真檢查的好習慣,下次準能考好,老師相信你們。果然他們不再沮喪,不再認為自己不如人,并認真糾正運算錯誤,此后測試有了很大進步。
未來充滿競爭和挑戰,社會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越來越感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數學教學之中的重要性。這需要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不斷探索方法,總結經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