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家
在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中,我發現小學生剛學英語時,興趣高,學得也順利。學生的積極性容易調動,教學的課堂氣氛也較活躍,但到高年級后,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大,部分學生開始走下坡路。如何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成了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現將本人日常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小結如下。
1.采用多種教學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1利用實物。在教單詞、句型的過程中,如果把新單詞跟實物聯系起來,就一定能使學生的興趣大增,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如:教單詞pear,jam,candle,jelly等時,教師可以準備實際的物品。課上讓學生看著實物拼讀生詞,這樣學生不再是機械性地讀單詞而是從感性上直觀認識生詞意思,也增強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應用所學生詞,輕松又有效。
1.2創設情境。新教材是以“語言交際為原則”編寫的,其本身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有相當多的情景會話和描述。如果我們把書本上面的內容搬到生活中來,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動作表演等手段進行情景教學,既可使課堂生動活潑,又可培養學生在實情實景中的交際能力。
1.3利用簡筆畫。簡筆畫是最簡單、最實用,也是極有趣的一種教學工具。無論是引出新單詞,提出新句型,操練句型,復習舊句型,還是講解課文都可以運用簡筆畫。簡筆畫的優點在于可使課文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且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師生一同分析、討論簡筆畫的進程中,教學內容自然呈現,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4復述鞏固,引發學生思維。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讓學生簡單地、機械地重復或模仿書上的說法、老師的說法,而且把一個表述方式“轉化”成為一種思考與表述的能力,能夠在新的情境中、轉換一個角色(不同的人稱、時間、地點、不同的感情色彩等),這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如對課文中的錄音是以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呈現的,我會讓學生聽了錄音之后,以第三人稱的形式retell the story或再聽錄音填入所缺單詞,但填空的文章的人稱有了改變,這樣就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
2.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學習英語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這里,英語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工具、一種技能,而不僅僅是一門知識。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上,而不只是關心所說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于小學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教師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及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于我在課堂上采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3.積極反饋,增強學生的自信及積極性
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反饋評價,它是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驗收,也是檢驗教師教學目標落實的關鍵所在。在檢查驗收的活動中教師應設法激發學生的情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會成功的樂趣,實現自我價值。
幫助學生成功是對學生最大的激勵。無論是對學習優秀生還是學習困難生,成功激勵都會使他們有不斷進步的臺階,同時讓他們充分表達情感,展示才華,延續旺盛的求知欲,使其在鞏固知識訓練中獲得新的樂趣。這就如同是一項建筑工程,導入是地基,新授是主體建筑,反饋評價則是驗收檢查了。因此,合理的激勵性的反饋評價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我采用分層次教學法,讓他們有各自的收獲。如設計一個故事情節讓學習優秀生運用相關語言去創造新的故事、對話,激勵學生動口能力;對于學習困難生則讓他們扮演對話中的角色,熟讀課文,當堂評價,及時作口頭或物質獎勵。在采取小競賽活動形式時,應注意將好中差學生相結合,達到互幫互學的目的,讓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同時,提高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4.語篇教學要明確目標
教師在拿到一篇語篇材料時,應該首先對教材、學情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數。例如6A Unit 6 “Holidays” Part A語篇的教學對象是六年級的學生,學生已學過一般現在時態、一般過去時中的be動詞的過去式、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及少數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本單元圍繞“談論節日里所做的事”這一話題展開教學活動,這是一個學生十分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可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東西方節日風俗、節日的時間和人們通常會有什么活動。在明確這個語篇中的教學目標、分析了學情后,就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精美的設計。
5.積極開展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課外活動
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點燃創造思維火花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課余時間讓學生開展各種創造性的活動:手抄報、英語角、英語園地、課本劇表演等,這些活動實踐性強,學習資源、實踐機會、創新思維無處不在。課本劇是比較適合高年級學生參與的活動,根據具體的情況,可以對教材進行刪減和增加。例如:我班學生表演的Christmas Day,有一個學生別出心裁地扮成圣誕老人來發放禮物,孩子們極其投入地表演,使他們暫時忘記了母語的干擾,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圣誕節”。借助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還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英語,用英語,豐富英語知識,擴大知識面,培養跨文化意識。