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霞 黃德勝
摘要:作為技戰能主導類集體對抗性項目籃球運動,心理技能是承受高強度訓練和比賽,正常或超出發揮已具備的競技能力的前提和保證。心理能力在比賽中的作用越顯重要,尤其是在關鍵的比賽、關鍵時刻,對比賽結果的影響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青少年時期是培養心理技能的關鍵時期,心理技能訓練應全面、系統、長期、專門化和有方向。本文通過查閱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實證研究,探索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技能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提高教練員心理技能的訓練水平和運動員心理技能。
關鍵詞: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教練員 心理技能
一、引言
運動訓練學對運動員心理研究永遠落后于體能、技戰術研究,研究的水平較低。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情報收集系統功能的提高,網絡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科學的選材、訓練理論、方法、手段、設備得到廣泛運用和交流,運動員體能、技戰術、智能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心理能力對比賽的影響越來越重要,運動心理學研究具有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前景。
運動員的心理能力與技戰術能力有著非常明確的關系,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和相輔相成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必要的心理技能可以有效地促進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和提高技戰術水平,同時也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正常或超常發揮的前提和保證。
運動員心理過程的特點同樣也對訓練及比賽行為有著巨大的影響,觀察力敏銳的選手善于在比賽中抓住戰機;想象力豐富的選手更富于創造性;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選手則在訓練和比賽中表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作為技戰能主導類集體對抗性項目籃球運動,運動員的心理能力的培養,必須從青少年開始,才能適應日后的高水平、高強度、高對抗的訓練和比賽。基層運動學校教練在平時的訓練中心理訓練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沒有在青少年關鍵時期給予必要的心理技能影響,錯過了培養心理技能的關鍵時機,導致業余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的心理技能提高緩慢和水平低下,嚴重影響高水平運動員穩定發揮已具備的競技能力和競技狀態的形成,限制了運動素質、技戰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以無錫運動學校籃球隊、蘇州運動學校籃球隊、常州運動學校籃球隊、南京運動學校籃球隊、南通運動學校籃球隊、徐州運動學校籃球隊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與課題有關的書籍、文獻,并進行整理與歸類;借助互聯網廣泛收集籃球心理訓練方面的有關數據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訪談法:走訪北京、浙江、上海和江蘇等業余運動學校和相關專家學者,充分了解我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心理學訓練情況。
(3)問卷調查法:設計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問卷,對無錫、蘇州、常州、南京、南通、徐州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隊的教練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青少年籃球運動心理訓練存在的問題。針對無錫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隊運動員進行開放式調查,同時走訪一些著名教練,采用32個項目組成籃球運動員比賽應對方式量表,對運動員的直接行為、情緒宣泄、認知重建、逃避分量進行問卷調查,研究運動員的心理技能影響因素的相關性。
(4)實證法:在無錫體育運動學校,進行籃球隊運動員心理訓練的調查,運用運動心理技能能量表(PSIS)評定與運動員水平競技表現相關的心理技能的水平。
(5)數理統計法:應用EVIEWS分析軟件對實驗數據資料進行數理分析。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1.問卷調查結果
表1無錫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高級教練/金牌教練計劃、方案為準)
表2蘇州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
表3常州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
表4南京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
表5南通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
表6徐州體育運動學校籃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情況調查
表7無錫體育運動學校女子籃球運動員心理技能調查
表8無錫體育運動學校女子籃球運動員《籃球運動員比賽應對方式量表》(32個項目)因素分析結果
因素1特征值=6.79因素2特征值=4.87因素3特征值=3.98因素4特征值=3.44
因素1貢獻率因素=16.7%因素2貢獻率因素=10.5%因素3貢獻率因素=7.7%因素4貢獻率因素=6.21%
表9無錫體育運動學校女子籃球運動員(32個項目因素相關系數分析結果)
2.實驗結果與分析
(1)表1—6反映了六個體育運動學校的籃球教練首先思想上對心理技能的訓練不夠重視,甚至沒有意識到心理技能訓練的重要性。
(2)理論上缺乏研究,籃球教練沒有系統的心理技能訓練計劃,訓練實踐中沒有樹立心理訓練的目標,平時心理訓練內容單一,主要集中在球感、專項意識上;操作上缺乏具體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心理訓練的負荷強度低,訓練時間少,沒有保障。
(3)從表7得出,14歲、16歲水平的籃球運動員將“享樂/樂趣”作為了他們的主要目標之一;專注狀態的喪失和保持直接決定著運動員比賽的勝負。其次,關于目標設置和情緒控制的使用存在著有趣的差異。特別是12歲以下年齡組,情緒控制被視為首要的心理技能,而且目標設置在最下端。相反,對于年齡稍大的運動員,目標設置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技能,與此同時情緒控制則下降到最下端。
(4)體育運動學校籃球教練員沒有針對青少年運動員階段身體發育和心理的特征,客觀分析和評估青少年心理技能的水平,沒有針對兒童少年心理特征。運動中的神經活動過程不穩定,興奮過程占優勢,興奮和抑制過程在皮質容易擴散,注意力不集中,做動作時不協調、不準確,易出現多余動作,建立條件反射快,消退快,重新恢復也快,所以應讓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控制情緒,而應急控制的能力是平時訓練的關鍵。
(5)在青少年生長成長的關鍵時機,籃球教練沒有給予運動員必要、適時、適度的心理訓練,沒有充分有效地運用運動心理訓練的行為、認知干預法,未能為日后成為高水平運動員在心理技能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6)表8、9相關系數最高的是第6個項目與分量2(情緒宣泄).61,最低的是第26個項目與分量表3(重新計劃).14,絕大多數相關在.30—.60之間。所有項目的區分度都較好,鑒別指數均在.20以上。
(7)情緒宣泄、直接行動在籃球運動心理訓練中起主導作用,應在訓練中進行必要干預。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在籃球運動,青少年時期是影響心理技能的關鍵時期,心理訓練應作為平時訓練的重要內容。
(2)青少年籃球運動的心理技能訓練應全面、系統、長期、專門化和有方向。
(3)運動員心理能力與其體能及技戰術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和相輔相成的。
(4)在籃球訓練中運用認知干預法和行為干預法是提高運動員心理技能有效的方法。
(5)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的情緒控制和應急控制尤為重要,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穩定或超常發揮競技能力的前提和保證。
2.建議
(1)根據籃球運動員年齡、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確定心理訓練干預的具體手段和方法。
(2)根據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以一般心理訓練為主,循序漸進地進行專門心理訓練,培養運動員良好的個性特質和心理技能,有效地促進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和提高技戰術水平。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守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